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社区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对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通过运用PDCA模式进行院感质量管理,比较前后院感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率,院感制度执行率。结果运用PDCA模式进行院内感染质量管理后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安全、质量意识、防范意识。结论PACD模式用于社区院内感染管理后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监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 标签: 1.P(PLAN)计划 2.D(DO)实施 3.C(CHECK)检查 4.A(ACT)处理 5.院内感染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PDCA循环理念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作方法,包括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它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思想基础。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理念可以促使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策划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相关操作并收集数据,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在需要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理念,可以改善和提升管理效果。然而,具体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特定需求进行评估和调整。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和后续评估中与工作人员充分交流和协作,以确保新的管理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模式优化护理供应室管理现状应用。方法2016年4月后我院采用PDCA模式管理护理供应室,比较两种不同模式下,风险、服务及安全问题意识评分情况及临床科室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下送和下收工作、供给及时情况、产品质量五个方面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风险、服务及安全问题意识评分及临床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可优化护理供应室管理,且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服务及安全问题意识,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模式 护理供应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病历管理因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历来不被医院所重视,但病历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就诊信息,是教学、科研的宝贵资料,也可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法定凭证,加强对病历的规范管理非常重要。当前,医院门诊的手写病历存在较多问题,如医生书写潦草、难以识别等,将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模式应用于门诊电子病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病历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门诊电子病历的建立,然后提出了基于PDCA模式的门诊电子病历管理策略,希望能为门诊电子病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PDCA模式 门诊病历 电子病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儿科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满意的82%提高到95%,一般的由14%降至3%,不满意的由3%降至0。结论针对不同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合理应用pdca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

  • 标签: pdca 患者满意度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声带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声带息肉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控制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采用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感染管理中,分析血液透析室发生感染的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和管理血液透析室感染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较实施前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室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我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感染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相比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中采用PDCA虚幻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室的感染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模式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PDCA模式实施前的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以PDCA模式实施后的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分诊法进行分诊,观察组按照PDCA模式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正确率。结果对照组分诊正确率为80.49%,观察组分诊正确率为95.35%,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分诊中采用PDCA模式可有效提高分诊正确率,对于提高急诊分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PDCA 急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改善护理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2018年9月-12月本院PICU接诊的患儿40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9年1月-4月本院PICU接诊的患儿40例为研究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干预。分析并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儿或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36±4.12)分,优于对照组的(81.69±4.02)分,P<0.05。研究组对PICU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7.5%,比对照组的82.5%高,P<0.05。结论选择PDCA循环模式,并将之运用于PICU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儿或家属对PICU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PICU 护理质量 PDCA循环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度重视患者给予PDCA护理模式在眼科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眼科于2018年11月起实施PDCA护理模式,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各60例),统计实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与此前6个月数据作对比,调查并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护理模式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PDCA 眼科 护理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改善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相关指标的情况,并和没有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前医院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达标率情况、评价管理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之后,院感知识知晓、手卫生合格、物体表面合格、空气合格等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且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抗生素使用等指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社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效果,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过程中非常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社区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体会,主要是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方法对护理管理进行PDCA的管理循环,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科室各项综合护理管理指标平均值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DCA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PDCA模式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风险发生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管理中实施PDCA模式管理有效提高服务能力,预防风险事件,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模式管理 医院管理 风险事件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PDCA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之前接诊的患者110例和于我院任职的眼科医生50例作为参照组,选取2020年以后到2020年末我院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10例和我院任职的眼科医生50例作为试验组,对两组医生进行考核成绩、手部卫生等合格率的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感染风险的比较。结果:实施PDCA管理的试验组医生各项考核的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医生各项考核合格率,p<0.05;实施PDCA管理后试验组的患者感染率1.82%明显低于未实施PDCA管理的参照组患者感染率8.18%,p<0.05。结论:在我院院感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我院医护人员防范感染风险的能力,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为医院的安全就医提供保障。

  • 标签: PDCA模式 医院 院感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讨 PDCA 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组,采用 PDCA 管理模式。选取了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以及工作质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照组的消毒质量、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环境管理评分分别为( 78.12±2.05 )分、( 79.13±2.14 )分、( 79.25±3.11 )分、( 78.52±3.65 )分,观察组为( 93.95±4.13 )分、( 96.36±2.75 )分、( 92.68±2.72 )分、( 96.37±4.91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消毒合格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手术器械抽检合格率为 98.2% 、无菌干罐抽检合格率为 97.02% 、腔镜抽检合格率为 98.55% ,对照组手术器械抽检合格率为 49.41% 、无菌干罐抽检合格率为 31.31% 、腔镜抽检合格率为 40.3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采用 PDCA 模式可 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消毒合格率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PDCA护理模式 管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小儿哮喘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PDCA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鸣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O2、PaO2、PaCO2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VC、FEV1、FEV1/FVC、PEFR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能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PDCA护理 小儿哮喘 护理研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模式80份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80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洗器械不合格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效果显著,器械清洗不洁检查问题减少,有助于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及临床满意率,降低管理过程中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比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评估该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模式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减少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PDCA模式在消化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从2021年8月到2022年11月中选择100名在某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PDCA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消毒护理、护理安全、岗位管理、急救药品、仪器器械各项检查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模式 消化内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药品验收的数量化管理,提高药品数量验收合格率。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本院药库药品验收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影响药品数量验收合格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监测结果和效果评价反馈给采购员和供应商等。结果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改进过程中,药品的数量验收合格率由小于80.00%提升到大于95.00%。结论通过PDCA循环模式对药品验收数量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可大大提高药品的数量验收合格率。

  • 标签: 药品数量验收 PDCA循环 持续改进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