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今的养猪业中,对热环境控制的一个小错误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一个猪场在生产上多出的少部分花费并不明显,但成千上万个猪场和猪因多余的花销而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是惊人的。规模经济和对效率的巨大需求使得生猪养殖多为室内养殖。

  • 标签: 养殖人员 空气流速 生产成绩 人工环境 养猪业 规模经济
  • 简介:为有效地控制荷花腐败病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试了11种杀菌剂的室内抑菌作用,并对其中的9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测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除生石灰+硫磺(60+3)无明显的抑菌作用外,另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制效果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氟硅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莲腐败病菌毒力较强,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3、0.02、0.80和1.44μg/mL;百菌清、嘧菌酯和乙蒜素次之,EC50分别为6.14、7.86和8.97μg/mL;代森锰锌和恶霉灵的抑制效果一般,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0.47和25.61μg/mL。

  • 标签: 莲枯萎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 简介:目前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只在关注人造板自身的甲醛释放,却。一直没看到针对人造板在室内的用量限制进行的研究。笔者利用个人掌握的人造板甲醛释放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 标签: 甲醛释放量 人造板 室内 承载量 用量限制
  • 简介:为探究溴氰虫酰胺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采用稻茎浸渍法,分别以LC_(10)和LC_(25)浓度的溴氰虫酰胺胁迫白背飞虱3龄若虫,观察受胁迫后试虫发育历期、产卵量和雌虫寿命的变化情况,并组建了其F_1代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结果表明:经LC_(10)和LC_(25)浓度溴氰虫酰胺胁迫后,F_0代白背飞虱单雌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减少了40.41%和41.36%;F_1代雌虫比例(Fr)及孵化率(Ha)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其繁殖力(F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4.41%和16.31%,预测的后代数量(N)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也均低于对照组。经溴氰虫酰胺LC_(10)和LC_(25)浓度处理后,白背飞虱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78和0.64。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在田间施用溴氰虫酰胺防治水稻害虫时,不仅对当代白背飞虱有致死效应,对其后代种群的增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溴氰虫酰胺 亚致死效应 白背飞虱 种群 生命表
  • 简介:动物实验就是对动物的一种影响处置并观察其反应,因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动物的遗传型、发育环境、周围环境和实验处理的综合表现。文章就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动物检疫隔离温室的实验动物环境监测进行探讨。

  • 标签: 检疫 检疫隔离温室 实验动物 环境监测
  • 简介: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云南省
  • 简介:环境悬崖”是指伴随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凶险境况和继续下行的悲惨境遇,表征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程度,反映出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性,如临环境深渊.面对“环境悬崖”,除了发出“生态启蒙”的思想呐喊,应积极寻求化解之策,诸多学者竭力从西方寻找化解之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但蕴含着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有用来指导人类克服当代“环境悬崖”的思想机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其内在的精神和自己独特的体系,其价值理念以天人合一为诉求,并有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配,其中的“天道”与“人道”、万物平等、“道”与“技”和“圣王之制”等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中国生态思想,体现出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1)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充分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主张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整个宇宙系统的生命,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适用性和恒久价值;(3)把技术放在理论和道德的原则驾驭之下,认为理论高于技术,主张“好于道”则“进于技”,把技术置于原则驾驭之下;(4)通过“圣王之制”来保护生态作物的生长,用法律来调节自然资源再生能力与人类向自然攫取的矛盾.“圣王之制”是“古之训”“思之理”“机之制”,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也体现出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这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影响到了生活实践,形成“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伦理道德,也体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天赋人责”的自觉秉持和担当.

  • 标签: 生态悬崖 天道与人道 道与技 圣王之制 思想机理
  • 简介:猪场内部的环境一旦管理失控,常出现温湿度失控、脏乱恶臭、蚊虫鼠灾和疫病肆虐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要的技术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从猪场建设与规划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

  • 标签: 猪场建设 土地问题 环境保障 沼气发酵 好氧处理 温湿度
  • 简介:大多数时候,环境控制是基于动物产热来设计的。随着猪瘦肉率的提高,每10年育肥猪的产热量就提高12%~15%。因此,设计温度控制系统也需要考虑到猪只产热量的提高。作为一种恒温动物,猪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当被饲养在开放的猪栏时,猪会积极调整它的行为去适应不断变换的气候条件。

  • 标签: 环境控制 猪瘦肉 温度控制系统 天气条件 恒温动物 舍内温度
  • 简介:保育舍隧道式通风存在缺陷,比如冬季通风量较小,还要保障每个吊顶进风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避免贼风,是很困难的。弥散式通风系统,所有的多孔吊顶板都是进风口,面积很大且几乎没有风速,进入猪舍的新风非常均匀,没有贼风。

  • 标签: 环境控制 通风系统 进风口 通风量 保育猪 隧道通风
  • 简介:江苏省委宣传部近日对江苏15家省直社科理论期刊及9个社科期刊专栏进行了表彰,我校文科学报“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栏目获“优秀栏目”殊荣,并得到栏目建设的项目资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创刊起就坚持“环境与发展”内容特色,依托学校学科发展的支持,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之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领域学者的真诚信任,是获得该殊荣的关键.

  • 标签: 环境哲学 栏目建设 理学研究 宣传部 江苏 表彰
  • 简介:鸡白痢(Pullorum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阶段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1],主要侵害102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常导致大批死亡,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随着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鸡白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容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并发或继发,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王红宁[3]报道,

  • 标签: 鸡白痢病 规模化养鸡 鸡白痢沙门氏菌 长期带毒 成年鸡 净化措施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家禽业不断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在养殖规模增加的同时,家禽的生产性能未得到相应提高,反而有下降趋势。对此,许多养殖者只认为复杂的病情是罪魁祸首,却忽视了养殖环境的重要性。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养殖经验,可以肯定的说:禽病是养出来的。病因虽然重要,但养殖环境才是家禽发病、生产性能降低的根源。只有为家禽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才能保证家禽健康生长,并提高养殖效益。

  • 标签: 家禽健康 养殖环境 生产性能 产业化发展 养殖规模 养殖经验
  • 简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呈现出两个可喜“转变”:从侧重抽象学理分析逐渐向应对解决现实问题转变;从追随西方研究范式逐渐向建构本土研究范式转变。这个转变历程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中国学者积极普及并大力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对环境正义问题的关注。第二,很长一段时期,与西方学者致力于解决其国内环正义问题,更多强调国内正义实现的特点不同,我国学者更多关注国际环境正义实施中的中国问题,围绕着全球层面如何公平分配环境权利与义务进行自己的话语表达与理论建构。第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论需求以及受环境群体性事件激增等现实问题的倒逼,环境正义研究出现本土化意识和本土化努力,由注重一般学理意义研究、关注国际正义的实现转向应对本国环境冲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义视野扩展到我国区域层面和群体层面。另外,与西方环境正义主要表现为环境利益与环境风险在不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配置不同,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更多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正义”分配,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制约环境正义实现的政治决策与制度建设。但研究同时存在环境正义理论基础单一、环境非正义根源单向以及理论自觉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的问题。

  • 标签: 环境正义 中国 成因 路径
  • 简介:主持人语:2015年9月18-20日,在成都召开的“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上,“环境悬崖”这个新概念被正式提出,并成为会议的主题而展开深度讨论和激烈论辩,最后形成基本共识:“环境悬崖”不是对环境的修辞性描述,而是对当前环境极端恶化状况及其趋向崩溃态势的客观陈述.面对环境被推上悬崖这一极端生态状况,反思成为必然.因为只有真诚反思才可正确探求生存的自救道路,构建实施生存自救的行动方案.基于此,本栏目选择了四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对环境悬崖的反思,需要多维度.

  • 标签: 社会转型 环境 学术论坛 转型发展 基本共识 生态状况
  • 简介:由于香气的独特性,香气的分析测定一直是茶叶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茶叶香气的提取方法集中于: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空吸附法(HAS)、过柱吸附法(TLA)、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固相微萃取(SPME)等。对于茶叶香气组分的分析常用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 标签: 茶叶香气 提取 检测
  • 简介:本文介绍了锦鲤疱疹病毒(KHV)的临床感染症状和5种检测手段,包括PCR检测法、细胞培养分离法、透射电镜观察法、ELISA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T)等,旨在通过进一步了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为KHV病毒株的分离纯化以及相关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 标签: KHV 症状 检测 分离
  • 简介:土壤、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是影响食用仙人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及适宜水平进行了探讨,旨为规范食用仙人掌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食用仙人掌 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