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Robert Guthrie医师成功对干血滤纸血片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筛查苯丙酮尿症,开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串联质谱开始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增加了检测疾病的种类。近10余年来得益于筛查技术的进步,新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治疗方法的持续更新。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既可从分子水平明确突变来源,又可将新生儿筛查的范围扩大到那些不适合进行串联质谱的患者,很多基因相关疾病被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筛查质量和保证筛查准确性的前提。二级和多级检测策略,结合不同的生化以及生化联合基因检测的方法,多组学数据的整合,无论靶向还是非靶向,都具有巨大且广泛的临床效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基因 新一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的最佳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还能够为社会健康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结合国际比较下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最佳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胃癌治疗和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潜心耕耘终结硕果。过去5年,我国学者在微创外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精准智能诊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手术创伤,产出了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同期的全球癌症生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胃癌生存改善幅度领先于其他国家。本文梳理我国胃癌外科领域的研究脉络,总结阶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胃肿瘤 微创手术 临床研究 新辅助化疗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产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涉及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展,国际助产新模式逐渐引入产科护理,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其在改善护理水平、满足患者需求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 标签: 产科护理 助产 国际助产新模式 护理质量 专业发展
  • 简介: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解接受国外教育体系课程的中国国际学校学生性别意识发展状况,本研究在大连某国际学校的高中学段进行调查研究。在53份有效数据中,大部分被试同学的性别认知观念相对平等现代,但仍具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女性的两性社会性别意识相较于男性更为敏感。

  • 标签:   男女性别意识 国际学校学生 高中生 性别平等
  • 简介:摘要:本文以《医疗器械生产注册质量管理规范》为主,结合YY/T0287-2017的要求,浅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如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满足产品生产国和销售国的要求,建立并实施医疗器械生产注册质量管理体系。

  • 标签: 企业 医疗器械 注册质量管理 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其医疗养老需求。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护理人员不足、费用问题和政策不完善等挑战。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美国的CCRC模式强调综合服务,日本注重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德国侧重康复和社会参与。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财政支持的启示。总之,我国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提升和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国际比较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切入点,分析其科研领域国际合作情况,为后续科研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其国际合作现状与趋势、期刊分布、偏好、学科分布与参与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近年来国际合作效果较好,但国际合作率基本持平,合作水平有待继续提升。不同学科的国际合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强势学科国际合作程度较高。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及其他交叉学科研究有待加强。结论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顶层设计,提升基础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同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学术论文 国际合作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造口是指通过手术建立的排出体内排泄物的通道,其改变了患者的排泄方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于2020年发布了《国际造口指南(第2版)》,内容涵盖了专科护士教育和实践准则、整体评估、术前护理需求和术后护理需求4个方面,共15条推荐意见。本文聚焦于术前护理需求和术后护理需求2个方面的8条推荐意见进行解读,以期推动临床实践变革,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的临床情景有针对性地转化,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造口 循证指南 术前护理需求 术后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毕业后医学教育国际认证对以胜任力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9月和2021年11月,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19年获得毕业后医学教育国际认证前后2年,分别对我院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医师进行胜任力问卷调查,研究认证过程对指导医师胜任力认知水平以及对住院医师培养结果的影响。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2017年纳入有效问卷348份,2019年纳入有效问卷196份。结果显示,经过认证后,指导医师胜任力指标的领导者、健康倡导者、学者3种角色达标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选择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展现领导力由265人(76.1%)到183人(93.4%),能够促进患者、社区和人群健康由283人(81.3%)到188人(95.9%),促进医学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由306人(87.9%)到190人(9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住院医师培训效果评价方面,指导医师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专家、领导者、健康倡导者3种角色的评价(达标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选择合理运用预防和治疗措施由268人(77.0%)到173人(88.3%),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展现领导力由220人(63.2%)到143人(73.0%),能够促进患者、社区和人群健康由246人(70.7%)到162人(8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毕业后医学教育国际认证有助于提高指导医师的教学能力和住院医师的胜任力评价,促进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教育,医学 认证 住院医师 指导医师 胜任力 教学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的广泛应用及指南不断更新,冠状动脉疾病评估向着标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解读2022国际心血管CT协会最新发布的CAD-RADS 2.0版本,学习标准化的影像学术语和管理意见,为临床提供更统一、精准、全面的信息,对指导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架起科学研究和国际多学科沟通交流的桥梁。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 狭窄 斑块负荷 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凌琳初飞,作为知名的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核磁加速器业务线负责人,长期以来致力于国际前沿肿瘤治疗科技与方案在中国的落地,使中国广大肿瘤患者受益。记者今天有幸采访到这位放射治疗产品解决方案专家,在专访中,初飞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的癌情,我国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已超过482万例。初飞表示,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也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其通过高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组织,实现杀灭肿瘤的效果。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就像一把“隐形刀”,穿过体表,到达肿瘤组织。放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尽可能增加对肿瘤组织杀伤力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