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我国大学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学自杀事件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大学自杀现状、原因、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大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为大学自杀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性别、民族、专业的大学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以278名青海大学医学院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自拟的大学自我认知状况调查问卷,调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结果不同性别、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藏医专业学生与临床、中医、预防、药学专业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自我认知方面,女生远远优于男生,汉族学生优于藏族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认知
  • 简介:寒窗苦读12年,通过竞争激烈的高考,揣着梦想与希望踏入大学校园,然而校园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措手不及,这必然会给大学带来困扰,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对新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情绪的控制、情感的矛盾问题,定向问题以及择业就业问题等。

  • 标签: 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冲突 择业就业 学习方式 适应问题 情感问题
  • 简介:近些年,军校大学退学现象严重,给军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与地方大学相比较,军校生在校期间可以享受供给制待遇,不仅可以免交学费,享受公费医疗,还按月补发津贴,真正实现了专业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目标。军校毕业以后,部队对学员进行授衔分配工作,不必与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找到工作,可谓是学历工作两不误。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军校生 分配工作 教学管理 家庭条件 军队院校
  • 简介:"良知"是一个既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者含义。中国历史上"良知"这个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仁义礼智皆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这里的"心"即是良知。明代的王明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良知"的概念,他认为良知是一个有着极为复杂内涵的道德哲学范畴,是知情意的统一。

  • 标签: 文化色彩 仁义礼智 尽心上 道德哲学 结构成分 特征词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2-01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及招募方式。方法对5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对其参加献血是否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原因等进行调查和回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 标签: 大学生献血 反应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无偿献血活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低危献血群体进行献血宣传,普及献血、用血报销知识,推动大学无偿献血活动的激情。

  • 标签: 大学生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学习动机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大学学习动机问卷》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348名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军校大学的学习动机水平良好,内部学习动机强度高于外部动机学习强度,求知兴趣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动机水平与军龄、年级和队别有显著关联。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了解大学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校开展大学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为同性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教育宣传,建立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在性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其建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更加客观地认识同性恋,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同性恋 认知 社会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的学业、就业、家庭等压力不断增加,另外当代大学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所以现在大学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对大学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开展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健康人才。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校大学抽烟、饮酒危害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调查。方法首先了解日常生活中大学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场所,深入到这些地方,与大学进行无意的交谈,了解其本人和同学的抽烟饮酒情况,以及对抽烟饮酒的危害认知情况,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抽烟饮酒的占据7%,偶尔占38%;来自城市的大学抽烟饮酒者要比来自乡村的大学多;年纪越高抽烟饮酒的人数越多。饮酒原因多为聚会应酬、炫耀谢恩等。结论在校大学抽烟饮酒的行为较多,同时对其中的危害认知明显不足,因此应该实行健康教育干预,让他们戒除烟酒。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抽烟饮酒 危害认知 行为调查
  • 简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每个人的生活适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会适应是每个大学健康生活、获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来说,能否良好适应是关系到大学活是否顺利及未来在社会中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标签: 大学生活 快适应 新生 生活适应 健康生活 心理学家
  • 简介:摘要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又称潜病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 标签: 男女大学生 亚健康 状况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大学结核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大学结核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SDS、SA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学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能减轻焦虑及抑郁症状、治疗依从性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多的被引入高校安全教育的领域,对于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大学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所面临的心理安全危机一般明显高于社会上同龄群体。面对近年来大学中出现的愈来愈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并找到切实其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机应对水平,保障其心理安全。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安全 教育
  • 简介: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和规范。SOP可以总结并保存高校辅导员和高校学生组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运用SOP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效率,改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效果。

  • 标签: SOP 大学生 自我管理 运用
  • 简介:探讨高等院校大学的金钱观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与金钱观量表对广州市363名大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总体家庭教养方式与金钱观呈正相关。2不同性别、家庭教养方式、金钱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见,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金钱观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学生 家庭教养方式 金钱观 独生子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的口腔健康状况,为大学口腔护理和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采取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随机分组,了解他们的口腔卫生情况与龋齿患病情况。结果龋齿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龋齿充填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大学对口腔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平时关注较少,患龋齿的同学很普遍,防龋意识还停留在日常护理中,防范意识有待增强。

  • 标签: 大学生 口腔卫生 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