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在冠肺炎疫情期间给予的护理人文关怀。在疫情期间使用护理人文关怀可明显增加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安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冠肺炎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冠肺炎宣教的配合程度,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 标签: 新冠 疫情期间 护理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尽早适应环境,更好的配合治疗。方法通过针对入院患者心理问题,加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和良好的沟通等方法。作用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谐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人文关怀使患者理解、支持了护理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入院患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 2020年 2月 ~3月本院收治的 130例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分组,普通组 65例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前收治病例,人文关怀组 65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 2周后心理负性情绪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 SDS评分对比, p> 0.05;入院 2周后,人文关怀组患者 SAS、 SD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 p< 0.05;普通组较入院时对比无明显改善, p> 0.05;人文关怀组入院 2周后各项评分明显优于普通组, p< 0.05。人文关怀组病人对护理工作各项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 p< 0.05。 结论:冠肺炎需要隔离治疗,治疗难度大,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帮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促进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也有利于护理满意的的提升。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冠肺炎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冠肺炎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措施与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号~2020年2月28号期间收治的冠肺炎23例患者设为观察对象,于常规护理工作当中加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观察了解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主要需求、内心焦虑状态、住院治疗基本信息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1)23例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需求分布在病症信息与治疗(23/100.0%),医护专业素养与态度(21/91.3%),以及应对的及时性(19/82.6%)和对患者的心理护理(19/82.6%)。(2)23例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1.6±3.5)d;平均入院至核酸阴转时间间隔时间(17.8±5.2)d;平均影像学好转时间(15.3±5.1)d。23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非常满意20例,占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情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同济医院胃肠外科8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星调查,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1人。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工作管理模式,为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工作管理模式中提供人文关怀,干预时间为1个月,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人员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健康症状评估表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工作者中研究组人员的降低情况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的评分相对比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组护理人员对自己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冠肺炎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危重病患者集中管理的单位。它对有急性生命威胁的各种疾病和综合症患者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先进的诊疗技术实行封闭式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在传统的监护工作中护理人员多注重操作技能的准确到位,忽略了人文关怀对患者心理感受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人文关怀也是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应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人文关怀的价值有更新的认识。

  • 标签: ICU 人文关怀护理 新认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儿科护士岗前培训火车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2月我院入职的 14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利用先后顺序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护士分 73名,进行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对照组护士分 73名,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岗前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和人文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临床不均衡性(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儿科护士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儿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人文关怀的能力,促进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壮大及稳定,并且也为儿科提供了最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儿科 新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 适应全新的医学模式是重新打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当前重要任务。我们要让医学模式在人文精神中重塑它的重要的论述,并对以下几点内容进行分析并建议,如渗透人文体系的课程,让医学生强化社会实践,让医学生在社会当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等各种方面。在医学模式中彻底的融入人文素质,在不同的地区塑造不同的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 标签: 新医学模式 人文精神 医学 引导 建议
  • 简介:【摘 要】目的:冠病毒肺炎下人文护理对患者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1-3月间收治的冠肺炎患者65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硬币法分为两组,正面为A组(n=33),反面为B组(n=32),各自开展的为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护理,对比2组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A、B组入院5d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入院时低,且A组比B组更低,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稳定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伤科入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适应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对266例骨伤科入院患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多元手段使患者病痛得以减轻。出院前接受护理服务满意书面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从实施人文关怀前的86.25%提高到人文关怀后的96.62%,不满意率也从2.92%降至0.37%。数据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患者很快适应角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入院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水平及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为开展教育培训课程和提高新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2019年4~6月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39名2018年入职护士,通过对基本资料调查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111.54±13.08)分,低于上海市护士的平均水平(118.36±16.75)分;护士为独生子女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110.10±13.32)分,低于非独生子女护士(113.72±12.49)分;共情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人文关怀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情能力量表的护士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及护士对患者的行为帮助两个维度是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预测因子,两者共同解释了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变异的30% 。结论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较低,应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教育,并关注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在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同时,也应关注护士的共情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新护士 人文关怀品质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2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例冠肺炎轻症者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3例,对比组3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常规加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焦虑(SAS)自评分及抑郁(SDS)自评分。结果:比较两组在治疗第三和第五天 (T2\T3)焦虑和抑郁自评分,干预组评分情况要好于对比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护理应用
  • 简介:从中国式医改面临窘境的根结所在,即"人文与道德观的缺失"入手,论述了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既加强患者的医学人文教育,又要提升医生的人为关怀,从而形成医患双方的道德共同体;并对晚近形成的叙事医学做了详尽的论述,提出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不可偏废,共同促进医学与人文发展,这也是解决医改难题的关键所在。

  • 标签: 中医药 医改 叙事医学
  • 简介:摘要:2020年,冠肺炎疫情自武汉悄然而发并迅速席卷全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们临危不惧、勇敢逆行,一大批先进事迹被报道,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赞誉,引发了我们对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医学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 标签: 新冠疫情 高职医学院校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膀胱癌切除手术病人的护理中,从人性化角度考虑,重视术前访视,术中的心理支持及术后指导,尊重患者、关心、体贴患者。结果通过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避免了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和主动性得到改变,融洽了护患关系。结论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文关怀 膀胱癌切除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2020年,冠肺炎疫情自武汉悄然而发并迅速席卷全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们临危不惧、勇敢逆行,一大批先进事迹被报道,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赞誉,引发了我们对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医学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 标签: 新冠疫情 高职医学院校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升格本科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18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71.01±12.96)分,低于国内常模,并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专业承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可解释人文关怀能力16.60%的变异量。结论升格本科院校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偏低,应增加人文关怀教育的投入,重视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引导和专业承诺的提高,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 标签: 本科护生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社区的接种护士参与全民免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为更好的完成大规模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16—18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加"第二届西部免疫规划与健康高峰论坛"的11个省份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护士,就其参与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样本量的确定以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对11名护士的访谈资料,归纳提炼出困难与挑战、心理体验以及组织协调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主题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常规疫苗接种资源被挤占、网络预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大规模接种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4种体验,心理体验包括责任感强、焦虑累积以及社会认同感缺乏,组织协调主题包括组织接种的有序程度与接种资源的统筹整合方面的体验。结论社区接种护士在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今后应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接种效率;加强接种护士的心理建设,协助其疏导负面情绪;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接种工作。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预防接种 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