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改修饰方法,以改善再造后的手指外形。方法对30例35指再造病例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于踇第二趾腓侧设计并切取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将第二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结果再造30例35指全部成活,嵌入的第二趾腓侧皮瓣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21个月,再造的拇手指及的外形较为满意,外形的美观及逼真程度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第二趾腓侧皮瓣移位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能较好地改变第二足趾槌状外形,同时填充第二趾狭窄部分,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拇手指外形。

  • 标签: 拇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移植
  • 简介:目的:上颌快速扩弓(rapidmaxiIlaryexpansion,RME)通过打开腭中缝来矫正上颌宽度不足以及增大牙弓周长。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CBCT来评价骨结构在用Hyrax扩弓器快速扩弓后的即刻变化。方法:28位(女性19位.男性9位)需要进行上颌扩弓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141岁.范围13~20岁).在T1(扩弓前)和T2(扩弓后即刻)拍摄cBCT作为临床记录。测量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的上牙弓宽度、后牙段倾斜度、颊侧骨厚度。使用配对t检验检测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上牙弓扩宽量在第一前磨牙处为4.7788±28474mm.第一磨牙处为46943±3.2198mm。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和左上第一磨牙的腭根均发生了明显倾斜。片子上能显示颊侧骨板的所有牙根在扩弓后其颊侧骨质厚度均减小。结论:RME后.前磨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加。牙根倾斜角度增大说明牙齿的移动是一种倾斜移动而非平行移动。颊侧骨板厚度在扩弓后即刻测量时减小。因此.我们应严格监测炎症水平以避免周破坏。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参考平面和有可比性的测量方法以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 标签: CBCT 牙槽骨 上颌扩弓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hormone—relatedprotein,PTHrP)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5月龄健康雌性大鼠,随机选其中6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ovariectomized,OVX),另外20只行假手术不去卵巢;6周后,60只去除卵巢的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PTHrP组注射PTHrP,雌激素组(E: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安慰剂组(OVX组)注射生理盐水,每组20只;假手术的大鼠2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sham—OVX组)亦注射生理盐水。给药60d后,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右侧下颌骨,测定并比较4组大鼠磨牙区段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颌骨第一磨牙区段制取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骨组织形态;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根周骨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的表达。结果:BMD测定结果中,PTHrP组明显高于OVX组(P〈0.05),且与E2组及sham—OVX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显示,PTHrP组、E2组和sham—OVX组骨形态均较完整,而OVX组骨吸收较多;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THrP组骨的RUNX2的表达明显高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HrP可能对去卵巢大鼠骨的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去卵巢大鼠 牙槽骨
  • 简介:重型颅脑创伤(severetraumaticbraini.jury,sTBI)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经常遇到的问题,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如何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对15例sTBI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同期行钛网颅骨修补和脑室一腹腔(V—P)分流术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 钛网 塑形 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塑性小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4周后,去除外固定,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使用小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石膏托。

  • 标签: 塑性小夹板 弹力带中立位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三维钛网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需要进行修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把40例患者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钛进行颅骨修补,观察组采用数字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对两组手术全过程的钛钉使用量以及临床并发症、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使用的钛钉数量较少,手术后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使用钛钉少,修补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修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的21例前庭囊肿患者采取内窥镜鼻腔前庭囊肿前壁做局部侵润麻醉,于前庭囊肿顶端行圆形切口,将粘膜瓣揭开,吸净囊液,用双极电凝将囊肿内侧囊壁彻底烧灼,止血,创面无出血,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伤口恢复良好,随访未有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前庭囊肿创伤小,方法简单、有效、实用,适合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鼻内窥镜 双极电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列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378例患者植入种植体,术后6个月内通过义齿修复、观察骨结合状况及患者的跟踪回访,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种植成功率高达100%、满意度高,不论功能、外观、舒适度等均得到患者的肯定。结论种植作为临床修复列缺损的方法之一,以其优点多,成功率高的特点,应用广泛。

  • 标签: 种植牙修复 牙列缺失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骨复位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206例闭合性骨骨折患者行内镜下检查及骨复位,206例患者均可观察到骨骨折部位及31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下复位183例,全身麻醉下复位23例。结果206例患者均一次治愈,随访5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骨复位术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内镜技术是治疗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鼻骨骨折 鼻骨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治疗泪管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对85例(96眼)泪管阻塞患者经鼻腔行鼻腔黏膜瓣与泪囊黏膜瓣对位吻合治疗泪管阻塞性疾病,手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96只眼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100%,1年随访有效率95.5%,并发症包括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再阻塞等,结论在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治疗泪管阻塞的方法)。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鼻内镜 泪囊鼻腔黏膜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疗效、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有效防治脑脊液漏的手术经验。大腺瘤42例,微腺瘤14例,其中侵犯海绵窦3例。结果大腺瘤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1例;3例侵犯海绵窦的腺瘤中,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微腺瘤全切除14例,术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5例,尿崩症10例,没有出现1例脑脊液漏。结论经蝶入路显微镜下熟练切除垂体腺瘤能够减少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脑脊液漏的发生。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脑脊液鼻漏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电灼烧术联合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泪管阻塞176眼。采用高频电灼烧术联合泪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结果176眼中除4眼因为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扩张失败未植入支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5.54%、85.23%、82.57%和81.18%。结论高频电灼烧术联合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泪管组塞,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高频电 烧灼术 鼻泪管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对28例前庭囊肿患者行前庭囊肿揭盖术。结果28例病例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前庭囊肿行揭盖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前庭囊肿 揭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外伤性骨骨折鼻中隔偏曲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50例骨折患者行内窥镜下骨折复位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5~10d(最长不超过14d),术后随访>1年。结果对150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鼻腔无粘连,鼻梁无塌陷现象,外行良好。结论外伤性骨骨折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时,伤后早期即可选择同时进行内窥镜手术,其优点不仅手术时便于操作,术后避免鼻腔粘连,且外形无改变,无鼻梁塌陷出现。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中隔偏曲 鼻骨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窦术后致脑脊液漏的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漏口愈合。方法对3例脑脊液漏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有效护理是防治脑脊液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在整个护理程序中及时全面观察并积极处理,方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鼻内镜 脑脊液 鼻漏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