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对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15年8月至12月实施风险护理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输液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够减少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护理 输液室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积极做好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综合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据相关护理措施后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我院妇产科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同时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产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伤害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97.78%明显高于照组的51.11%、82.22%(P<0.05)。结论风险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风险护理干预 妇产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输液流程,观察组则应用优化输液流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及输液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输液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室采取优化输液流程可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儿输液的等候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输液流程 门急诊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对急诊留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对不同运气年份急诊病人的救护处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统计分析根据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年度运气的变化调整的急诊护理管理策略对本院急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改变。结果(1)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总体发病下降,从354例下降到了262例。而不良事件发生则由2014年的6.5%下降到2015年的3.1%(P<0.05),不良事件的下降远远大于发病的下降。(2)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初之气发病均为当年最高,而不良事件发生也是最高的,但乙未年同期的不良事件发生远远低于2014甲午年。(3)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发热病和风邪病发病显著下降(P<0.05),而与之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的下降更为明显;而脾胃病和其他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不良事件并未上升。结论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急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五运六气 急诊 护理策略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收治1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给药前、给药24h、48h纤溶酶变化不明显,观察组给药2h后纤溶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2h、24h,观察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酶原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和完全再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先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程度明显清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保证溶栓效果,提高再通,并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心血管事件 重组人尿激酶原
  • 简介:摘要一般幼儿患者在就诊时还不知道要如何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经常情况下还会对医生的治疗工作进行反抗,紧急情况下没有能力自我施救或者是向医护人员求救。对于幼儿患者,医护人员更要耐心细心,尽职尽责,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可以有效避免这类试过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 问题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0名患者,针对对照组的70名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干预举措,而针对研究组的70名患者实施单独的、特殊的护理干预举措。分别采用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采取护理干预前后30天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测量两个指标,分别是心绞痛发生不良情绪的发生。结果两组病人在就接受护理治疗之后都在两种自量表的得分方面都明显降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人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其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护理干预之后,仍然都有心绞痛的状况发生。对照组出现40例,占总人数的57.14%,研究组出现21例,占总人数的30.00%。结果发现,研究组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心绞痛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干预的举措,能够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超乎意料、预先未计划到的、超乎期望的事件。具体来说,护理不良事件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用药不当,误吸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也主要分析了造成儿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另外,随着社会群体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护理要求的不断的提高,从而对患者的医疗条件及护理技术也有了相对严格的要求,这就促使对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防范于未然。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发生的80例护理不良事件,找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80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原因为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不过关的有12例、护理人员违反护理操作规程的有8例、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的有11例、护理人员工作疏忽的有10例、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有17例、医院保障系统不完善的有11例、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的有11例,分别占总数的15.0%、10.0%、13.8%、12.5%、21.3%、13.8%、13.8%。所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均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处理效果较好,护理满意达到了91.3%。结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不过关、护理人员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护理人员工作疏忽、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医院保障系统不完善以及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等,为了避免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临床上应当加强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脑瘫发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0~6个月63例高危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l例。对A组进行早期干预,B组未采取任何措施,在高危儿l岁左右对其进行诊断。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脑瘫发生

  • 标签: 早期干预 高危儿 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6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筛选同期神经科普通患者136例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等进行测查,并比较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发生抑郁98例,抑郁为72.05%,对照组出现抑郁8例,抑郁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抑郁发生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相关性,而与病程、病情程度相关,病程越长,UPDRS评分和Hoehn-Yahr分型越高,抑郁的发生就越高。结论帕金森患者中抑郁的发生极高,其与帕金森患者病程和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程长者发生越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发生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我院82例发生失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IAD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发生、IAD严重程度、IAD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AD发生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71%(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AD程度更轻、IAD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IAD发生、促进IAD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综合护理 愈合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内心体验。方法对8名发生不良事件的实习生进行访谈,将获得资料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处理。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发生不良事件后的情感冲突。对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期待,对于患者安全培训教育的期望。结论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实习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改进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方式,注重实习环境人文关怀建设,提高学生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应对能力。

  • 标签: 安全管理 教育 护理 学士 临床实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根据医院风险管理制度上报的不良事件100例,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出对策。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跌倒、坠床、药物不良反应等,其中不良事件发生最高的为跌倒、坠床,另外不良事件发生的年龄段主要为小于三岁的患儿。结论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积极做好防护工作,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儿科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降低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痉挛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95%)与对照组(62.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TURP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缓解患者痉挛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04月到2016年04月收治的100例阴道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50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患者产后2h、12h以及24h后的出血量的比较中,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对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发表于近5年的有关品管圈对护士针刺伤影响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针刺伤的发生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合并值为0.56,95%CI0.36~0.8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针刺伤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