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用于提升医院专科护理水平的体会和探索。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进行常规培养模式学习的1名专科护士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进行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学习的1名专科护士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专科护士使用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护理知识和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患者和护士满意度较高,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提升 医院专科护理水平 体会 探索
  • 简介: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也明显提高,入口腔科治疗的患者也明显增多。口腔种植是口腔科常用的治疗方式,具有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的特点。整个疗程期间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最终疗效,需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管控。因此,口腔种植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患重点关注问题。本文是对口腔种植的相关知识、目前常见的护理问题及专科护理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口腔种植 专科护理模式 研究现状
  • 简介:目的围绕使患者受益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探索医护一体的多学科合作优质服务工作模式,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方法以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专科护理建设要求为指导,结合医院服务特点及定位,立足多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围绕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实践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临床服务模式。结果模式改革效果明显,在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成效显著。医院在手术台次增加22.27%的情况下,红细胞悬液、血浆使用量分别下降了20.32%和26.17%;合理使用抗生素由90%上升到96%,抗生素使用率下降23%;患者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不同程度降低。模式改革先后获得2011年度亚洲医院管理金奖(临床服务改善类)和中国医院协会管理创新奖。结论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服务模式改革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 服务模式 优质服务 多学科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生殖医学特色的专科护理管理和服务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在本院收治的936例不孕女性患者进行摘录,首先随机抽取468例为A组,对传统生殖医学专科护理管理实施,将剩余468例患者设为B组,运用生殖医学特色专科护理管理及服务模式对2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B组护理后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

  • 标签: 生殖医学 特色专科护理 管理服务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待产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产科安全护理模式,比较组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水平、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也要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则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助产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并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对于产妇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安全护理模式 助产专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在我院治疗的79例心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时间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分级模式 心内科 不良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3月- 2018年 9月普通病房收入或者转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以往临床护理工作模式,由医生下达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主要是运用自制的心血管专科疾病病情评估表以及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医护合作共同确定护理等级。比较 2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心内科实施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分级 Barthel指数评分 专科疾病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科护理模式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06例足部骨折的患者,将106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将平均分为5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53例实验组(接受专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为96.22%,参照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为83.01%,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满意程度为75.4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2.4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专科护理模式在足部骨折患者中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专科护理模式 足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会诊模式应用于医联体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江阴市人民医院在医联体模式下,构建专科护理同质化管理模式,建立医联体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微信联系平台,实施静脉治疗、伤口造口、管道护理专科护理技术及疑难并发症会诊指导,定期开展专科护理质量安全督查。比较患者在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前后的护士工作能力;对100例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对100例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各项护理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的护理并发症较开展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开展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会诊模式应用于医联体内专科护理管理中,能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降低临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 标签: 护理会诊 医联体 专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专科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了专科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提出了专科数学具体的实践操作教学模式“精选内容•任务驱动•交流反馈”。

  • 标签: 专科数学 精选内容 任务驱动 交流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的效果,使日间手术病房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对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优质护理,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日间病房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对日间病房住院流程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求,病人的满意度高,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日间手术病房 优质护理
  • 作者: 钟梅李娜胡兆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大众医学》 2018年第112期
  • 机构: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钟梅李娜胡兆君目的:探讨康复专科小组模式在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使早期康复护理前伸到各临床科室,2017年1月,康复专科小组组建,由康复科护士长任组长,选拔小组成员,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后续到各临床科室督查,指导有序开展早期康复护理。通过统计分析康复专科小组成立前后转入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各58例,比较偏瘫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康复专科小组成立后转入的患者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发生例数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康复专科小组的培训,使相关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专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5月份到2012年5月份收治的10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构建以及在术后采用集中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落实健康教育,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后的评级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白内障专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白内障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上达到88%,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专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能够使得白内障患者更好地接受健康教育,从而也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专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 实施 护理效果
  • 简介:在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本校院系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制订培养护理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临床实践方案;建立团队制导师和基于临床能力的考评方法;构建了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并顺利完成在校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阶段培养。该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护理专科化的发展需求及护理学和专业学位的特点。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专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小组护理与个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管理院内压疮的方法。方法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规范的护理评估,并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疑难个案转介专科护士会诊。结果院内压疮发生率与历史资料相比明显下降,35例疑难个案中,除11例因疾病原因自动出院或死亡未完成个案跟踪外,21例压疮均在住院治疗期间治愈,3例高危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结论小组护理与个案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能力,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专科护士会诊使疑难个案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综合处理,会诊指导在推动护理新理论、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以及护士整体水平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压疮 湿性愈合 专科护理小组 个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状况。方法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职业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就诊环境和服务诊疗安全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结论对于口腔专科医院来说,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管理水平,在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口腔专业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 标签: 口腔专科 优质护理 服务内容
  • 简介:文章结合在香港“护理新动向国际学术会议”以高级临床护理为主题的3个演讲,对如何从中国的社会需求出发,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中国模式护理专科化/高级临床护理发展之路提出几点思考:①从各国的卫生服务系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出发,把握高级临床护理的发展方向,并认识这一发展过程的长期性。②根据我国卫生保健专业人才的构成和32生服务系统的特点,建议我国高级临床护理的发展应以临床护理专科化为主。③在专科护士教育中,充分认识办学主体,课程内溺的重要性,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专科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 标签: 高级临床护理 护理专科化 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