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常情况下,在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以及感觉受体(CasR)的相互作用下,细胞外离子的水平保持在2.1~2.5mmol/L的窄参考范围内。血浆总中大约有50%与蛋白结合,剩余的处于离子状态(游离),只有游离具有生理学活性。很常见,可以无症状,仅有生化的异常改变,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表1)。

  • 标签: 低钙血症 细胞外钙离子 甲状旁腺素 mol/L 生理学活性 维生素D
  • 简介:母犬产后,也称为产后癫痫、产后搐搦产后子痫、产后痉挛等,是一种以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引起的肌肉痉挛为特征的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虽然本病在产前、分娩过程中或产后6周之内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产后1-3d的产仔数较多或哺乳超过1个月未断乳的体型较小的母犬。

  • 标签: 产后低钙血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母犬 营养代谢性疾病 产后癫痫 产后子痫
  • 简介:母犬产后是犬常发的一种急性代射性疾病。临床症状是以呼吸急迫、张口喘息、发热、痉挛为基本特征。据本单位宠物医院2003年1—7月份不完全统计,治疗母犬产后21例,治愈率100%。本病多见于小型观赏犬,如京巴、狮子巴、京巴串等(共治疗19例),多数犬营养状况良好,一般多在产后5—15天发病,而且发病多在夜间。

  • 标签: 产后低血钙 母犬 防治 低血钙症 临床症状 宠物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的发生规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75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析监测术后血清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174例,其中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3例,均无症状;双侧腺叶全切术32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6例,双侧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2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并对侧部分切除术86例。结论双侧叶甲状腺全切除、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双侧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包括再次或二次以上手术,术后易出现。甲状腺手术引起与手术方式有关。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手术方式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原发性伴继发性(HSH)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罕见病因之一。现报道近期本科诊治的1例原发性HSH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病的诊治策略。患者为26岁男性,以反复四肢麻木、抽搐为主要表现,生化检测提示存在、低钾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后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M亚家族-成员6(TRPM6)基因突变。经规律口服补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患者症状无再发,电解质正常。原发性HSH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TRPM6基因突变导致肠道及肾脏的镁吸收障碍,进而引起系列临床表现,经补镁治疗通常可明显缓解相关症状。

  • 标签: 原发性低镁血症伴继发性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低镁血症 罕见病 TRPM6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持续采取综合预防教育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为预防小儿,提高儿童生存质量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从2004年10月起,组织医院、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社区门诊等部门,持续采取多种形式,对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进行科学育儿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自2004-2009年,对0-3岁的小儿每年进行一次分析。结果儿童的发病率分别是10.84%、8.83%、7.76%、6.53%、5.95%、4.87%,逐年降低。结论持续性综合预防教育对降低儿童就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持续综合 预防教育 儿童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8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发生术后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16例行双侧腺体全切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11.3%(16/141);14例行一侧腺体全切除加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2.4%(14/572);12例行双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2.1%(12/570);3例行单侧腺体全切除术,占1.7%(3/177);接受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1例,占10.0%(21/211)。结论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发生的概率与手术的范围、次数等存在紧密联系,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镁等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注意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以降低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低钙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的临床表现不一,从无症状性的生化异常到严重时威胁生命的病症。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表1),按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的高低可以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高(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的疾病)两大类。最常见的病因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血清总浓度的正常值为2.15~2.65mmol/L。

  • 标签: 低血钙性疾病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 低钙血症 代谢异常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后的发生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其中无症状22例,有症状14例。症状较轻者11例,有口唇或手足麻木现象,症状较重者3例,有手足抽搐现象,给予口服或静脉补钙,3日内症状有所缓解,一周内症状消失。结论甲状腺癌手术后易发生,手术第2天血清最低,患者多为暂时性,部分患者有症状,适当补钙,一周内症状消失。

  • 标签: 甲状腺癌 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 血钙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的治疗法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12月我院收治的19例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患者在治疗以后均得到了较好疗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感到满意。结论新生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及

  • 标签: 新生儿低钙血症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对血清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12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析监测术后血清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126例。有症状组血清浓度在术后第1、2、3d较无症状组血清浓度明显降低(P<0.05)。不同手术方式出现有症状的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易发生,随手术复杂程度增加出现有症状的几率增加。术前、术中、术后的积极预防可减少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激素(PTH)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地舒单抗诱发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应用地舒单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4岁(18~79),在应用地舒单抗之前,患者水平正常。检测患者应用地舒单抗后的水平,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对症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应用地舒单抗期间出现的患者9例,其余患者未出现。2.静脉输注葡萄糖酸之后患者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地舒单抗诱发的发生率为9.78%,未发现重度病例。静脉输注葡萄糖酸能够有效治疗地舒单抗诱发的

  • 标签: 地舒单抗 骨肿瘤 骨转移瘤 低钙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等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 %(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 %(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16.2%(6/37)出现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发生,6个月后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儿童
  • 简介:随着甲状腺手术方式的改进,窒息、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等常见并发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发生于术后1~3d,主要临床表现为恐惧、焦虑,唇部或手足皮肤有针刺感、麻木、强直感,深部腱反射亢进,严重时手足抽搐、呼吸急促,甚至昏迷。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低钙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术后患者症状性(SH)的发生与多种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甲状腺切除范围进行分层并探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术后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的122例患者,设为SH组。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同年余3 200例中未发生SH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术后、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性别、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术后病理类型等潜在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研究术前/术后(不同术式)SH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PTH水平,预测其iPTH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者122例,发病率为3.6%。SH组和对照组的性别(SH组:男8例,女114例;对照组:男27例,女73例)、是否行侧区清扫(SH组:清扫58例,非清扫64例;对照组:清扫7例,非清扫93例)、甲状腺切除范围(SH组:单侧14例,双侧108例;对照组:单侧73例,双侧27例)、年龄(40.1岁比43.2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8.6枚比4.6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数目(12.3枚比0.7枚)、出血量(22.8 mL比11.0 mL)、手术时间(1.7 h比0.8 h)、术后iPTH(16.4 pg/mL比41.9 pg/mL)、术前iPTH(39.4 pg/mL比47.8 pg/mL)和术后水平(1.9 mmol/L比2.2 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类型(SH组:毒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髓样癌3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4例;对照组:甲状腺髓样癌1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98例。P=0.25)及术前(2.3 mmol/L比2.3 mmol/L,P=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双侧切除患者的术后iPTH若<20.08 pg/mL,则容易出现SH,其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96.30%;而对于甲状腺单侧切除患者,术后iPTH<24.00 pg/mL时容易有SH发生。结论性别、年龄、术后、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是甲状腺术后发生SH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预测SH发生的术后iPTH水平逐渐降低。为避免术后SH的发生,需要根据手术范围及术后iPTH水平及时补钙。

  • 标签: 甲状腺 甲状旁腺素 低钙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后所产生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在我院内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后续比对中依据抛币法,将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整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过程中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期间疾病对各项生活指标的影响效果及生活中对他人的依赖性,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得出,研究组对其使用的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满意的总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通过科学性指导提高了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对于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成效。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当前医疗行业发展中对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甲状腺全切术。这种治疗方式应用具有一定效果,但术后也容易引起出现,为了减小患者术后出现,应该对导致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护理方案。

  • 标签: 甲状腺切除,低钙血症,护理进展,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根据院线统计,癌症患者中,甲状腺癌症是最高发的,同时甲状腺类疾病也是最为常见的。针对于甲状腺类的级别主要为保守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大多数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手术后,会有较大概率患上的风险,像糖尿病一样,会引发很多并发,例如:哮喘、癫痫,偶发性窒息和心脏偷停,为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造成患者在术后患上的因素很多,例如:术中的意外情况、血液血清指标、含量严重下降等。在以上情况下,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上的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感,本文主要探讨对患者术后进行何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的风险。

  • 标签: 甲状腺术后 低钙血症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