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9种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rapid influenza virus diagnostic tests,RIDTs)的灵敏进行评价。方法季节性流感毒株收集后,通过TCID50(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分别确定病毒滴及型别;流感毒株进行系列稀释后,使用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以评价不同试剂的灵敏。结果不同试剂对同一株病毒的检出灵敏差异最大为32倍稀释(>101 TCID50/ml);同一种试剂对不同型别、亚型/系流感病毒的检出灵敏不同。结论市场上的RIDTs灵敏存在差别;使用多株不同流感型别、不同亚型/系的流感病毒将有助于对RIDTs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和控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抗原快速检测试剂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对B超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显示,31例为良性肿瘤,9例为恶性肿瘤,B超检查30例为良性肿瘤,10例为恶性肿瘤,B超检查灵敏、特异为、准确率分别为77.78%,90.32%,87.50%(35/40),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70.00%,B超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一致性强。结论: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诊断中B超检查准确率较高,可以为临床医生设计治疗方案提供更多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B超 甲状腺肿瘤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性胰腺炎运用CT与MRI诊断的灵敏、特异。方法:选取我院2019.4-2020.8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用分段随机分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应用CT诊断的方式,实验组应用MRI的诊断方式。观察两组诊断方式的灵敏和特异并进行比较;并且,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情况并比较。结果:经过明确诊断后,实验组的诊断灵敏在93.33%(28/30),特异在86.67%(26/30),参照组的诊断灵敏在83.33%(25/30),特异在70.00%(21/30),实验组的灵敏和特异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胰腺炎 CT MRI诊断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本文用EDTA消除Ca、Mg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锶的干扰。通过试验证明EDTA浓度对Sr测定灵敏有影响,加入EDTA浓度大于0.01mol/L为适宜浓度,能使Sr的灵敏提高50%左右,同时也阐明了提高灵敏的机理主要是由于EDTA阴离子络合作用。

  • 标签: EDTA浓度 检测 灵敏度 人发 微量锶 火焰原子吸收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螺旋断层治疗(简称Tomo)计划人为引入叶片打开时间误差进行测试,评估中心型及偏心型两种ArcCheck验证方式在Tomo治疗计划质量验证中对叶片打开时间误差的灵敏。方法选择9例鼻咽癌患者,每个患者均分别生成靶区置于ArcCheck周围探测器上的偏心型验证计划、靶区置于ArcCheck中心位置的中心型验证计划。通过Matlab修改Sinogram矩阵文件人为引入2、4、6、8、10 ms的延时打开时间误差。利用ArcCheck分别测试无误差计划及带误差计划,对验证结果进行γ分析(剂量距离误差标准分别为3%/3 mm、3%/2 mm、2%/2 mm,阈值水平分别选择5%、10%、15%)。对误差灵敏分别利用γ下降梯度和最小误差检测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对不同剂量距离误差标准及不同阈值水平分析结果的γ通过率进行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心型计划的γ下降梯度绝对值在不同γ分析标准下均大于偏心型计划(均P<0.05)。中心型计划在所有γ分析标准下能检测出的最小叶片打开时间误差均为2 ms,而偏心型计划的最小误差检测能力弱于偏心型计划。中心型验证计划3个剂量距离误差标准的γ通过率均为强相关(均R2>0.9),而偏心型计划仅3%/3 mm、3%/2 mm标准的相关性较强(R2>0.9)。偏心型及中心型验证计划不同阈值水平间的γ通过率相关性均为强相关(R2均接近1)。结论ArcCheck应用于Tomo验证的中心型验证方式比偏心型验证方式对叶片打开时间误差灵敏更高,对误差的检测能力中心型计划强于偏心型计划,且中心型验证计划在不同标准下的γ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均强于偏心型验证计划。建议Tomo临床计划验证采用ArcCheck中心型验证方式。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质量保证 γ通过率 灵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 X射线在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灵敏、特异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 96例乳腺肿瘤患者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行乳腺超声诊断和钼靶 X射线检查,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乳腺超声诊断及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特异和准确率,分析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钼靶 X射线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64,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697, F=4.225; P< 0.05);钼靶 X射线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灵敏和特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15, F=0.129;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4; F=506, F=4.697, F=7.120; P< 0.05)。钼靶 X射线检查乳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中,以肿块为主 45例 (占 46.88%),以钙化为主 40例 (占 41.67%),呈现钙化合并肿块 11例 (占 11.46%)。结论:钼靶 X射线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效果显著,有较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和特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钼靶 X射线 乳腺肿瘤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乳腺超声用于女性健康体检中的灵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368例女性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本次实验,并签署了同意书,接收乳腺超声检查,观察乳腺疾病检出率。结果:共有194例妇女的检查结果正常(健康),所占比例为52.72%,共有174例妇女检查出其患有包含乳腺癌、乳腺结节增生等各类乳腺疾病,所占比例47.28%。结论:乳腺超声技术对于女性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乳腺超声 女性健康检测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肌肉骨骼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从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纳入121名疑似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他们接受了肌肉骨骼超声和MRI诊断,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评估了不同类型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肌肉骨骼超声和MRI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显示出与MRI相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它还能有效地识别和区分各种类型的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这具有实质性的临床意义。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是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高度准确的诊断工具。它表现出与MRI相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精确识别不同类型的损伤。这一发现强调了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它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和好处。

  • 标签: 肌骨超声 准确度 MRI 灵敏度 特异性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灵敏和准确。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入选100例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而后观察诊断结果与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敏感、特异依次为95%、95%、9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以边界、结节内部钙化、结节内部回声、纵横比、血流信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敏感、特异均较高,且不同结节会呈现出差异化超声图像特征,适宜鉴别诊断。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灵敏和特异性。方法将200例确诊梅毒感染的血液样本列入检查组,将200例体检梅毒阴性的血液样本列入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分别采用ELISA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及特异性。结果TPPA法检测灵敏为99%,,明显高于ELISA法的检测灵敏93.5%,具有显著差异(P<0.05);TPPA的检测特异性为99.5%,也高于ELISA法的检测特异性95%,两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进行梅毒检测其灵敏和特异性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用于检测梅毒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梅毒确证实验。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病灶重量对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其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灵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28~73(50.77±8.79)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99Tcm -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按切除的病灶重量将全部病灶分为两组,A组:病灶重量≤1.00 g,B组:病灶重量>1.00 g。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对不同重量组的诊断效能。结果22例患者中,共切除病灶58个。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对A、B两组的诊断灵敏分别为47.83%(11/23)和84.0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8);99Tcm-MIBI 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对A、B两组的诊断灵敏分别为78.26%(18/23)和85.19%(2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525)。99Tcm-MIBI 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对A组的诊断灵敏高于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33)。99Tcm-MIBI 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对B组的诊断灵敏高于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06)。结论甲状旁腺病灶重量对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诊断灵敏有影响,当病灶重量较小时,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对其的诊断灵敏较低;而病灶重量对99Tcm-MIBI SPECT/CT早期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灵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MRI 与 CT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灵敏和特异。方法:随机选择 2年来在本院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 7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分期检查,均进行 MRI、 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与特异。结果:在 A、 B期的检查中 MRI的诊断率显著高于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C、 D期的检查中两者的诊断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 MRI在前列腺癌的不同病理分期中诊断率均较高,对于 A、 B期患者 MRI的诊断率更高。

  • 标签: MRI CT 不同病理分期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脑梗塞并脑出血准确灵敏。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资料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7名疑似脑梗塞并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依照检查方案的差异分为MRI组(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与CT组(仅接受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检查准确。结果: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检查符合率要明显高于C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梗塞并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查时,采用磁共振成像与CT均能取得一定的诊断资料,但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资料更为丰富、准确,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标签: 脑梗塞并脑出血 MRI检查 CT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纵膈病变诊断中灵敏和特异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纵膈病变患者中抽取64例为对象,以随机对照为原则,经罗马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MRI组(n=32)和CT组(n=32),分别采取参照试验(核磁共振(MRI)检查)和研究试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CT组灵敏为83.33%、特异为96.15%、检查准确为93.75%,MRI组灵敏为50.00%、特异为65.38%、检查准确为62.50%,数据代入统计后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纵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病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应用心电图(ECG)、心脏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与作用。方法:将43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ECG、超声检查,对比两组LVEF、LVPWD、LVEDD、LVESD、LAD、E/A值,并对比了解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下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区别。结果:经心脏超声检查后,研究组LVEF、LVPWD、LVEDD、LVESD、LAD、E/A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 左室壁肥厚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超声在老年左室壁肥厚诊断中准确率、灵敏、特异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左室壁肥厚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灵敏、特异、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特异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左室壁肥厚患者给予心电图联合超声诊断,其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明确体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特异,提高灵敏及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 老年左室壁肥厚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