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昌(1897-1974),江苏无锡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学系,与同乡钱穆等人为友。蒋昌毕生研究老庄学说,相关著作有《老子校诂》、《庄子哲学》、《庄子解题》(未出版)三种。《老子校诂》和《庄子哲学》二书是蒋昌在二、三十年代历经十多年锤炼的精心之作,抗战前夕相继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后人研究老、庄之学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标签: 庄子研究 无锡 《庄子哲学》 1921年 商务印书馆 高等师范
  • 简介:慈藏,本金氏,辰韩(新罗)真骨苏判(三级爵位)茂林之子,大唐贞观十年(636)受敕,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西行入唐,先谒山西五台山文殊院,得梵偈,受袈裟舍利.再入长安,得太宗皇帝慰抚,安置胜光寺别院.因宠赐频厚,藏嫌其繁,启表入终南山云际寺之东崿,架岩为室,居3年,人神受戒,灵应日错,即再入京师,又蒙敕慰.贞观十七年(643),受本国善德王表请,携藏经一部及杂彩丝绢等回国,任大僧统,主理僧尼一切规猷.

  • 标签: 新罗 考证 王子 五台山 爵位
  • 简介: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以西结书》中的"安神学",并将之与其它先知书中的平行观念作比较,借此反省今日教会如何看待上帝的爱与公义、保守与审判。

  • 标签: 《以西结书》 “锡安神学”
  • 简介:来自普鲁士的郭实腊(K.F.A.Gutzlaff,1803-1851)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传教士。一方面,他从事传教工作,创办刊物介绍西学,把中国基督徒组织起来,训练他们传教;另一方面,他又为商人、政客、英国侵略军甚至鸦片贩子提供服务,助纣为虐。1833年8月1日,郭实腊在广州出版了一份中文月刊,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

  • 标签: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实腊 《东西洋考》 传教工作 刊物介绍
  • 简介:梁相在《大兴国寺记》中写道:“教以礼东方为主,与天竺寂灭之教不同。且大明出于东,四时始于东,万物生于东。东属木,主生。故混沌既分,乾坤之所以不息,日月之所以运行,人物之所以蕃盛,一生生之道也,故谓之长生天。”《大兴国寺记》中强调也里可温“以礼东方为主”,迥异佛教。东正教和聂斯托利派有一个习惯,祷告时要面向东方,

  • 标签: 东方 神学 中国 兴国寺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对于人具有优先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自然 有机统一 生态建设
  • 简介:王小教授与艾伦·吉伯德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规范表达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依据、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对接、道德资本与道德作用的发挥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 标签: 王小锡 艾伦·吉伯德 道德资本 对话
  • 简介:中国传统村庄共同体在其形成基础、结构特征和指向意义三个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伦理共同体特征。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乡村伦理共同体走向式微。转型期乡村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应通过村庄经济发展、人际关系协调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操作和有效整合,构建一种建立在有机团结基础之上并与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体。

  • 标签: 乡村 伦理共同体 机械结合 有机团结
  • 简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早年毛泽东对这一思想是有所认同的,但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阶级论”,对严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

  • 标签: 毛泽东 严复 阶级论 社会有机体理论
  • 简介:四川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冉昌光教授《枝叶情——哲学·文化·教育论》的学术著作,遴选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公开发表的部分优秀论文,是一本具有自身内在逻辑体系的新书。

  • 标签: 教育论 理论与实践 文化 哲学 大学出版社 学术著作
  • 简介:<正>一、一种片面的理解——无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的主体心理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文艺社会学的内容,也包含着深刻的文艺心理学的内容。但在文艺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偏颇和失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

  • 标签: 文艺心理学 文艺研究 美学理论 心理学派 审美客体 物态化
  • 简介:在马克思之前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过社会有机体学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从实践出发去看待和研究社会有机体,对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进行了既唯物又辩证的阐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实现了对历史上有关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变革和超越。

  • 标签: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 变革 思想
  • 简介: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由人及其全部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相互依存并发展着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社会整体发展,体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分析方法。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社会有机体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整体发展
  • 简介:慧可一直被中国禅宗尊奉为二祖,在北周武帝灭佛时,他曾艰难南遁,卓南陈太湖左县司空山(今属安徽省岳西县),传衣授法于三祖僧璨。然而这一史实,受到近现代一些学者质疑甚至否定。胡适在其《楞伽宗考》中否定《景德传灯录》、《宝林传》等史书记载,理由是慧可92岁圆寂时正是周武帝灭佛之后不久,但不曾言及他南遁司空山之事。

  • 标签: 禅宗 发展史 《景德传灯录》 北周武帝 岳西县
  • 简介:中国传统有机宇宙论在晚清遭遇基督教自然神学的挑战。而天演论作为晚清时代最先进、最有影响的科学宇宙论,与传统中国的有机宇宙论高度一致。两者都认为宇宙是自动生成的,而不是被一个超越的上帝创造的;两者都坚持宇宙万物的发展动力和规则来自宇宙自身而非外部事物。这使天演论能够被中国知识分子用来支持传统有机宇宙论,并对抗基督教自然神学中的神创宇宙论和机械宇宙论。这是天演论迅速风靡知识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内在原因。

  • 标签: 天演论 有机宇宙论 机械宇宙论 神创论 自然神学
  • 简介:在邓小平的理论视野中,农业现代化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农业,重视'三农'发展。广安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农民关心的增收问题抓起,着力推进农业加快迈入市场化、规模化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市场关注的食品安全抓起,净化产地环境,推广生态种植养殖,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抓起,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风气;从解决贫困问题抓起,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广安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全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标签: 问题导向 精准施策 农民增收 食品安全 脱贫奔康
  • 简介:"机械的"和"有机的",它们是目的论批判所借助的一种重要的思考媒介,是参照目的原因性的"远距离类比"。目的原因性是倚赖目的论判断力这一认识机能的,归根到底是不考虑任何经验性的自然规律而只通过理性才可能。由于整个现象界都可通过机械作用而生成出来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康德只有假定或引入物自体并配以智性直观的可能世界,才能给有机体和目的因果性提供彻底的可能性。合目的性原则作为一种理性批判原则,对于辨别合目的性或者目的论的滥用和弃用的形态仍然有借鉴意义;但康德把自然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人的主观性状的形式方面,可能也错过了以感性为出发点的一种目的论的方向。

  • 标签: 康德 目的论批判 有机物 机械 合目的性
  • 简介:庄子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可以用来概括说明怀特海的有机宇宙论哲学的美学特征。怀特海说自己哲学的“最富成果的起点是那个我们称之为美学的价值理论那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审美性和审美价值乃是世界存在和生成的原初性质,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并因此认为哲学和诗同属一类。世界存在的“关系”和“价值”的统一以及和由永恒客体合生创进的生成方式造成了世界生成的原初审美本性。这说明,自然性本来就是生态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和融合,生态美学也因此应该是生态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 标签: 怀特海 有机宇宙论 审美经验 生态美学 合生创进
  • 简介:现代教育设备辅助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和各类公开课以及诸多比赛中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设备如教学一体机、微课视频等辅助教学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较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更易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多种感官的刺激可增强记忆的效果,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

  • 标签: 教育设备 导学案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