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和轮班对铁路工务系统职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职业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福州铁路铁路工务系统职工61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铁路工务系统职工的职业应激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铁路工务系统职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铁路工务系统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0.5%(248/613)、4.4%(27/613)、9.0%(55/613)。发生职业应激者250人(40.78%);不同工龄、学历职工间SCL-90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工间SA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班组职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焦虑检出率均高于白班组职工(P<0.05),有职业应激组职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无职业应激组职工(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铁路工务系统职工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夜班作业(OR=2.38,95%CI:1.04~5.46;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与无职业应激+白班组职工比较,夜班+职业应激组职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和焦虑的风险较高(OR=3.14、95%CI:1.84~5.38;OR=4.29,95%CI:1.36~13.54;P<0.05)。结论夜班和职业应激是铁路工务系统职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并且夜班和职业应激的交互作用对职工心理健康的危害最大。

  • 标签: 职业性应激 心理健康 铁路职工 轮班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患者高速铁路(高铁)转运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重症医学科高铁转运案例的临床资料,并做总结、回顾分析。结果(1)共高铁转运40例,全部为婴幼儿,男性占57.5%。(2)转运的原因依次为改善救治条件(25例,62.5%),急诊外科手术(8例,20.0%),明确诊断(4例,10.0%),脱机困难(3例,7.5%)。(3)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转诊病例,占77.5%,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17.5%。(4)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最多,占45.0%。(5)均采用"救护车-高铁-救护车"模式转运,长春病例最多,占45.0%,转运距离最近205 km,最远2 610 km,平均947 km。(6)所有病例均安全抵达,无意外事件,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以高铁为平台进行长途转运儿科重症患者,能够缩短转运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高速铁路 长途转运 危重症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患者高速铁路(高铁)转运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重症医学科高铁转运案例的临床资料,并做总结、回顾分析。结果(1)共高铁转运40例,全部为婴幼儿,男性占57.5%。(2)转运的原因依次为改善救治条件(25例,62.5%),急诊外科手术(8例,20.0%),明确诊断(4例,10.0%),脱机困难(3例,7.5%)。(3)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转诊病例,占77.5%,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17.5%。(4)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最多,占45.0%。(5)均采用"救护车-高铁-救护车"模式转运,长春病例最多,占45.0%,转运距离最近205 km,最远2 610 km,平均947 km。(6)所有病例均安全抵达,无意外事件,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以高铁为平台进行长途转运儿科重症患者,能够缩短转运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高速铁路 长途转运 危重症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对职工进行健康管理。方法:选取该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2017年—2019年在体检中心体检结果,分析该系统男性职工、女性职工检出率前10位的异常指标以及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结果:1. 2017—2019年参检男性职工慢性病检出率前10位情况: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等。2.2017年—2019年参检女性职工慢性病检出率前10位情况:乳腺增生、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心电图、子宫肌瘤等。3.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在2019年检出率有所下降,与2017年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糖代谢异常三年有增长趋势,2019年与2017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7年—2019年,电务系统职工健康体检显示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增高、糖代谢异常检出率居于前位,其中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在2019年检出率有所下降,糖代谢异常三年有增长趋势。该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慢性病检出率较高,女性职工疾病同样需要特别关注,仍需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

  • 标签: 健康体检,慢性病,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路系统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期间实行常规管理的微生物检验标本6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21年1-6月期间实施检验室质量控制后的微生物检验标本60例作为研究组。检验标本主要包括饮用水样本、空气样本等。参照组主要实施常规实验室质量管理,研究组则实施检验室质量控制,对两组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原因进行探究。结果:研究组样本不合格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实验人员以及实验设备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结论:铁路系统微生物检测是铁路系统疾病检疫工作的重点,对于疾病传播的抑制性较高,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铁路系统 卫生微生物 检验室 质量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交通建设的速度与目前的交通信号控制不相适应,所以目前大中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拥挤的情况,所以作为最经常出现交通拥挤的道路,交通线上控制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交通畅通有序。本文针对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分析其主要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 标签: 智能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做好哈局集团公司一线站段职工健康管理,了解一线运输单位职工健康状况,为更好的采取健康维护及健康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提出适合铁路职工的健康管理策略及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哈尔滨货运车辆系统运输单位全体在岗职工2018-2020年健康体检资料,按照《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重点人群筛查管理技术要求(试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规定,依据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结合家族病史等情况判定三类人员,分析2018-2020年,哈尔滨铁路车辆系统“三类人员”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结果 经筛查,三年来哈尔滨铁路车辆系统全体在岗职工健康状况,2018年筛查4904人,三类人员191人(3.9%),2019年筛查4701人,三类人员172人(3.6%),2020年筛查4464人,三类人员153人(3.7%)。

  • 标签: 货运车辆系统 三类人员 健康维护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做好哈局集团公司一线站段职工健康管理,了解一线运输单位职工健康状况,为更好的采取健康维护及健康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提出适合铁路职工的健康管理策略及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哈尔滨货运车辆系统运输单位全体在岗职工2018-2020年健康体检资料,按照《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重点人群筛查管理技术要求(试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规定,依据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结合家族病史等情况判定三类人员,分析2018-2020年,哈尔滨铁路车辆系统“三类人员”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结果 经筛查,三年来哈尔滨铁路车辆系统全体在岗职工健康状况,2018年筛查4904人,三类人员191人(3.9%),2019年筛查4701人,三类人员172人(3.6%),2020年筛查4464人,三类人员153人(3.7%)。

  • 标签: 货运车辆系统 三类人员 健康维护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徐州地区铁路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做好早检查早诊断早干预治疗“三早”健康管理。方法 统计分析2021年4~8月徐州铁路职工在本院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功能测定数据,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健康体检者4184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为6.29%,亚临床甲减检出率最高( 5.52%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13.008,P

  • 标签: 徐州地区 铁路职工 健康体检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用车人数逐渐增加的同时,交通网络也日渐完善。车作为新时代民众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正逐渐成为中国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不断的危害着社会的治安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科学而细致的痕迹检验,不仅能够为后续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还能保证事故双方的个人利益。本文主要从痕迹检验出发,探究其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痕迹检验 交通事故 应用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颅脑外伤是医院常见的外科损伤,主要是由于患者在交通事故过程中受到巨大的能量冲击所致。颅脑外伤的特点是进展迅速,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非常重要。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交通事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原则、院前急救的内容、院前急救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交通所致的颅脑外伤相关概述入手,阐述对颅脑外伤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原则和必要性,进而详细说明院前急救护理的相关内容,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交通事故 颅脑外伤 院前急救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圆形分步法了解舟山市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时间规律,为合理安排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车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舟山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系统2020年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出车记录,并通过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当地急救出车的时间集中度,推算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高峰时点和高峰时期。结果2020年舟山市发生道路交通伤害共4 349例,男女比例为1.35∶1;年龄4~73岁,主要年龄分布范围为21~40岁(50.31%);交通伤害主要部位头面部1 776例(40.83%);交通伤害类型以非机动车事故为主,共2 479例(57.00%)。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按年分布的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为6月27日至10月25日;按周分布的高峰期在周二至周五;日发生高峰时段为9:04~17:58。结论舟山市每年夏秋季、每周二至周五、每日白天时间,均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圆形分布法 时间规律 海岛 交通事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前交通动脉(ACoA)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9例ACoA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和载瘤动脉痉挛等,术后资料包括肺炎、颅内感染、脑疝、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再出血、迟发性脑缺血等),并以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随访6个月的预后。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出术前模型(包括术前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术后模型(包括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以术前、术后模型中展示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变量,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09例ACoA破裂动脉瘤患者中,264例(85.4%)预后良好,45例(14.6%)预后不良。(1)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吸烟史、高血压史、Hunt-Hess Ⅳ~Ⅴ级、Fisher Ⅳ级、宽颈动脉瘤、载瘤动脉痉挛、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肺炎、颅内感染、脑疝、迟发性脑缺血以及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unt-Hess Ⅳ~Ⅴ级(OR=24.198,P=0.000,95%CI:4.288~136.559)、Fisher Ⅳ级(OR=4.792,P=0.044,95%CI:1.040~22.079)、载瘤动脉痉挛(OR=12.136,P=0.005,95%CI:2.121~69.426)、肺炎(OR=8.177,P=0.018,95%CI:1.438~46.506)、脑疝(OR=147.042,P=0.002,95%CI:6.386~3385.519)和迟发性脑缺血(OR=606.720,P=0.000,95%CI:52.288~7040.088),独立保护因素为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OR=0.072,P=0.050,95%CI:0.005~1.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Hunt-Hess Ⅳ~Ⅴ级、Fisher Ⅳ级和载瘤动脉痉挛为变量的术前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2~0.93,P=0.000),以术前模型的变量及肺炎、迟发性脑缺血、脑疝为变量的术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80(95%CI:0.97~0.99,P=0.000)。结论除降低术前动脉瘤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和缓解载瘤动脉痉挛外,术后进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避免术后并发症如脑疝、迟发性脑缺血和肺炎等的发生,对于改善ACoA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也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临床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当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的现象增多。本文立足于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着重对伤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及死因鉴定的意义,再分析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死因鉴定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检验不规范,质量低,对伤后患者的资料分析不系统,缺乏对治疗过程等。最后分析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通过医学检验中的要点,对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及伤后并发症的医疗过程分析等方面着手解决死因鉴定的问题。

  • 标签: 交通事故 非即时死亡 死因 鉴定 要点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我国GDP连年增长,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新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型技术的诞生也在各个方面造福着人类的生活。目前看来,在大数据时代下新型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出行质量的要求,同时,解决了一些常见的交通问题,推动了交通智能化进程。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大数据 新型技术 智能交通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分析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据,计算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构成比、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过早死亡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26 919例,城市男性占比从21.28%下降到18.38%,城市女性从7.01%下降到6.28%;农村男性从59.16%下降到55.59%,农村女性由12.55%上升到19.75%。2000-2019年全市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为14.08/10万~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28/10万~5.51/10万,过早死亡概率为0.70%~0.38%。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在研究期间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进入快速下降期。2000-2019年男性标化死亡率为20.97/10万~8.01/10万,女性为5.10/10万~2.85/10万。男性死亡水平高于女性,下降速度快于女性。2000-2019年城市标化死亡率为6.99/10万~2.46/10万,农村为19.85/10万~8.75/10万。农村死亡水平高于城市,近年来下降速度较快。农村男性是交通事故死亡水平最高的群体,从2016年起进入快速下降期,2016-2019年标化死亡率APC为-18.55%。结论全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已出现下降拐点,且近几年进入快速下降期,近年来对交通事故所开展的干预措施较为有效,未来交通事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男性、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群。

  • 标签: 事故,交通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交通事故伤骨折中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以随机抽样法对60例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分参照组(常规干预)、试验组(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各30例,时间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对比满意度评分和各项指标(分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 结果显示试验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均较短,并且抢救成功率也高出参照组10.00%,差异显赫(P<0.05),并通过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满意度评分P<0.05,而试验组干预后相比参照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 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相比常规护理更利于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并获得较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抢救时间 交通事故伤骨折 急诊护理路径 满意度 分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