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氢氧化佐剂细菌内毒素的重组C因子检测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载录的重组C因子法,通过灵敏度试验、标准曲线可靠性验证、稀释法排除干扰、重复试验,建立氢氧化佐剂的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结果通过灵敏度试验,筛选出合适的96孔反应微板。标准曲线可靠性验证试验检测3批试剂,决定系数均大于0.980。干扰试验中通过稀释法排除氢氧化对检测的干扰。对Alhydrogel® 2%、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生产的氢氧化佐剂进行3次重复试验,未检测到内毒素。检测这两个生产厂家的氢氧化佐剂共13批,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重组C因子法检测氢氧化佐剂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靠性、重复性及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氢氧化佐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 标签: 重组C因子法 内毒素类 氢氧化铝佐剂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喷雾式添加氨水制备氢氧化佐剂,分析其对佐剂质量批间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喷雾和流加方式添加氨水至三氯化铝溶液各制备3批氢氧化佐剂,比较两种氨水添加工艺制备的佐剂粒径、pH、外观等质量指标。结果喷雾方式添加氨水制备的3批佐剂平均粒径为(96.7±8.6) nm,pH为4.93±0.02,透析后沉淀量为(20.9±0.4) g/L;流加方式添加氨水制备的3批佐剂平均粒径为(161.0±24.7) nm,pH为4.85±0.06,透析后沉淀量为(105.6±13.8) g/L。相较于流加,以喷雾式添加氨水制备的3批佐剂为均一的乳白色悬液,粒径更小,透析后透析袋底部大颗粒沉淀明显减少,批间一致性更好。结论采用喷雾方式将氨水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中,可使氨水与三氯化铝溶液接触更加充分,产物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氢氧化佐剂外观、粒径、pH等质量指标的批间一致性。

  • 标签: 氢氧化铝佐剂 透析 粒径 pH 喷雾式添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复方氢氧化与多潘立酮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4例。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研究组给予多潘立酮+复方氢氧化。比较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复方氢氧化铝 多潘立酮 症状消失时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过量摄入糖份高的食品导致牙齿过早的损坏。因此,牙科在义齿领域不断发展。本文涉及到用于义齿的氧化锆的染色,公布了氧化锆泡浸上色染色工艺,该工艺包含对氧化锆开展预烧结的流程。破碎提早烧结的氧化锆后,添加球磨机碾磨。把氧化锆渗入染液中。用紫外线灭菌灯晾晒。在持续高温下烧结。本技术支持下的氧化锆染色工艺营销推广时间较短,可以得到贴近当然牙颜色的氧化锆,提升生产率,合适工业化生产,为工程项目运用提供了理论分析。

  • 标签: 义齿 氧化锆 染色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虾青素油对实验小鼠抗氧化功能的辅助增强作用。方法 动物实验设3个剂量组(12.5、25.0和75.0mg/kg·bw)和1个溶剂对照组,观察虾青素油对老龄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试验初始、中期、末期,3个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及增重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末期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蛋白质羰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结论 来源于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油,对实验动物有抗氧化功能。

  • 标签: 抗氧化实验 老龄小鼠 氧化应激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发生于肾微血管的病变,这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在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发现氧化应激与DN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还是抗氧化剂活性降低,都可能导致过多的氧化应激和随后的组织损伤。肾脏细胞对所供给的氧含量十分敏感,在高糖状态下,活性氧物质介导的损伤可以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管状结构。随着葡萄糖过滤的增加,导致管状细胞与葡萄糖形成一种负载状态,导致能量传递障碍并加速氧化应激反应。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糖尿病中氧化应激的来源,猜测抗氧化剂对DN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期通过抗氧化的治疗手段获得更好的DN治疗方案,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抗氧化
  • 简介:[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发生于肾微血管的病变,这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在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发现氧化应激与DN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还是抗氧化剂活性降低,都可能导致过多的氧化应激和随后的组织损伤。肾脏细胞对所供给的氧含量十分敏感,在高糖状态下,活性氧物质介导的损伤可以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管状结构。随着葡萄糖过滤的增加,导致管状细胞与葡萄糖形成一种负载状态,导致能量传递障碍并加速氧化应激反应。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糖尿病中氧化应激的来源,猜测抗氧化剂对DN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期通过抗氧化的治疗手段获得更好的DN治疗方案,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抗氧化
  • 简介:【摘要】目前,全世界不孕症病例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现不孕症影响全世界15%的夫妇,其中男性因素占不孕症病因约50%。对男性不育原因的分子研究揭示了氧化应激在男性不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当男性精子中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或抗氧化活性失效时,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氧化应激(OS)的发生。有关证据表明氧化应激(OS)与男性不育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过量的活性氧(ROS)会导致男性精子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精子膜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精子活力和活力下降。本文主要从氧化应激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氧化应激男性不育活性氧抗氧化剂精子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主要病理特征为毛细血管闭塞、微小动脉瘤和新生血管形成,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尚无法根治DR,因此对DR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是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反应是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促进过量活性氧化产物的产生,诱导视网膜细胞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高血糖刺激下视网膜中不同来源的一氧化氮(NO)水平失衡也对DR中的毛细血管损伤、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改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NO与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DR中视网膜损伤,导致视网膜形态异常及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不可逆性盲。本文从DR的病理生理变化、DR与氧化应激、DR与NO以及NO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4个方面阐述NO及氧化应激在DR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氧化氮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硫氧化还原蛋白1(Trx-1)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取自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取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x-1和COX-2的表达。分析Trx-1和COX-2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x-1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76/120)比20.0%(24/120)、59.17%(71/120)比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89、48.289,P<0.05)。Trx-1和COX-2阳性率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4、15.191、22.166、13.752、8.277、11.974,P<0.05),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中分化等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Trx-1和COX-2阳性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0.54±2.63)个月,3年生存率为37.10%(23/62);其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61±3.18)个月,3年生存率为63.79%(37/58),Trx-1和COX-2阳性患者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过量表达患者(t或χ2=5.778、8.54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硫氧化还原蛋白1 环氧化酶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椒目瓜蒌汤结合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微循环及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3月-2021年2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12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椒目瓜蒌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24 h心电图ST段下降频次、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情况;采用荧光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PO),比色法检测SOD、MDA、GSH-Px活性;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60/64)、对照组为79.69%(51/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P=0.019)。研究组治疗后气短、痰多、胸肋胀满、疲倦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48、8.15、8.86、6.88,P值均<0.001)。治疗后,研究组LVEF[(53.26±5.18)%比(48.65±5.27)%,t=4.99]高于对照组,LVESD[(42.59±3.26)mm比(46.98±3.55)mm,t=7.29]、LVEDD[(52.79±4.15)mm比(57.48±4.60)mm,t=6.06]低于对照组(P<0.01);ST段下降频次[(2.51±0.42)次/24 h比(3.79±0.55)次/24 h,t=14.80]、持续时间[(15.26±3.45)min/24 h比(22.65±3.71)min/24 h,t=11.67]及心肌缺血总负荷[(25.79±5.13)mm/min比(38.02±5.44)mm/min,t=13.09]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7、14.37,P值均<0.001),L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50、11.04,P值均<0.001)。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3/64)、对照组为7.81%(5/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15)。结论椒目瓜蒌汤结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促进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椒目瓜蒌汤 比索洛尔 心肌微循环 氧化/抗氧化平衡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男性不育的研究集中在氧化应激、活性氧和抗氧化剂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在生理情况下,适当水平的活性氧是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和卵子受精所必需的。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系统失衡,可引起精子膜脂质蛋白、核酸、线粒体DNA的损伤而影响精子的活力、动力及存活率从而导致不育。精子抗氧化防御水平的有限和DNA损伤检测及修复机制的单一,使其非常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口服抗氧化制剂被认为可以通过减少氧化损伤来改善精子质量。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使用抗氧化制剂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希望对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解决临床治疗中的一些困惑。

  • 标签: 抗氧化剂 活性氧 氧化应激 男性不育
  • 简介:摘要探讨外用含二氧化氧化锌防晒乳在光子嫩肤治疗敏感性皮肤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021年6—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佑安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接受光子嫩肤治疗敏感性皮肤受试者64例[男3例、女61例,年龄20~60(34.0±8.3)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光子嫩肤后均给予医用膏剂敷料外用,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物理性防晒,观察组外用含二氧化氧化锌防晒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进行临床医师评估,记录观察组受试者应用防晒乳的温和性、使用感、疗效评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进行检测。观察组中有30例对防晒整体防护性感到满意,占93.75%;术后28 d观察组不适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子治疗前后VISIA检测的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红色区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光子嫩肤术后使用含二氧化氧化锌防晒乳,安全性良好,能减少术后晒红晒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敏感性皮肤 光子嫩肤 二氧化钛氧化锌 物理性防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感染致病微生物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不当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症休克,是P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炎性反应对细胞的一系列基础生理功能均造成影响,包括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通过氧的还原产生三磷酸腺苷形式的高能磷酸键,为细胞供能并生成一系列有功能的副产物。在脓毒症时,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促进了脓毒性器官损伤的发生。该综述旨在说明脓毒症时氧化磷酸化功能变化与脓毒症各器官损伤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食用抗氧化剂的作用较多,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能够避免含有脂肪以及富脂的食品出现氧化酸败的情况,以及因抗氧化引起的变色和营养破坏等;通常来讲,人为研发的抗氧化剂不仅独立使用能够发挥作用,与其他物质混合也能够展现出其自身的优势,但部分氧化剂检测出轻微毒性。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发展和大众对保健观念的提高,人工所制造的抗氧化剂更是深深地受到了民众的重视,特别是对其安全性产生了较多的疑问,因而在食品领域大力推广天然抗氧化剂变得十分有必要。

  • 标签: 食品 抗氧化剂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炎症、自噬和氧化应激等非遗传生物因素在其发病和进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氧化性DNA损伤是RP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光感受器变性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途径的突变,这些途径包括DNA修复、氧化应激的保护和抗氧化防御相关基因(MUTYH、CERKL和GLO1)的激活。暴露于氧化应激改变了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此外,P2X7受体的上调会引起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从而导致RP的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多途径分析表明氧化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和变性的恶性循环,表明小胶质细胞可能是RP氧化应激的关键治疗靶点。(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41-346)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炎症 氧化应激 P2X7受体
  • 简介:摘要氧化锆陶瓷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美学性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临床常用的四方相氧化锆陶瓷在口腔环境中可发生低温老化,导致修复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微裂纹产生、力学性能下降等。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受晶体大小、应力、稳定剂含量和类型、表面处理、烧结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就口腔修复学领域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氧化锆陶瓷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陶瓷制品 牙瓷料 生物力学 美学,牙科 氧化锆 低温老化
  • 简介:摘要梅尼埃病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治疗方面主要依据疾病分期及发作与否采用阶梯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阶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手段。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梅尼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抗氧化药物能够通过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管壁通透性,减少内淋巴积水的产生来缓解梅尼埃病症状。本文就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抗氧化药物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参考。

  • 标签: 梅尼埃病 抗氧化剂 氧化性应激 内淋巴积液
  • 简介:摘要:观察天然虾青素软胶囊的抗氧化功能。方法 117 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60 人) 和试验组( 57 人) ,试验组每人每日口服天然虾青素软胶囊 1 次,每次 1 粒,连续服用 30 天。观察受试者一般状况,检测安全性指标和功效性指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试验期间受试者一般状况良好,体检各项安全性指标亦未见异常,表明受试样品对人体无不良影响。试验后试食组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显著高于试验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天然虾青素软胶囊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 标签: 天然虾青素软胶囊 虾青素 抗氧化 人体
  • 简介:摘要:评价虾青素油软胶囊的抗氧化功能。方法:120 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60 人) 和试食组(60 人) ,试食组每天服用虾青素油软胶囊,对照组每天服用安慰剂,连续服用3个月。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方法,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食后试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14.69±18.51 U/mL,上升率为19.55%,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丙二醛降低1.67±3.03 nmol /mL,下降率为14.97%,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升高5.73±29.64 U/mL,上升率为5.29%,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受试物对受试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结论:虾青素油软胶囊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 标签: 虾青素油软胶囊 抗氧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