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生物细胞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单位,而且一直都是业界主要研究的对象。生物细胞相位显微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无损伤的生物细胞检测及研究工具,得到了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因此,加大对生物细胞相位显微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对生物细胞定性相位显微技术、生物细胞定量相位显微技术以及生物细胞相位纤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此来推进生物相位显微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显微技术 细胞检测 相位成像 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便捷而经济的将DNA溶液填充至显微注射针的方法,以提高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的效率。方法:将通常用于转移胚胎的口吸管稍加改进,吸取DNA溶液,从尾部直接注入显微注射针。结果:采用本方法填充显微注射针,可在2-5min完成DNA填充。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经济而高效,可加快显徽注射法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实验进程。

  • 标签: DNA填充 显微注射 口吸管 微量上样器
  • 简介:【背景】三裂叶豚草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其传播速度快,已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发现的三裂叶豚草锈菌是一种对其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病原菌。【方法】本文利用显微技术研究了三裂叶豚草锈菌的侵染过程及其对寄主结构的影响。【结果】三裂叶豚草锈菌菌丝可从多处侵入同一个叶肉细胞,胞间菌丝与叶肉细胞相接触可使部分细胞壁增厚。锈菌侵染使三裂叶豚草叶脉末梢导管分枝增多,造成三裂叶豚草水分代谢失调;叶片细胞内膜系统破碎化,细胞器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细胞内膜系统紊乱,细胞器结构稳定性降低。【结论与意义】豚草锈菌侵染破坏了三裂叶豚草叶片的细胞结构。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豚草锈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三裂叶豚草 锈菌 侵染过程 显微观察
  • 简介: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无性孢子的形态,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无性孢子细胞核染色后的细胞核行为。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梯棱羊肚菌无性孢子大小均一,无色,球形,无隔,光滑,直径3.5~5.2μm;无性孢子梗纺锤状,呈轻微的S型弯曲,2.1~6.2×14.1~18.5μm,4~6个轮状环绕生长在特化的菌丝四周。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无性孢子大多为单核,少数2核、3核或4核。观察到正在进行核分裂的无性孢子,推测双核或多核无性孢子是由单核孢子经过2次或多次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梯棱羊肚菌的无性孢子应为“同核体”。梯棱羊肚菌无性孢子在形态发生等方面类似于真菌的小分生孢子,但功能还不甚明了。

  • 标签: 梯棱羊肚菌 无性孢子 小分生孢子 核行为 同核体
  • 简介:通过对黄褐筛菌(Cribrariaaurantiaca)和小筛菌(Cribrariamicrocarpa)的孢囊及囊被进行显微结构观察,为筛菌属黏菌分类提供了图鉴资料。

  • 标签: 黄褐筛菌 小筛菌 子实体 囊被网
  • 简介:目的:通过共焦显微镜对角膜组织细胞水平的观察,了解GM6001对兔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共36只眼),设两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兔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LASEK手术后随机分2组,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组和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NC)组,分别于术后1周、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共5个时间点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将手术前后各时间段的角膜基质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密度作方差分析。结果:GM6001组术区角膜前部基质细胞数各时间点均较阴性对照组少(P〈0.01),而GM6001组术区角膜后部基质细胞与内皮细胞数各时间点与阴性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GM6001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角膜基质的降解,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减轻Haze的形成。

  • 标签: 角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LASEK 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线性DNA并探讨其成像条件。用RT-PCR技术扩增柯萨奇B1病毒VP1基因DNA片段,纯化回收后配制成含和不含1mmol/LMgCl2的水溶液,DNA终浓度为100μg/ml。分别取20μl滴加在新鲜解理的云母片上,吸收1min,用滤纸吸去残液,氮气吹干,在室温下采用MultiModeAFMNanoscopeⅢa的敲击模式成像。同时比较新制备和多次使用过的探析所获得图像的质量,对两种探针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电泳证明获得了0.83kb的VP1基因DNA线性片段,Mg^2+存在时,DNA在云母片上吸附延展较好,所获图像质量优于无Mg^2+时。新制备的探针较多次使用过的探针所获图像分辨率更高。DNA分子的表现宽度为18±2.9nm,高度为0.8±0.2nm。说明AFM能以高分辨率直接观察DNA分子,Mg^2+的存在和高质量的探针有助于获得理想的图象。

  • 标签: 柯萨奇B1病毒 VP1基因片段 原子力显微镜 成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本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以星形细胞瘤为主,占67.3%,手术切除以全切除为主,占61.8%,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能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概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小,全切除率高,并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显微手术
  • 简介:为了研究黏菌孢囊形成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文中探讨了番红-固绿和铁帆-苏木精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孢囊不同发育阶段显微结构的差异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在幼孢囊中原质团有种水平的割裂,大割裂和微割裂,这些割裂和孢丝及孢子的形成有关;全白绒泡菌囊轴表现了和孢囊柄不一致的状态和染色结果;番红-固绿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在孢囊形成前期原质团被染成淡红色,可以分辨出大量游离存在的细胞核;孢囊壁及囊轴被染成绿色,孢子灰绿色;全白绒泡菌原质团被染成绿色,初期可见较厚孢囊壁,囊轴绿色。铁帆-苏木精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原质团均被染成灰色,囊壁不明显,成熟孢子发生皱缩。

  • 标签: 黏菌 原质团 孢囊 番红-固绿 铁帆-苏木精
  • 简介:在针刺与手术结缘半个世纪的今天,本文指出针刺在整个手术中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麻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针刺不仅会在手术室里有更大的作为,而且会超越麻醉与手术,对整个针灸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针刺麻醉 穴位注射 穴位免疫 针灸预处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至到2016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例,对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本组患儿平均住院46天,最短22天,最长71天.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做好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与心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康复及预后.

  • 标签: 儿童股骨干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交通工具更是多种多样,交通治安导致的车祸屡见不鲜,而车祸中最常见的损伤就是胸腰椎骨折,也是对人类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本文主要针对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展开叙述.

  • 标签: 手术 护理 常规
  • 简介:肺部真菌病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感染,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增加,临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缺乏特征性症状,痰真菌检出率较低,易误诊和漏诊。我科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肺真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真菌病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对患者应用常规性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创伤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以及残留的血肿量方面恢复均要更加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结果相似(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同常规开颅手术不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其手术之间较短,且具有微创性,美观程度较为理想,患者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8名胃溃疡反复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4例.常规组采用抑酸、促进胃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胃溃疡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进行外科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有52例康复,有效率为96.30%;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有41人康复,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7.41%)发生了并发症,常规组有13例(24.07%)发生了并发症,观察组明显由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有2例(3.70%)在一年内复发,常规组有11例(20.37%)在一年内复发,观察组明显由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且效果明显比保守治疗要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胃溃疡 反复发作 疗效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和自尊水平进行主观的评价,得到真实、可靠的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最终提高隆胸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接受假体法隆胸术患者共60例,在手术之前、术后6个月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状况和自尊状况的测量评估,并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术前SF-36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SV)和精神健康(MH)两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术后6个月量表中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两项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Rosenberg自尊量袁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的自尊水平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01)。结论:假体法隆胸手术能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隆胸手术对患者的自尊水平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

  • 标签: 生命质量 自尊 隆胸术 SF-36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我科腹部大手术术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患者的临床和真菌学资料。结果48例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6株菌株,其中白念珠菌占41.1%,是最主要的致病菌株。患者基础疾病和术后长期、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腹部大手术术后的重要并发症,白念珠菌仍然是主要病原菌。对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应采取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白念珠菌 腹部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例1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桥小脑角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桥小脑角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