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念”是《坛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具有多重的内涵,它既贯穿了以般若智慧扫除执著边见的思维方法原则,又对佛性论进行了融会贯通;既是一种修行的功夫,又显现为成佛的境界;既包含了自然旨趣,又蕴涵了本然意韵。从南岳系对“无念”的进一步阐释来看,《坛经》“无念”的思想开启了禅宗面向生活世界的转向。

  • 标签: 坛经 无念
  • 简介:“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文字。那么,“入法界品”是讲什么的?它讲说“十地品”中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在“入法界品”中,名为善财的童子在大乘佛教修学过程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修行,最后到普贤菩萨处。最后说:善财童子能自行至普贤处,究竟诸大愿海,不久应当与一切佛等。到此,善财童子完成了最终的悟道。

  • 标签: 《华严经》 善财童子 十回向 华严经 大乘佛教 十住
  • 简介: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不只是目前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关系到中国教会将来的方向、道路素质。近几年,各地同工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神学院校的建立不等于自然出人才,要看"灵、德、智、体、群"教育方针是否切实贯彻;课程设置是否符合教育方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全国两会愿支持和协助各神学院校,作实事求是的评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要防止不顾国内教会需要,不顾生源,不顾师资力量,一味"拔高",只顾"国际接轨",不管"国内脱轨"的倾向。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的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神学教育 教育方针 师资队伍 实际工作 人才培养
  • 简介: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凸显的是信仰对教会的奉献;道教内丹则更多的关注入的生命内在体验层面。基督宗教灵修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基础的宗教性修炼,以上帝为中心,灵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与天主的关系,是以“爱”为纽带以团体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地位。这跟道教内丹以人为中心的性命双修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修炼有很大差异。对命功的忽视使得基督宗教的灵修在理论上难以提升,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不高。但事实上,在基督宗教那里,在人与上帝的共融中,很多类似道教内丹修炼的命功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已经发生了。

  • 标签: 基督宗教 灵修 道教内丹 性命双修
  • 简介:在融合金丹派南北宗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提到起关键作用的元代陈致虚,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明代全真道士阳道生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阳氏的修性修命皆可成仙、修性重于修命的内丹思想,既承元代陈致虚在内丹修炼理论上融合金丹派南北宗的思路,又力图使这种融合后的全真道在理论上占主体地位,客观上使陈致虚的以北宗为主体的南北宗融合体系比较完全地建立起来。阳氏在力图使北宗理论占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未能把修性重于修命与神燕合一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而明清全真道等内丹学派的一些著名内丹家完善阳氏这个方面的不足,又恰能说明阳氏在融合金丹派南北宗中的作用地位。

  • 标签: 阳道生 《真诠》 陈致虚 刘一明 道教南宗 道教北宗
  • 简介:《信心铭》创作于6世纪后期,最迟不过7世纪初。其时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入弘化,已在华夏大地全面铺开。一方面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佛教内部的各种思想流派也因机摄化,互撷精义,渐渐跳出印度传统思想的局囿,转入了一个新的建设性时代,至唐代臻于大成。观察早期禅宗思想的流变,《信心铭》则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的时代色彩。它既摄般若(三论)思想,又受到南方玄学的一定影响,文约作简,却牵涉甚广。

  • 标签: 如来藏 自性清净 达摩禅 魏晋南北朝 《景德传灯录》 印顺法师
  • 简介:赵逵夫在2007年第4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作者认为,《老子》一书中的重生思想上承容成子,而下开杨朱、秦失、南郭子綦一派。据考杨朱、秦失等本是秦人。春秋战国之时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秦地相对稳定,故一些避世之士向秦地流徙。这当中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旧贵族对西周时代相对安定社会的憧憬。《汉书·地理志》中对秦地的评说,着实反映了秦汉以前人的普遍看法。

  • 标签: 《老子》 道教思想 源流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春秋战国
  • 简介:本地化神学思想建设是发展振兴地方教会的基础保障,是每个本地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本地化神学,就不能在本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环境背景下,洞察到天主的旨意,从而也就无法充分而恰当地活出对天主的信仰。天主总是以“人”所能理解接纳的方式途径走进人类,使得人类能够认识、走进、信赖、爱慕并最终与祀完满地结合。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天主教 教会工作 本地化 保障 环境背景
  • 简介:出世间是佛教的终极追求,它不是指离开人生社会躲入深山古寺的空间意义,而是透彻地把握世间的实际性质,去除杂染增长清净而至于圆满境地,即世间本身而获得出世间的意义,其具体过程即进入、改革、进善、发达、觉悟人生社会的过程。

  • 标签: 世间 因缘 出世 入世
  • 简介:本文概述了"神学思想建设"自1998年发起至今十余年以来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神学思想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教会的积极作用,并对神学思想建设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 简介: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摩诘经》“不二法门”盎然兴趣。在“不二”思维原则的指导下,僧肇佛学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致使他所阐述的般若学精神难以纯粹。因般若之性空思想难以落实,故僧肇提倡以涅榘至极之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肇论》的宗旨。

  • 标签: 僧肇 思想述评 《维摩诘经》 思辨传统 学术研究 “意义”
  • 简介: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并且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天地与圣明所务,当推行而大得者,寿孝为急。”众所周知,追求长生久视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 标签: 孝道思想 道教 《太平经》 天地
  • 简介:一、由来与定义基督教传人中国已有十几个世纪,但基督教思想却未能在中国文化中扎根,未能成为中国方化诸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我们要思考的是:基督教思想在过去为何不能在中国文化中扎根?能否在现代中国文化中扎根?以及如何行?有两种外来思想对汉语思想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标签: 文化基督徒 基督教信仰 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文化 中国大陆 基督教思想
  • 简介:真禅法师是中国现当代佛教爱国爱教高僧的典型,他大力继承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从事社会慈善资生福利事业,重视对佛教人才的培养。他针对普通民众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容易导致对佛教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竭力阐明佛教是一种文化。对于中国佛教传统各宗,他主张诸宗平等、禅净一致,同时认为无论研究、弘扬佛教哪一个宗派,都要坚持人间佛教的精神原则,都要以人间佛教的原则为指导。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思想最切近人生,禅宗思想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同时与古代禅者相比,真禅法师又更具有现代眼光,他对禅宗的传统、历史经验及其现代意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总结。真禅法师一生积极从事弘法利生的活动就是对人间佛教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具体实践落实。

  • 标签: 中国 佛教 佛学思想 人间佛教 禅宗思想 爱国爱教
  • 简介:《阴符经》思想浅析曾召南《阴符经》是一部在历史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道教著作;但其思想主旨是什么?却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它是一部有较多道家色彩的哲理书,其主旨是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着重阐发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 标签: 《阴符经》 自然规律 自然之道 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作用 黄帝阴符经
  • 简介:张宇初(1359-1410),字子璇,别号耆山,江西贵溪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第43代传人,也是明代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他是明以后最杰出的道门领袖.他道学造诣高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道教学者.做了大量的道教文献整理撰写道教经书的工作。他承传老庄。穷究天人。对道教正一教教义做了系统总结;他著书立说,博采众家之术,编藏修志。促进了道教文化的建设;他加强教内规戒,

  • 标签: 张宇初 学习思想 道教经书 文献整理 著书立说 道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