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术后发生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450例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二分类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生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临床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5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患者36例,占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行新辅助治疗(P=0.028)、合并糖尿病(P=0.008)、低白蛋白(P=0.010)、术后肠黏膜坏死(P=0.030)、局部组织脂肪液化(P=0.038)是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OR=2.514,95%CI:1.217~5.134;P=0.01)、糖尿病(OR=3.014,95%CI:1.287~7.057;P=0.011)、肠黏膜坏死(OR=3.155,95%CI:1.036~9.610;P=0.043)、局部组织脂肪液化(OR=5.467,95%CI:1.754~17.038;P=0.003)是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低白蛋白、糖尿病、术后肠黏膜坏死和局部组织脂肪液化为肠术后发生皮肤黏膜深度分离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结肠,乙状 结肠造口术 皮肤黏膜深度分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中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1:3术后人工肛门置入粗蘑菇头引流管荷包,直接开放协助结肠排气排便,探讨其减少切口感染、腹胀等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方法采集武警指挥学院医院2004年10月至2012年1月中低位直肠癌行乙状结肠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蘑菇头组)于乙状结肠即人工肛门置入蘑菇头荷包并通过引流袋直接开放,术后约5d拆开荷包,拔除蘑菇头引流管。对照组(一期开放组)乙状结肠直接开放。对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周围粪水性皮炎、腹胀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流食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中出现本身切口感染1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1例,切口周围粪水性皮炎2例,腹胀3例,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术后(16±4.5)h,术后进流食时间(18±3.5)h。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切口感染6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5例,周围粪水性皮炎11例,腹胀2例,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术后(14±5.5)h,术后进流食时间(17±4.7)h。二组间数据比较,切口感染、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周围粪水性皮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310、9.4118、7.9542,P均〈0.05);腹胀、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t=1.5415、0.9347,P均〉0.05)。结论蘑菇头引流管荷包法协助乙状结肠排气、排液,既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切口、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周围粪水性皮炎,又能协助早期排气、排液,减少腹胀出现,有利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早期进食。不但工作量小,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引流术 结肠造口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两针固定法"预防合并高危因素直肠癌患者在乙状结肠单腔术后脱垂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Miles)乙状结肠单腔手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针固定组(102例)和传统固定组(1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脱垂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转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针固定组手术时间较传统固定组明显缩短[(1.4±0.3)d比(6.3±0.7)d,t=-65.615,P<0.001],脱垂[2.0%(2/102)比12.3%(16/130),χ2=8.550,P=0.003]、皮肤黏膜分离[3.9%(4/102)比20.0%(26/130),χ2=13.123,P<0.001]、回缩[0比14.6%(19/130),χ2=16.237,P<0.001]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旁疝及周围皮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两针固定法固定Miles术乙状结肠单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乙状结肠造口术 造口脱垂 两针固定法
  • 简介:乙状结肠术是在乙状结肠和腹壁表面之间建立人工通道的手术。适用于解除晚期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直肠手术的术前准备。粪水性皮炎是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周围皮肤炎症的22%,主要是由于粪水刺激引起周围皮肤的糜烂[1-2]。

  • 标签: 乙状结肠造口 粪水性皮炎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行经腹直肌乙状结肠对减少术后结肠旁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茂名市高州中医院行直肠癌Miles手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膜内结肠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腹直肌乙状结肠腹膜外术进行治疗,观察二组患者周围炎、结肠旁疝、回缩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结肠旁疝(4.1%)、周围炎(2.0%)、回缩(2.0%)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4%、14.3%、18.4%),二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乙状结肠术具有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肠造口术 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 结肠造口旁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提要定时的结肠灌洗可以训练肠道规则的蠕动,达到形成与正常人一样的有规则蠕动的肠道。与自然排粪法相比.灌洗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消除或减轻人工肛门的气味,减少肠道积气.降低周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心理负担也明显减轻。作者等对36例灌洗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占病人的11%(36/423)。对回复的24例问卷进行分析,灌洗时问:<3年的8制,>3年的16例。病人对灌洗评价:艰好22例(91.7%).较好2例(91%),无不良反应。多数患者认为排便可自控,不需用口袋,经济,减少了排气、肠鸣音及皮肤刺激,便于社交、旅行,提高了舒适感等。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灌洗法 禁忌证 操作步骤
  • 简介:目的探讨永久性乙状结肠的手术细节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要点.方法总结1997~1999年间152例行永久性乙状结肠的直肠肛管癌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按统一规范进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有水肿(7.9%,12/152)、缺血(1.3%,2/152)和延迟排气(2.6%,4/152).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规范的手术可使永久性乙状结肠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要点是合适的术前定位、精心细致的手术操作、良好的血液供应和防止感染.

  • 标签: 乙状结肠 造口术 并发症 永久性 手术方法 直肠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乙状结肠腹膜外一期乳头成形术和腹膜内结肠术在 Miles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7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50 例来我院接受 Miles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5 例患者接受乙状结肠腹膜外一期乳头成形术,作为观察组, 25 例患者接受腹膜内结肠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 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 21 例患者术后获排便感,占比 84.00 %,对照组中 7 例患者术后获排便感,占比 28.00 %, P<0.05。结论 乙状结肠腹膜外一期乳头成形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接受 Mile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iles 手术 乳头成形术 结肠造口术
  • 简介:摘要结肠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用来改变粪便排出的通道。其目的有二第一可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措施,解决当时不宜切除的结肠梗阻、损伤、炎症病变或肿瘤等。待病变切除肠道的连续性恢复,再将封闭还纳,恢复由肛门的排便,故称为暂时性结肠

  • 标签: 盲肠造口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坏死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坏死的2例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于坏死早期在局部麻醉下拆除周围缝线后外提肠管重新造,病例2患者间断拆除皮下缝线后进行热敷、换药、引流及剪除坏死肠壁等保守治疗措施。结果局部麻醉下重新造患者的愈合良好,黏膜红润,排便通畅,术后1周出院。保守治疗患者的愈合后上缘轻度内陷及狭窄,术后28 d出院。结论乙状结肠坏死至腹壁内时早期在局部麻醉下拆除缝线后适度外提肠管重新造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术后 造口坏死 重新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结肠患者出院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 64例我科 结肠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实验,治疗时间在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将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为观察组( 32例)和参照组( 32例)两组。参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8%、 31.25%(需重新计算),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 对结肠患者出院早期实施个性化早期护理达到了十分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造口患者 出院早期 造口护理
  • 简介:总结使用简易结肠灌洗装置为Miles术后患者行结肠灌洗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评估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制作简易结肠灌洗装置,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摸索患者个体灌洗量及间隔时间,完善灌洗后保护和随访。9例患者均在2月内适应结肠灌洗技术,无并发症发生,减少了口袋的使用,减轻了经济压力。

  • 标签: MILES术 结肠造口 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肠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为今后对因结直肠癌而做术的患者进行更好的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结肠造口 术后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在结肠护理中应用护肤粉的效果。 方法 选择 98 例结肠患者,均来源于本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护肤粉组和常规组,组内分别有 49 例。护肤粉组采取护肤粉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周围皮肤情况。 结果 护肤粉组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 0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 14.29% ( P< 0.05)。 结论 在结肠护理中应用护肤粉能显著减少 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肠造口护理 造口护肤粉 周围皮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患者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供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期结果:对患者的性别、职业类型、接受能力、家庭收入、护理效能、每日护理时间、便秘、都是影响护理能力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一些情况,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结直肠护理能力。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于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5±6.67)分,(93.05±2.5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结肠患者108例作为此次本次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对结肠患者能有效调节病人出院时及出院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患者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