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观点,将高背景干扰(背景音乐)、归纳、元认知监控、不完整样例策略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课前教学视频中,探究其对相关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翻转课堂课前教学视频中,使用归纳、元认知监控、不完整样例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学习效果,而高背景干扰(背景音乐)对相关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认知负荷 翻转课堂 课前教学视频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课前预习的益处,并以《消化系统》为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 标签: 课前预习 解剖学 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医学科学迅猛发展,人类已迈入智能化时代。与此同时,护理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基础牢固、技能过硬、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一般高等院校的育人目标。课前准备,俗称备课。备课既能反映出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优化课前准备,也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 标签: 教学质量 分析研究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知识要点型和知识提纲型课前预习指导方式时学生的反馈情况。方法将20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共126人,按宿舍号随机分配进两组。课前通过"雨课堂"分别给两组学生分发知识要点型和知识提纲型预习指导资料辅助其课前预习。采集预习指导材料利用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对所接受预习指导方式的评价。本研究采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知识要点型组的课前预习材料总体完成率低于知识提纲型组(62.78% vs. 80.30%,P<0.001)。知识要点型和知识提纲型两组学生满意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89.50和9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总体上,61.90%(78/126)的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接受课前预习指导,75.40%(95/126)的学生认为指导对课堂学习有帮助或很有帮助,62.70%(79/126)的学生认为指导对课前预习效率的提升效果很高或较高,两组学生在此3方面的等级评价结果相近。结论两种课前预习指导方式均可行、有效,知识提纲型组学生的预习完成率优于知识要点型组,教学中可考虑优先使用知识提纲型预习指导方式。

  • 标签: 医学统计学 预习指导方式 教学效果
  • 简介:谈谈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的课前准备李永红,保天然华西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成都610041《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这门课有理论和实验课。通过理论课使学生掌握各器官组织结构、发生概况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通过实验课除掌握基本技能外,...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 简介: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为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形态学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整合后的人体形态学课程在内容上得到充分肯定,但在教学实施中却带来了许多难题。为了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学好人体形态学这门基础课,采用课前案例分析教学法,利用形态学知识解释临床疾病常见症状,通过临床的思维方式分析疾病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摄取知识,达到较好的效果,并受到学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肯定。

  • 标签: 学生 护理 教学方法 人体形态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受到关注。为适应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需要,本文旨在探讨课前预习与微情境结合在中职护理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希望能培养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护理学生。

  • 标签: 课前预习 微情境教学 护理教育 中职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课前预习和课堂互动在语言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法。2019年9月至12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7级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语言治疗学课程教学中采用雨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互动,通过期末考试总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课前预习和课堂互动对期末总成绩的影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课前预习课件页数为优秀和预习题应答为优秀的学生,其期末考试总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为71.4%(20/28),70.0%(21/29)]高于课前预习课件为良好和预习题应答为良好[分别为28.6%(8/28),30.0%(9/30)]的学生(P<0.01)。课堂思考题应答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其期末总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为58.3%(14/24),41.7%(10/2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预习课件页数[OR(95%CI)=4.76(1.21~18.64),P=0.03]和预习题应答分数[OR(95%CI)=6.46(1.32~31.72),P=0.02]是影响期末总成绩的重要因素。结论基于雨课堂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提高语言治疗学课程学习效果;基于雨课堂的课堂互动的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雨课堂 语言治疗学 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