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综合质量,为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 - 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以下简称期刊引证报告)评价数据为统计源,以同领域流行病、环境医学类核心期刊为参照,分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在同领域期刊内的影响力。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结合2013 - 2017年版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计量指标,计算2012 - 2016年发表期刊的I分值和5年增长率,评价杂志的综合质量。结果2012 - 2016年《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745、1.243、1.507、1.390、1.221,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4、3、2、2、2位;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 167、1 682、1 164、1 688、1 584,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9、5、7、7、7位;综合评分分别为40.4、45.8、42.0、42.4、41.5,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5、7、6、7、7位。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结果显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在2012 - 2016年间的I值分别为240 035.56、377 602.24、434 144.09、612 260.69、529 411.90,5年增长率为0.21。结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杂志的影响力呈上升态势,杂志的综合质量在稳步提升。

  • 标签: 医学期刊 综合质量 学术影响力 分析
  • 简介:摘要:原始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因其在知识积累、专业背景、文献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原始创新的主体。文章在分析原始创新活动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中的逻辑地位和实际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提高大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途径,包括健全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体制、加强原始创新文化建设、重视原始创新教育和科研策划等。

  • 标签: 地方高校 原始创新 大学生
  • 简介: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上升,很多地方经济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开始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扶持政策,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帮扶个体经济简化办理流程,将一些必要的办理流程删减,比如营业许可证等,这一现象给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不便。那么卫生监督部门如何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成为各级监督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关键词 卫生监督 地方经济发展 作用    Summar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continuous ris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any local economies began to provide favorable support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econom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nd even some local governments, in order to help the individual economy simplify the handling process, deleted some necessary handling processes, such as business license, etc., which was given to the health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ur work has brought inconvenience. Therefore, how to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health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消除目标进展,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及《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的要求,在全省16个县(市、区)的157个病区村或高砷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普查,调查现症患者病情情况,查找砷中毒新发病例;调查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每个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含量;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评估砷中毒消除情况。结果全省共计调查1 221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例,其中轻度982人、中度190人、重度49人,各占80.43%、15.56%、4.01%;1 221名病例均为2011年以前监测在册的病例,未发现新发病例。157个调查村改水率为94.90%(149/157),改水村水砷含量均值为0.022 3 mg/L,范围为0.000 5~0.193 9 mg/L;改水后水砷合格率为83.89%(125/149),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82.55%(123/149)。10个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6个县(市)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成效显著,多年未有新发病例;今后应加大改水工作力度,实施一村一策式精细化管理,确保所有病区村或高砷村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如期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

  • 标签: 饮水 砷中毒 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 164/31 452)、86.61%(14 976/17 292),较干预前[53.40%(16 518/30 933)、51.88%(8 925/17 202)]显著提高(χ2=1 586.16、4 886.16,P均< 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专业建设作为医学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学校整体发展和社会声誉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调研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医学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通过找准办学方向、明确专业建设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建设思路,进而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 标签: “内涵式发展” 专业建设 思路
  •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做出了“健康中国”建设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   为 当前, 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指明了政治方向。 基层党支部 实践中要认真贯彻学习 《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018-2020 ) 》 和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 试行 ) 》 这两个纲领性文件, 突出 支部 政治功能, 注重 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 提升支部组织力 和 实践价值 ,进而 全面提升党支部的 工作效能。

  • 标签: 地方病 三年攻坚 健康扶贫 党支部
  • 简介:摘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我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举措,展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成效,为地方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B4型病毒的分离方法,并对已分离到的江苏地方株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江苏省哨点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样本中肠道病毒感染情况,使用HeLa细胞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然后进行VP4基因测序与进化树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阳性12例,1份样本经病毒分离后呈现细胞病变效应,RT-PCR扩增出特异性的VP4基因,测序显示该病毒株与其他20株CVB4病毒株的VP4核苷酸同源性都在86.56%~93.59%之间,确诊为CVB4江苏地方株。进化树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只与CVB4病毒KY369904株形成一个聚簇。结论本研究采用HeLa细胞分离与鉴定到了1株肠道病毒,VP4基因进化分析判断为CVB4江苏地方株,对预防与控制当地的肠道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柯萨奇病毒B4型 肠道病毒 病毒分离 细胞病变效应
  • 简介:摘要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助力病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阶段,山西省加强组织管理,六大攻坚行动齐头并进,全面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目标稳步实现。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并对建立健全地方病可持续消除和控制机制进行展望。

  • 标签: 地方病 防治 脱贫攻坚
  • 简介:摘要地方病是呈地域性发病特点的一类疾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关系到国家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文中通过对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地方病三年攻坚与国家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 标签: 地方病 三年攻坚 脱贫攻坚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重点病区氟骨症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持续消除燃煤型氟中毒精准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巫山、彭水两个县的历史轻、中、重病区村分别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调查村。每层病区调查村的数量根据病区村实际村数量5%~10%的比例确定。调查常住人口数,对调查村全部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诊断。对不同病区、性别、年龄(25 ~、35 ~、45 ~、55 ~、≥65岁)的临床和X线氟骨症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2015年调查人口数据推算重庆市氟骨症患者病例数。结果共调查2个县10个乡镇15个病区村25岁以上成人7 768人,临床诊断氟骨症478人,检出率为6.15%;氟骨症临床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3.23,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6.73,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2,P > 0.05)。X线检出690人,检出率为8.88%,中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4.20%(326/7 768)。氟骨症X线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25,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4.60,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77,P > 0.05)。根据不同病区类型估算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氟骨症病例约有临床诊断48 770人,X线诊断72 630人。结论氟中毒病区程度越重、人群年龄越大,氟骨症检出率越高。在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开展氟骨症流行现状的普查,摸清底数,对扶贫攻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氟骨症 流行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多态性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的关系。方法2018、2019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典型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毕节市选取燃煤型地氟病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将病例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130例;同时,在贵州省非燃煤型地氟病病区长顺县选取无氟斑牙及氟骨症症状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所有样本OPG基因rs2460985、rs2073618、rs6469804、rs6993813 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模式分析,比较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均达到遗传平衡(P均> 0.05)。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型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15,P < 0.05),且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4,P < 0.05)。遗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rs6469804位点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超显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型AA + GG和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1.94,95%置信区间(CI):1.16 ~ 3.23,P < 0.05],基因型AG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rs2073618位点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隐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型GG + GC和C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3.17,95%CI:1.08 ~ 9.30,P < 0.05),基因型C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单倍型C-C-G-T、T-G-A-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2.41、1.98,95%CI:1.29 ~ 4.50、1.22 ~ 3.23,P均< 0.05);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单倍型T-G-A-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1.87,95%CI:1.14 ~ 3.07,P < 0.05)。结论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型AG和rs2073618位点基因型CC可能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保护素 氟中毒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改水情况、水氟含量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2009 - 2018年,连续1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选择11个市(区、旗、县)的30个病区村(屯,以下简称村)作为固定监测点,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和水氟含量;检查监测点内全部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2009 - 2018年,监测病区村的改水率自2009年的70.00%(21/30)上升至2018年的86.67%(26/30),受益人口比例自82.94%(20 921/25 224)上升至96.84%(18 513/19 118);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由85.71%(18/21)上升至95.65%(22/23),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由61.90%(13/21)上升至82.61%(19/23)。改水村的水氟含量范围为1.00 ~ 1.44 mg/L,未改水村为2.15 ~ 2.69 mg/L,改水村各年水氟含量均低于未改水村(P均< 0.05)。2009 - 2018年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为27.95%(2 610/9 339),氟斑牙指数为0.56,流行强度为边缘流行。不同年份间比较,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4.195,P < 0.05);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转或水氟含量超标村及未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0.73、143.60、22.67,P均< 0.01)。不同改水情况间比较,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各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低于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转或水氟含量超标村及未改水村(P均< 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改水降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水氟超标严重的改水工程和未改水的病区村,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辖内改水及改水后的管护工作。

  • 标签: 氟中毒,牙 饮用水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各级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实验室网络运行及外质控考核情况,为评价地砷病防治效果以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实验质量保障。方法对2008-2017年贵州省各级地砷病实验室网络运行及外质控考核结果(水砷、尿砷)进行统计学分析。考核范围包括省、市、县3级承担地砷病监测任务的砷检测实验室(省、市级各1个,县级2个)。结果2008-2017年,1个省级水砷、尿砷测定实验室考核均合格;1个市级实验室2011-2017年水砷、尿砷考核均合格;2个县级实验室2014-2017年水砷、尿砷考核均合格。2014-2017年省、市、县3级实验室水砷、尿砷考核连续全部合格。省级实验室水砷2008-2017年、尿砷2009-2017年,│Z│值均≤2,考核均为合格,所得结果满意;市级和1个县级实验室在2010年后水砷、2011年后尿砷的│Z│值也均≤2,考核均为合格,所得结果满意。结论贵州省地砷病实验室网络运行状况良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砷样品外质控考核结果符合国家实验室质量要求,可为持续消除地砷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保障。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中毒现状,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6所小学8~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进行氟斑牙检查和分度;分别于4月和10月采集儿童即时尿样,并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结果共调查8~12岁儿童1 381例,年龄为(9.84 ± 1.38)岁,包括男童679例、女童702例。共检出氟斑牙患儿625例,检出率为45.26%;氟斑牙指数为1.00,流行强度为中等流行;氟斑牙分度以极轻度为主,占37.00%(511/1 381)。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35.10%(106/302)、35.83%(115/321)、47.96%(129/269)、55.23%(153/277)、57.55%(122/212),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949,P < 0.01),且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45.254,P < 0.01);男、女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43.59%(296/679)、46.87%(329/702),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492,P > 0.05)。在4月和10月分别检测8~12岁儿童尿样123、107份,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1.55、0.47 mg/L,其中4月尿氟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1.40 mg/L)。结论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目前仍为氟中毒病区,存在不同月份尿氟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提示该地区居民可能是间断高氟摄入,应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氟中毒,牙 尿 燃煤污染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居民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刺猬沟村为调查点,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常住居民(居住年限≥20年)85人作为砷暴露组,以同期非砷中毒病区和林格尔县兰家夭村58人作为对照组,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水砷、尿砷、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砷暴露组按是否出现砷中毒皮肤病变分为患病组和未患病组,分析人群一般情况及血压变化。结果砷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性别构成、年龄、吸烟、饮酒以及服用维生素和钙片等情况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砷暴露组水砷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63.34(35.34)μg/L、尿砷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69.72(152.54)μg/L;对照组水砷含量为2.96(5.62)μg/L、尿砷含量为24.21(28.63)μg/L。砷暴露组与对照组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65、0.886,P均> 0.05);砷暴露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窦性心律失常、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对照组(χ2 = 4.654、4.355、4.725、12.423,P均< 0.05);对照组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砷暴露组(χ2 = 16.289,P < 0.01)。砷暴露组出现皮肤病变24例(28.24%),未出现皮肤病变61例(71.76%)。其中患病组14例(58.33%,14/24)吸烟,吸烟比例高于未患病组(31.15%,19/61,χ2 = 5.360,P < 0.05);12例(50.00%,12/24)高血压,高血压比例高于未患病组(26.23%,16/61,χ2 = 4.406,P < 0.05)。结论长期砷暴露可损害人群肝肾功能,增加发生心律失常和脂肪肝的危险。吸烟可能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居民发生皮肤病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砷中毒 肝功能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