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历史"观念作为我们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理论框架,起源于希腊化时代;中世纪,它融入宗教哲学,完成了哲学化转向.近代以来,理性取代了上帝,"世界历史"观念随之转向认识论,并逐步成为孕育欧洲中心论的温床.近代早期,维柯与伏尔泰为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确立了基本的范式,这种范式大大削弱了中世纪"世界历史"观念广泛具有的实践性.自康德始,近代"世界历史"观念以德国思想家为其表述者.康德的创造性表现在,他认为普遍世界历史的存在,首先是人们以某种预想为线索进行撰述的结果;赫德尔则以强调个体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方式来撰述世界历史.西方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他的世界历史思想代表着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确立与完善,同时意味着中世纪普世主义"世界历史"观念的彻底破产.

  • 标签: 历史认识论 世界历史 理性 欧洲中心论
  • 简介:从伦理学的实践人文学特性看,道德形态学方法从时空维度凸显“古今中西”的汇通与比照。将“中西互镜”嵌入到“古今对看”的“形态相通”之认知旨趣中,将敞开西方启蒙视野中道德形态学方法的意义。道德形态学方法以伦理学史上的三种道德形态为参照,表现为对“西方道德哲学”与“启蒙文化形式”的三大历史关联样式(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揭示,它要求我们具备“中西互镜”的视野、“古今对看”的眼光和“语境互证”的策略,并设定了与之相应的思想任务。道德形态学方法的“远见”,包含了“形态相通”与“语境互证”两面,具体表现为:以道德形态学方法展现道德哲学的视角;以道德哲学的“形态相通”和“语境互证”展现“理智启蒙”的视角;以道德形态学方法的“中西互镜”和“古今对看”展现“西方理智启蒙”的视角。

  • 标签: 西方启蒙 道德形态学 研究方法
  • 简介:西方学者很容易注意到,中国古代文明有一种明显的特征。按照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说法,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连续性的文明,它是以一种联系性的宇宙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把自己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形态的看法概括为五点,大意是。

  • 标签: 文明演进形态 终极神性 中国 文明起源 破裂性形态
  • 简介:西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和对话的基础在于,它们都根源于对文学艺术中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都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把使文学与意识形态拉开距离的希望寄托在审美上。同时,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研究范式随着现代性反思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后现代冲击的加剧,都显示出局限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最新发展对于中国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应对当下的危机、规避文学本质论的局限性、实现范式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自身的社会性质和文化现状决定了我们要在借鉴西方理论资源的同时,把批判的视角与建设的视角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发展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道路。

  • 标签: 审美意识形态 对话基础 范式转型 批判性与建设性 文化转向
  • 简介: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天然不可分割。当前我军面临“去意识形态化”的严峻挑战,既有外部原因,需要拒腐防变,也有内部因素,自身意识形态工作有所松懈,还有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政治建军应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务实思想阵地、筑牢精神阵地、纯洁文化阵地、占领舆论阵地,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确保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

  • 标签: 军队现代化 政治建军 去意识形态化
  • 简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经典论述开拓了新论域、发起了新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就是对这一论域和话题的延续。在这一延续中既有着想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意味,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迷失在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进路,进而对其迷思进行澄清,是不断接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真相、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真精神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经济基础 政治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 简介:本文是对拜森(Belzen)的开创性著作《宗教的文化心理学:理论、方法及运用》所做的拓展思考。我们将仔细探究文化、心理学与宗教三个术语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本文提出,在确立这些概念的定义时,我们是否无意识地以西方文化为基对之加以构建,并向非西方文化输出这些西方化的概念。"文化"一词之概念本身即可能带有西方化的偏倚。如果仅仅将文化的内涵视为抽象的概念、认为文化仅存在于可自我觉知的现代性之中、以文化之名强调"他者化"并用之服务于殖民,那么将其输出则可能有害无益。本文提出,我们应听取非西方学者对"文化"的见解,而不是假定"文化"之含义四海皆同。其次,本文简要考察了我们对宗教的理解是如何在世俗化的推定、宗教的意义、基督教对宗教定义的影响、西方殖民过程中宗教的运用以及抽象化定义宗教的程度等方面反映出西方文化的偏倚。再次,我们认为宗教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利用的心理学研究是西方式的,其反映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个人主义和多元文化等内容在其他文化中并不常见,甚至可能是要刻意规避的。此外,纵观世界各地的文化,我们认为相较科学观察,心理学知识更多地源自当地本土宗教/文化传统。最后,我们考察了文化心理学如何与宗教彼此交互影响。本文提出了一套理论模型,即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孕育出反映其特定核心价值的态度、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

  • 标签: 宗教文化心理学 西方宗教 本土心理学
  • 简介: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这表现于三个思维范式:在反思意识形态的悖论中追问美学的概念;在分析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中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性质;在呼唤艺术革命、艺术解放中探索意识形态的超越路径。思考这一核心问题,能够启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走向前进。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美学 意识形态
  • 简介:<正>美国军队和日本自卫队十分重视官兵的德操教育,旨在使官兵成为资产阶级利益的忠实工具。根据有关资料,本文简述如下。在不断重温誓言中强化军人意识日本自卫队队员入伍时,都要进行宣誓活动。

  • 标签: 德操 军官 士兵 美日 军队 日本自卫队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现代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跨学科的理论综合创立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它既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又是一种革命的方案与社会主义的模式。这为后来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开启奠定了基础。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批判,再到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晰地呈现出其批判理论的学术传统。本文以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尔等人的主要思想为代表阐述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历史传统及其演变过程。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化批判 社会批判理论
  • 简介:8月24-25日,在北京"一会一团"驻地就教区管理和司铎灵修等问题举行交流和研讨。在此期间,笔者就欧洲教会的现状和神职人员短缺等问题对来自意大利的一位蒙席进行了采访。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并翻译的采访内容:

  • 标签: 东方 西方 采访内容 神职人员 意大利 灵修
  • 简介:虚云和尚是中国禅宗巨匠,他在近代各种佛教思潮中,继承中国佛教传统而不拘泥保守,救治现实佛教偏弊而不极端冒进,适应时代发展而又坚持佛法的根本。当前大陆僧团中,在丛林制度建设、禅宗传法嗣法的方面,虚云和尚一系的影响日益增大,诸山名刹中有影响的尊宿长老多为虚云和尚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年轻的法门才俊亦多接虚云这一系的法脉,可以说虚云的门下弟子成为了当代中国大陆佛教的中流砥柱。本文从虚云和尚“不惮艰难险阻,重兴祖师道场”、“兼祧五宗法脉,延续禅宗传承”、“重振宗门家风.传承禅堂规矩”、“维系汉传佛教命脉,勇于担当的精神”等方面,探讨了他对近代佛教的贡献。

  • 标签: 虚云 近代佛教 禅宗道风建设
  • 简介:邓小平作为我党和我军重要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卓越见识、丰富经验和责任担当,为推进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始终要求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法制保障,对军队强调以“严肃纪律”来执行和确保“党的领导”;要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指出了军队“建章立制”的方向和途径;要求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注重“依法”与“从严”的有机统一;始终注重加强纪律教育和干部模范作用,强调通过学习教育来推动官兵法治意识的提升。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依法治军思想,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军队法治建设 依法治军
  • 简介: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就号召要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担负起抵御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荣使命。建设现代化的军队离不开建设现代军事院校,培养现代军事人才,是建设现代军队的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将建设军事学院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交给了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的刘伯承老元帅。

  • 标签: 现代化思想 人民军队 刘伯承 西南军政委员会 资本主义国家 美帝国主义
  • 简介:意识形态批判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当今社会存在某些状况与社会支配形式依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现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呈现出一些悖论性特征,它不再能满足批判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恢复意识形态批判需要对意识形态批判本身进行理论上的重构。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需要,作者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两个悖论性特征入手,从内在批判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构,尝试着为意识形态批判打开一个领域,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复兴提出充分理由。

  • 标签: 意识形态批判 外部批判 内部批判 内在批判
  • 简介:当今时代,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往往要把心理年龄作为重要因素,而划分心理年龄的类别主要依据人的心态。人们的心态可以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对这种行为表现的系统化被称为人的生活形态。这时,您或许要问:那么我的生活形态是怎样的?

  • 标签: 生活形态 领会生活
  • 简介:特朗普执政对美国政治的冲击,以及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对欧盟改革的影响,成为2017年西方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欧美社会的政治极化再次引发学者探究民主的危机。对中国“锐实力”的焦虑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的防御趋势。反性侵运动的兴起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内部的争议。

  • 标签: 特朗普 马克龙 锐实力 民主危机 女性主义 思想工业
  • 简介:正当着我们举国上下欢庆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毛泽东与近代中国》这一李君如研究员的新著出版了。这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对已经读过他的《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的读者们进一步要求学习、理解毛泽东思想,可以说是一个大喜讯。我幸运地先后两次应邀作序,使我成为先后两部著作的第一个读者,并使我获得了争取

  • 标签: 中国序 毛泽东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