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居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的原因分析。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二区收治的65例行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家访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腹膜发生率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结果:65例行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中有20例患腹膜,1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为难治腹膜,转为血液透析继续治疗。经调查,腹膜组的患者中,无菌操作意识缺乏、肠道感染、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营养不良的人群占比明显高于非腹膜组(P<0.05)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患腹膜的原因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透析模式、透析液类型、置管方式、置管时间、置管位置、置管固定方式、置管护理方式、透析操作技术等等。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腹膜炎 相关因素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在肾脏功能衰竭或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膜透析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是行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病程均较长,且病情较为严重,患者由于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再加上需要维持较长时间的腹膜透析治疗,长此以往,不仅仅会增加患者身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这其中,腹膜透析相关腹膜是常见且病情严重的一项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再住院率、死亡率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 标签: 肾脏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猫传染腹膜是一种由于感染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的传染率和死亡率非常高,而且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特异性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必须及时对猫的病情进行确诊和治疗才能最大的程度保证猫的健康。在该实验中,对猫进行了快速测试纸检测,X光拍片检测,常规血液检查以及腹部穿刺液检查。试纸的结果为阳性,并且其x光片上显示其腹部有大量的腹水蛋白,血液中的杆状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根据上述结论诊断为该猫患有传染腹膜。通过对其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其恢复了正常的行动能力,但是并没有痊愈。

  • 标签: 猫传染性腹膜炎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预防护理,进一步对腹膜加强防范,提升护理水平与安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人工作期间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预防腹膜,并加强了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腹膜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106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结果①在这106例患者中,腹膜致病菌培养阳性率为51.88%。其中,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而这其中真菌的检出率是最低的;②在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中发现,革兰阳性细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高;而革兰阴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另外,真菌对气味洁治疗不敏感。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腹膜症。致病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以及真菌等。对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的治疗,选择敏感、安全、有效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腹透液管理、改良透析技术以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腹膜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肾内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腹膜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腹膜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腹膜透析 感染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者护理干预的应用对腹膜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总人数为82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患者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41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系统性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心理护理、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14.63%)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腹膜发生率(4.87%)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82.92%)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95.1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95.12%)高于对照组(8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效果,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弥补传统护理干预的缺点,该护理干预措施遵循了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其从患者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为其提供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干预不仅对患者的生理需求十分关注,且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满足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同时,其中的系统性健康教育能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得到提升,包括引发因素、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等内容,能改变患者以往被动参与状态,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生活干预包括饮食干预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且通过为患者制定有效的运动方案,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随访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出院后获取优质的护理服务,能使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以此更好的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所以,临床应该要将系统护理干预的优势发挥出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的腹膜发生率有所降低,使其治疗依从与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提升,临床应该大力的推广使用系统护理干预,以此使患者认可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腹膜透析患者 腹膜炎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阑尾炎合并腹膜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48例急性化脓阑尾炎合并腹膜患者取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针对护理干预,每组24例。以负面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价两组效果。结果:负面情绪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小(P>0.05),经护理后实验组显低(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显高(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高(P<0.05)。结论:急性化脓阑尾炎合并腹膜患者护理中,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因此采取针对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产生,促进生活质量提升,为此患者较满意。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腹膜炎 临床护理要点 针对性护理 负面情绪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的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防治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效能、未发生腹膜患者百分比。结果:研究组的腹透操作技术、用药情况、饮食调整、病情监测、并发症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膜透析 保护动机理论 健康教育 腹膜炎防治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腹膜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并同时留取PD流出液样本行病原体mNGS检测和微生物培养的PD相关腹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NGS检测和传统微生物培养对PD相关腹膜病原学诊断的阳性率、时效和一致。结果共18例PD相关腹膜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50.4±15.4)岁,中位透析龄34.0(12.4,62.0)个月。mNGS检测共有17例患者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为17/18,高于微生物培养的13/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两种检测方法均阳性的患者有12例,其中11例患者检出的致病菌一致;5例微生物培养阴性患者的mNGS检测为阳性,包括表皮葡萄球菌3例(1例同时检出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1例及解脲脲原体1例;1例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大肠埃希菌)而mNGS检测阴性。mNGS检测报告时间显著低于微生物培养[25.0(24.0,27.0)h比89.0(72.8,122.0)h,Z=3.726,P < 0.001]。结论mNGS对PD相关腹膜的病原体检测敏感性高,检出致病菌与微生物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并缩短了检出时间,可能成为PD相关腹膜特别是难治腹膜病原体识别的新途径。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诊断 宏基因二代测序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腹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治疗)与观察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TNF-α和IL-6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Pv-aCO2/Ca-vO2)对儿童原发性腹膜相关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腹膜相关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28 d全因病死率为主要终点事件,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炎症状态、危重评分等相关临床数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预测进行检验。根据各危险因素的截断值进行分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各组预后差异。结果共纳入63例患儿,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5.6±4.0)岁;28 d死亡16例,病死率为25.4%。生存者与死亡组间性别、年龄、体重及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机械通气比例、外科干预比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比例、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Lac)、Pv-aCO2/Ca-vO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儿科危重症死亡危险评分Ⅲ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较生存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ac及Pv-aCO2/Ca-vO2为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01(1.15~3.21)、2.37(1.41~3.22),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ac、Pv-aCO2/Ca-vO2及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876和0.923,敏感度分别为75%、85%和88%,特异度分别为71%、87%和91%。根据各危险因素的截断值分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ac≥4 mmol/L组28 d累积生存率低于Lac<4 mmol/L组〔64.29%(18/28)比82.86%(29/35),P<0.05〕;Pv-aCO2/Ca-vO2≥1.6组28 d累积生存率低于Pv-aCO2/Ca-vO2<1.6组〔62.07%(18/29)比85.29%(29/34),P<0.01〕。将两个指标变量分层组合后分析显示,Pv-aCO2/Ca-vO2≥1.6且Lac≥4 mmol/L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Log-rank检验:χ2=7.910,P=0.017)。结论早期Pv-aCO2/Ca-vO2联合Lac对原发性腹膜相关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腹膜炎 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 乳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