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回顾与综述,明确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对中医药临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现有研究在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标准制定上不足,需要寻找一套科学完整、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中医专科特色优势的评估、调整、提升,进而推动中医专科良性发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专科 优势与特色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脾胃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和应用效果,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开展的中医特色优质护理的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中医整体观作为指导。结果中医护理质量得到逐步上升,患者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自开展这一项目以来,脾胃科撰写的相关论文10多篇,在考核中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高。结论在脾胃科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案,使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念得以充分弘扬,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也得到肯定,相关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稳步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和工作中推广。

  • 标签: 中医特色 护理 脾胃病 优势
  • 简介:摘要从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慢性病患者的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护理的应用方面,对中医护理的优势进行分析讨论。显示出中医护理技术优势明显但应用不足,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法。中医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延缓慢性病的进程,并且中医护理人才缺发,需要大力培养,不断创新,从而推广中医护理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医学行业已然变成了几大重要行业之一。人口的增长与控制、疾病的治疗与防御、食品的研发与生产无一不与医学息息相关。中医护理也继而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中医学就作为一门传统医学被一代代的传承。近年来,中医护理更是被男女老少所推崇。

  • 标签: 中医药护理 整体观 通因通用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中医研究出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进行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是脑的供血不足造成进行性的脑萎缩;通经络就是指疏通神经系统,若是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淤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的七窍的总称,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固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以治则补肾生精、生髓;通脑窍脑窍及七窍的总窍,同样也是人类的总窍,若脑窍不开,即不开窍的意思。脑窍不开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为遗传等因素所致,后天多为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及窍络(窍道)闭塞所致,治则补气升阳通脑窍。

  • 标签: 中风 中医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PH(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与TST(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手术治疗痔疮患者的优势。方法选择2016年04月到2017年05月期间我院痔疮患者78例,并将其分为PPH组与TST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肛门脱垂有效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指标。结果PPH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TST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3.0%,肛门脱垂痊愈率74.3%,各项指标较差于TST组患者,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和肛门脱垂痊愈率分布为0、97.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生活情况对比时,主要进行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对比,TST组各项指标均优于PPH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患者治疗选择TST手术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比PPH手术理想,使其呈现诸多治疗优势

  • 标签: PPH手术 TST手术 治疗优势
  • 简介:摘要全科医疗是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一体化的综合医疗服务,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方向,它对降低医疗费用、缓解就医紧张、切实开展三级预防工作、使初级卫生保健落实到每个人,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全科医疗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社区预防保健服务;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慢性病管理;其他服务内容(如院前急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周期性健康检查和开展家庭护理等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康档案等。本文主要探讨开展社区全科医疗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全科医疗 优势分析 问题
  • 简介: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已作为构筑冠心病综合防治网络的重要手段,并在多个国家的指南中获得了广泛共识。

  • 标签: 中医康复 心脏康复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肺癌作为临床医学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存安全容易造成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鉴于此,本文中医药治疗肺癌展开探究,主要探讨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时的优势,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肺癌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探讨间质肺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将106例间质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15%,观察组为90.5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有86.79%,对照组为45.28%,组间对比,P<0.05。结论运用中医特色知识对间质肺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实行。

  • 标签: 间质肺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为管理者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提供思路。对象本院临床科室男护士。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获取资料。结论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需要男护士。

  • 标签: 男护士 临床科室 优势
  • 简介:摘要近年来NT-proBNP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对标本要求不高、体外稳定、半衰期长、检测范围宽、精密度好等优点,是一个比BNP更适合于临床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学指标。然而影响NT-proBNP的因素也比较多,在临床应用NT-proBNP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及肾功能等因素对正常生物参考区间的影响,所以临床医生仍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等其他检查来综合分析。

  • 标签: NT-proBNP 优势 影响因素
  • 简介:新安江畔,名医辈出,孕育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以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为主线,选取了5位代表性新安医家并初步探讨其针灸治未病的学术特色,分别是:徐春甫、吴亦鼎、余懋、王君萃、吴谦。新安针灸医家博采众长,学术理论丰富,敢于开拓创新,直言己见,或精于针,或重于推,或专于灸,在针灸治未病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老的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技艺将在未来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新安医家 针灸 治未病
  • 简介:摘要儿童医院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女职工较多,为进一步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常州市儿童医院以“巾帼文明岗”创建为工作动力,在提高女职工素质、激发女职工活力、凝聚女职工力量、推动女职工发展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巾帼文明岗创建之路,本文主要介绍常州市儿童医院巾帼文明岗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初步成效。

  • 标签: 儿童医院 巾帼文明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塞丁格(MST)置管技术中二种进针方法的成功率,探讨倾斜进针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我科收治的600例肿瘤患者行化疗前准备,随机分为观察组290例和对照组310例。在B超引导下运用MST技术,分别用垂直进针法和倾斜进针法进行PICC置管。结果对照组用垂直进针法,一次性穿刺成功220例,成功率75.9%;观察组用倾斜(15-30°)进针法,一次性穿刺成功290例,成功率93.5%。倾斜进针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垂直进针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倾斜进针法置管时穿刺针刺入血管后穿刺针针面全部位于血管管腔内,并且不易滑出血管,送入导丝顺利,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 标签: 塞丁格置管技术 垂直进针法 倾斜进针法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的特点,对于提高我国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人们。而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改善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贝复济治疗鼓膜穿孔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鼓膜穿孔患者 100 例(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6 月期间)作为观察 对象,患者均接受贝复济治疗,对紧张部位穿孔与松弛部位穿孔、中耳炎穿孔与外伤穿孔、穿孔时间低于 3 个月及超过 3 个月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比较 。 结果:紧张部位穿孔治愈概率明显较松弛部位穿孔高,外伤穿孔治愈概率明显高于中耳炎穿孔,穿孔时间低于 3 个月的治愈概率明显较超过 3 个月高, P < 0.05 。 结论:贝复济治疗鼓膜穿孔的应用效果 可观 ,对紧张部位穿孔与外伤性穿孔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穿孔的时间越短则治愈的概率越高 。

  • 标签: 贝复济 鼓膜穿孔 中耳炎 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