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InformedConsent原理--医师的说明义务的目的、伦理基础、法的依据及法的效果的介绍和分析,认为在对说明义务的裁判和理论研究中,必须注意医疗行为的具体个性,不应拘泥于一个统一规范,以至在法的责任上不够慎重,藉此给我国医学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INFORMED Consent原理 医学法学研究 医师 说明义务 医疗纠纷
  • 简介:良性发作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NIERE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 眼震 发病机制 自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位置眩晕误诊特征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或院外接受诊断且出现误诊的120例良性位置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20例患者中,误诊情况后循环供血不足63例,颈椎病23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8例,前庭神经炎6例,其他10例;确诊情况后半规管BPPV68例,前半规管BPPV26例,外半规管BPPV14例,混合型12例。结论良性位置眩晕误诊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之间有直接关系,对于此类患者要常规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减少误诊出现。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误诊 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
  • 简介:受卫生部委托,2008年我协会继续开展医学装备评估选型推荐工作,其中内窥镜及消毒灭菌两类品目已由卫生部办公厅以《关于公布内窥镜和消毒灭菌评估选型推荐品目的通知》(卫办规财函[2008]622号)公布。现又完成了X线机等九类医学装备评估选型工作,现就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 标签: 卫生部办公厅 医学装备 消毒灭菌 内窥镜 选型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你买回一盒药,是否只顾着拿出里面的药,然后随手把外包装一丢?你是否会注意盒子里那张或长或短的纸片,以及上面的小字?你知道那里的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使用药物吗?

  • 标签: 说明书 明白 外包装 用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枢阵发性位置眩晕(centr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CPPV)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探讨CPPV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例C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6、14、70岁。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眼震特征、伴随的其他中枢眼动异常、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头部相对于重力变化时均表现出短暂的眩晕和诱发的眼震,但眼震的特点不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眼震的典型特征。3例患者行复位治疗均无效,并且都伴有视眼动系统异常的体征或其他中枢系统症状。MRI、PET-CT、血生化结果证实了病因分别为慢性出血、炎症和副肿瘤小脑变性。3例患者虽病因不同但病变部位均涉及中枢速度存储机制(velocity storage mechanism,VSM)。结论VSM破坏,导致反馈旋转信号修正通路受损,头位相对于重力发生变化时呈现CPPV的临床表现。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电图描记术 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位置诱发试验(Dix-Hallpike试验)诊断患者是否患良性位置眩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以镇静、改善脑循环、止晕等对症治疗。将眩晕症状和位置试验诱发的眼震消失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并运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医疗费用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护理
  • 简介:良性发作位置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眩晕,又称耳石症,发病率为每年107/10万,占所有眩晕的20%,容易误诊为其它类型的眩晕,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管石复位),我科自2004年8月引进此项技术后,到目前已筛选并治疗此类患者48例,均取得痊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EPLEY手法 Semont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位置眩晕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良性位置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MCA、VAVs、Vd、Vm水平更高,PI水平更低(P<0.05)。结论 对良性位置眩晕患者进行手法复位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能力。因此,手法复位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盐酸倍他司汀 良性位置性眩晕 生活质量评分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超说明书用药即药物使用和说明书用法不同,主要包括药物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药物配伍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超说明书在儿童中比较普遍。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使用安全,临床上应该加强超说明书用药安全。本文将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起点,分析临床上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意义,研究超说明书用药的危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的解决措施,促进药物更加合理用药。

  • 标签: 超说明书 用药安全性 危害性 解决措施
  • 简介:告知义务是指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的内容、性质、风险等事项有向医疗对象进行说明的法律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医疗对象的承诺。护士未完全履行说明义务,包括形式不适当,欠通俗易懂,欠客观真实,指向不明确等。

  • 标签: 患者知情同意权 说明义务 误诊误治 护士 免责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