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孩子没有独立空间镜头观察者(阿姨)进入家庭,妈妈、姥姥、姥爷同时动员孩子为阿姨表演,而且每个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妈妈说'欣欣,抱着大熊亲亲',姥姥说'欣欣,给阿姨表演踮脚',姥爷又给孩子拿来了小飞机,让孩子打开,整个录像感觉特别嘈杂,大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唯独听不到孩子的声音,孩子被各种指令弄得无所适从,孩子从心底发出一个声音,'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请给我一个自己的空间,让我自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 标签: 人的声音 亲子互动 我自己 亲亲 身体接触 大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与式互动方法在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既往雨花台区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用参与式互动培训,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内容和技能分为5个项目,让培训人员各自选取1个项目,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现场实景讲解说明,然后开展集体讨论和总结。结果参与式互动培训提高了培训人员对健康教育培训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结论将参与式互动方式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成效。

  • 标签: 参与式 互动培训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双规道互动干预对增强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将112例新增产妇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在院内均实施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接受传统家庭照顾,不施加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双轨道互动模式干预。调查其入组时、产后1个月、产后3个月、6个月及产后1年母乳喂养的执行情况,并应用自设问卷调查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及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双轨道互动干预对加强母乳喂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对母乳喂养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母乳喂养 双轨道 互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另47例对研究组行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合作程度、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观察互动 健康教育 小儿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课程。笔者根据几年来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了卡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药物化学 互动教学方法 卡片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家长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 小儿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King达标互动理论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实践,以提高实习带教的质量及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将108名实习护生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54人、对照组54人。实验组采用King达标互动理论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生实习带教模式。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ng达标互动理论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加强了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 标签: King达标理论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数码显微互动系统集影像、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为一体,具有示教良好、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师生们的统一认可,现已成为形态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院于2009年和2014年分别建立了两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使用率超负荷的情况下一直保持良好顺利运行的态势。在仪器设备高效运转的同时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精细维护,是实验室管理老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熟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及性能,培训教师和学生、确保规范操作,制定严格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及定期检查和维护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等四方面介绍本实验室对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管理及维护的经验和体会,确保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保驾护航。

  • 标签: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医学形态学 实验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互动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来自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所属社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进行互动干预模式的健康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干预后除遵医嘱服药维度外,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动干预模式进行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互动模式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医学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讲解、板书、多媒体的局限性,尤其是智能手机普遍应用的今天,课堂上低头一族明显增多,直接影响着我们职业教育的的教学质量。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书本知识到直接看到病人,实现了无缝对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教会学生怎样与病人沟通,关心爱护病人,老师言传身教,体现爱伤意识,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消除或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受到患者的好评。

  • 标签: 三位一体 2 型糖尿病病人 教师 学生 慢性病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3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产检的120例产妇,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分娩认知评分、围生期各项指标以及分娩结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妇应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妇应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使用产钳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妇分娩认知度,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互动式 孕晚期护理干预 分娩认知 分娩结局
  • 简介:药学拉丁语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语言特点、知识结构、应用方向等,结合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出药学拉丁语专业互动教学实践方案,为提高药学拉丁语教学质量提供一条新途径。

  • 标签: 专业互动 教学模式 药学拉丁语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之间的互动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二者互动机制,对其良性互动形成的策略建议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医疗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互动机制 政策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机短信互动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手机短信互动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手机短信互动化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认识水平、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率及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机短信互动化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 标签: 手机短信互动 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及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将两组自理知识及自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出院后主动咨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出院后主动咨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目的。

  • 标签: 自我护理互动 胸腰椎骨折 自理能力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