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28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4例,女54例;年龄13~77岁。外伤性骨缺损54例,感染性骨缺损74例。按骨水泥间隔制作方式不同分为:体内组76例(在骨水泥的面团期植入骨缺损部位,在体内制作塑形成与缺损大小相匹配或略大于周径的圆柱状结构)和体外组52例(在骨水泥的面团期在体外制作圆柱状、块状、珠链或球形等结构骨水泥间隔,待自然凝固并且温度降为室温后植入骨缺损部位)。比较两组骨水泥间隔填充时间、骨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感染控制率、间隔取出需要时间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同时末次随访时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定上肢功能,按Paley方法评定下肢分级,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情况、合并伤、糖尿病史和手术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5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与体外组比较,体内组上、下肢和大、小段骨缺损的骨水泥间隔填充时间、骨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感染控制率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内组上、下肢和大、小段骨缺损的间隔取出需要时间[(3.6±1.0)、(4.1±1.1)、(4.0±1.1)、(3.9±1.0)min]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48.1%(13/27)、73.5%(36/49)、82.6%(39/46)、66.7%(20/30)]均大于体外组的间隔取出时间[均为(0.4±0.2)min]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3.2%(1/31)、9.5%(2/21)、0(0/21)、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疗效相近。体内制作更适合下肢、长段和稳定性不佳的骨缺损,但间隔不容易取出、容易损伤诱导膜或断端骨组织;体外制作多种形状间隔更适合部分性、小段和上肢的骨缺损。

  • 标签: 上肢骨骼 下肢骨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骨水泥间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膏方制作工艺的水平,必须对膏方的质量标准加以明确,从而提高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明确膏方制作工艺与质量控制的详细内容,对膏方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对应的改进举措,希望以此可以促进膏方制作规范性的提升并有效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 标签: 膏方 制作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应用手工制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100例医院收治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手工制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睡眠状况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PANSS评分、SF-36评分以及PSQI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工制作护理的应用可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睡眠状况,且能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疾病 手工制作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疾病中,传染病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传染病如何更好的防控,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疫苗相继问世有力保障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有效遏制了各类传染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疫苗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多功能护理椅的制作与应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护理椅,完全满足了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患者的诸如洗头、沐浴等的护理,可从病房至浴室的沐浴一次完成,大大减小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该种功能椅通过试制和试用得到了实际而又有效的证明,获得了患者、家属、院方的一致好评。

  • 标签: 多功能 护理椅 沐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口内扫描技术与传统印模技术制作全瓷冠临床适合性的差异性,为椅旁数字化技术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修复科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印模方法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实验组运用口内扫描技术获得口腔模型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对2组全瓷冠边缘间隙以及咬合面调磨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上差异显著,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传统印模 口内扫描印模 全瓷冠适合性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现在科技不断的发展,经济也不断的在发展,医学科技也不断的发展,现在的手术室当中存在大量的高科技手术医疗设备,每个设备有每个设备的用处,所以要将这些设备放在专门的位置当中,但是为了防止在操作的过程出现失误,就会将这些仪器进行管理。因此本文就手术室当中医疗设备的操作流程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运用口内扫描技术制取患者口腔印模,CAD/CAM技术设计制作修复体,评估数字化技术在牙支持式可摘义齿制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纳入研究30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实验组使用口腔数字印模仪直接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应stl文件导入软件设计支架,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支架树脂熔模、树脂工作模型。完成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对照组采用传统硅橡胶印模、制作完成可摘局部义齿。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时间、义齿固位力、基托适合性。结果实验组中轻压顺利就位病例数占50%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0%。经卡方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数字印模,CAD/CAM设计制作的牙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完全能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数字化印模 CAD/CAM 可摘局部义齿 适合性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生巨大变化,而各行业也随之改变,教学形式也应当相应转变,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受到师生重视。在2020年1月,全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性疾病,在后疫情时代,各学科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详细阐述微课特点,设计与制作微课,并探究针灸治疗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治疗学 微课 制作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纯钛及钴铬合金下颌全牙弓种植固定义齿上部结构支架和上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精度,为SLM纯钛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下颌无牙颌模型1个,于双侧尖牙和第一磨牙处制作螺丝固位的基台替代体,作为下颌全牙弓种植修复用牙颌模型;同时选用上颌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牙颌模型1个;扫描牙颌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并用扫描仪配套软件设计下颌全牙弓种植固定义齿上部结构金属支架和上颌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设计模型)。通过改良的双激光金属打印机分别制作钴铬合金组和纯钛组下颌支架各12个(每组6个进行热处理,其余6个不进行热处理),以及钴铬合金组和纯钛组上颌支架各7个,扫描获得数字化模型,借助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重叠数字化模型与设计模型。以牙颌模型矢状轴为X轴,牙颌模型冠状轴为Y轴,打印粉末堆积方向为Z轴,分析下颌支架数字化模型基台替代体接口中心点在X、Y、Z轴方向上与设计模型的偏差,作为下颌支架的正确度,偏差数据越大,正确度越差。分析上颌支架整体和7个测量点(腭板中心点和双侧支托、I杆、邻面板)与设计模型的均方根,作为上颌支架的适合度,均方根数据越大,适合度越差。比较每组下颌支架热处理前后正确度差异以及下颌支架正确度和上颌支架适合度的组间差异。结果钴铬合金组下颌支架热处理前X、Y、Z轴方向上的正确度[(96.3±12.1)、(86.3±11.4)、(61.2±13.2) μm]与纯钛组[(82.3±11.2)、(72.2±10.2)、(51.2±11.6) μ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处理能减小两组支架的变形,热处理后纯钛组下颌支架在X、Y、Z轴方向上的正确度[(62.4±11.3)、(55.2±13.2)、(41.3±10.8) μm]均显著优于钴铬合金组[(84.5±10.5)、(72.3±11.2)、(54.2±11.6) μm](P<0.05)。纯钛组上颌支架的整体适合度[(121.3±17.0) μm]显著好于钴铬合金组[(174.0±18.3) μm](P<0.05)。结论SLM纯钛支架可满足全牙弓种植修复和可摘局部义齿纯钛大跨度支架的制作要求,且相应热处理后下颌纯钛支架的正确度优于钴铬合金支架。

  • 标签: 钴铬合金 义齿支架 增材制造 三维打印
  • 作者: 陈祖涵 方泽鸿 王彦峰 叶啟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13
  • 简介:摘要增生性瘢痕是皮肤组织缺损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瘢痕形成处可出现瘙痒、疼痛、挛缩、运动障碍,并影响患者外观。目前各种治疗方法存在患者依从性低、不良反应多、效果不明确等弊端。近年研究发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能够减缓机体多种纤维化进程,通过调节胶原代谢等多种途径抑制瘢痕形成。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瘢痕 甲壳素 壳聚糖 衍生物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中运用预防性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3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在我院就诊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预防护理组,预防护理组在我院就诊的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记录对比预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与常规护理组对比,预防护理组患者的总体感染发生情况更少(P

  • 标签: 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 预防性护理 控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