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乳腺神经内分泌患者的MRI特征。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7岁,平均48.6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7例、乳头溢血者1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8例患者MRI表现主要为:单发,等信号卵圆形团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峰值强化率平均值为111%。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MRI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前多数学者将乳腺癌根据基因表型分为普通型,腺癌A型,腺癌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型,研究证实,后两者无复发生存期短,预后较其他亚型差。不同的是,基底型生物学特征仍不清楚,免疫表型也存在分歧。本文对乳腺基底细胞样的认识过程及免疫表型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男性乳腺癌少见,男性乳腺囊内乳头状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男性乳腺囊内乳头状

  • 标签: 男性 乳腺肿瘤 囊内乳头状癌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关键。导管原位乳腺原位最常见的类型,手术治疗可痊愈。本文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常用的3种影像学检查(X线、MRI、超声)的表现和诊断价值作简单阐述。

  • 标签: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X线摄影 乳腺MRI 超声 超声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DCIS)患者微浸润(MI)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乳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DCIS-MI、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分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IS-MI是否影响其淋巴结转移,比较DCIS手术方式、病理级别、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否影响其复发.结果(1)在131例DCIS的病理分级中,低级别60例(45.8%),中级别60例(45.8%),高级别11例(8.4%),各组DCIS-MI分别有12例、31例、8例,与病理分级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5,P=0.000).(2)共计76例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3例转移;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5例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微浸润有关(P=0.015),与病理分级之间无相关性(r=0.154,P=0.107).(3)本组DCIS患者随访3月至6年,1例中风死亡,3例局部复发,无乳腺癌死亡.DCIS复发与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无关(P=0.359、1.000、1.000、0.260).结论DCIS病理分级高易发生DCIS-MI;DCIS-MI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 标签: 乳腺肿瘤 原位 病理学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形态上易混淆的乳腺浸润性导管和浸润性小叶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诊治的7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和标本,观察浸润性导管和浸润性小叶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77例患者发病年龄33-72岁,平均50.1岁。大体观察肿物68例单灶,9例多灶,直径0.7-10cm,平均2.3cm,患者中浸润性导管39例,浸润性小叶7例,粘液2例,腺样囊性癌2例,特殊类型1例,腺癌1例,叶状肿瘤1例,假性髓样1例,混合性23例。结论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可以鉴别易混淆的浸润性导管和浸润性小叶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导管 癌小叶状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一种特殊的囊性结构,来自卵巢、卵泡和黄体,是一种潴留性囊肿,多能自行消失,又称非赘生性囊肿,是卵巢的常见疾病,大多是由于卵巢的功能性改变形成的潴留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血肿)、黄素化囊肿、炎症性卵巢囊肿、多囊性卵巢,其病变体积一般不大,多能自行消退,临床上不需特殊处理,但在形态学上的改变常易与卵巢赘生性肿瘤相混淆,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将卵巢赘生性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 标签: 卵巢 非赘生性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乳腺癌患病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镇6803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ⅡB97例,病检CIN17例,浸润1例。乳腺超声异常122人。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和控制宫颈乳腺癌发生、发展,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与乳腺浸润性导管(IDC)的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GLM与28例IDC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GLM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血流信号中等或较丰富,与IDC较相似。GLM病灶L/T值明显高于IDC,53.85%(14/26)的GLM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而35.71%(10/28)IDC病灶后方回声衰减,且IDC患者PSV、阻力指数值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LM。本组26例GLM中,术前超声仅诊断4例为炎症,28例IDC术前超声检查均诊断为恶性肿瘤。结论GLM与IDC的声像学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亦各具特征,详细检查、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肉芽肿性乳腺炎 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IHC)、FISH方法对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的HER2基因进行检测。结果IHC-、1+、2+、3+与FISH结果符合率分为100%、2.9%、25%、90.3%。结论FISH是一种准确可靠的HER2基因检测方法。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女性肿瘤的第2位。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性导管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其中54.6%的浸润性导管是由x线钼靶检查发现,但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现将北京民航总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的x线表现总结如下,其中12例行超声检查,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 标签: 导管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 简介: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0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速与1~6月份持平。7,9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增速比6月份提高5.3个百分点。

  • 标签: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内生性 拐点 利润总额 同期增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仁素(Nucleolin,C23)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乳腺纤维囊性变中的表达情况,研究核仁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组织芯片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40例乳腺纤维囊性变中核仁素及Ki-67的表达。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仁素在纤维囊性变的表达部位为细胞核,在乳腺浸润性导管中除了细胞核外还有部分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亦有表达;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纤维囊性变中均为细胞核表达。核仁素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纤维囊性变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仁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表达会有明显增高且从细胞核转移到胞浆,其与Ki-67可以作为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

  • 标签: 核仁素/Nucleolin Ki-67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纤维囊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乳腺癌病人因性疲乏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41例乳腺癌患者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采用简易疲乏量、抑郁自评表和焦虑自评表比较系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效果。结果对观察组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后,41例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整体的疲乏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较系统化的护理能改善病因性疲乏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听障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也会对异性的身体与行为产生幻想与冲动,多方位探究听障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正确引导听障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其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设计出四种性教育模式,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相互配合,来达到对听障生性教育的示范与引导的作用,以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听障生 性教育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