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于1883年,上虞长塘人。号湛翁,别名镯叟。他自幼聪颖,从未进过校门,却精通六种外语,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继王阳明以后的大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书法家。1896年、年仅13岁的马与他的启蒙老师郑墨田同去绍兴府学宫院试,同中秀才,而他名列榜首。他的应试文章全是用古人文辞里的语句集合而成,运用自然,宛如已出。这种集句,就连

  • 标签: 马一浮 王阳明 中国近代史 墨田 集合而成 启蒙老师
  • 简介:(1883—1967)名,字,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于古代哲学、文学、诗词、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体,自成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秦斗”,周恩来总理赞扬马为“我国当代的理学大师”,现代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推崇马为“千年国粹,代儒宗”。

  • 标签: 马一浮 作品 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 中国书法 现代新儒家
  • 简介:(1883~1967年)的名字,现在许多人并不熟知。其实他是位名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其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被人誉为“千年国粹、代儒宗”。

  • 标签: 马一浮 风骨 中国现代 现代新儒家 代表人物 古代哲学
  • 简介:小朋友,对水怪这个词定不陌生吧,但世界很多国家的湖泊瀑布里,都有过目击水怪的记录,

  • 标签: 喀纳斯 探险 小朋友
  • 简介: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浙江嘉兴、杭州告急,马即由杭城迁居桐庐镇南门迎薰坊13号。当时,马十分关心丰子恺的安全,于是给丰子恺写信并附去了题为《将避兵桐庐,留别杭州诸友》长诗首,诗中表示了对日本侵略军的强烈愤慨及对亲友分离的依依之情。此信与诗给了正在难舍难离时刻的丰子恺种极大力量,促使他毅然携带家眷踏上逃难之路。到桐庐的当

  • 标签: 马一浮 丰子恺 桐庐 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军 浙江嘉兴
  • 简介:1938年4月。代儒宗马先生应时任校长竺可桢之请。执教浙江大学。是年11月,受命撰写校歌。其词《周易》之道为本,文思深沉,精义周备;辨证要旨,发人深省。

  • 标签: 马一浮 校歌 浙江大学 《周易》 竺可桢 儒宗
  • 简介:平生很少著书立说,除为尊长亲朋作铭志序跋、为门人问学作答疑解惑外,几无夫子自道之著述。盖圣言之外,更无二谛,往哲先贤均已道尽,故诗乃马老平生直摅胸襟的自著之辞,尝日:“后世有欲知某之为人者,求之吾诗足矣。”

  • 标签: 诗学思想 马一浮 著书立说 著述
  • 简介:被当代海内外儒学界誉为现代新儒学三圣之的马,梁漱溟称之为“千年国粹,代儒宗”。他也是著名诗人,在笔者参与整理校点的《马集》第三册中,收有马诗词近3500首。当然,这3500首诗词,并不是他诗作的全部,他淡于名利,对道志咏言的诗发表更是谨慎。据他弟子张立民在《蠲戏斋诗编年集·附记》中说:“先生欲删其诗,

  • 标签: 马一浮 西湖 现代新儒学 梁漱溟 第三册 诗词
  • 简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批评章太炎等国学观的同时,提出国学者乃六艺之学的国学观,认为传统儒家的六艺之学可以代表我国固有的切学术,甚至还可以之统摄西方切学术。他提出这观点的目的,方面是为反对当时思想学术界的全盘西化而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血脉;另方面则是期学术救国,六艺之学改变世道人心而达到“复性”的目的。

  • 标签: 马一浮 国学观 六艺 复性
  • 简介:《马全集》即将出版,该书的主编吴光教授约我写篇序,实在不敢当,但出于对马先生的崇敬,我答应了。我必须说明,这篇“序”只是我学习马先生著作的篇学习心得。上个世纪90年代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集》,我只读了第册,深感马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须要好好领会,但因直没有机会细细研读马先生的著作,实为憾事。

  • 标签: 马一浮 浙江教育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国学 学习心得 90年代
  • 简介:我们知马先生很难《文心雕龙》的“知音篇”,开头第句就是“知音其难哉!”千古文章,难在知音。不是谁都可以了解马先生的。不是简单地读他的书,就可以了解他。他是中国现代学者当中最难解读的位。

  • 标签: 马一浮 典范意义 文化 《文心雕龙》 中国现代 知音
  • 简介:”与“滔滔”献疑刘精盛《大雅·江汉》:“江汉,武夫滔滔”。王引之《经义述闻》:“谨案经当作‘江汉滔滔,武夫。’传当作滔滔,广大貌。,众强貌……而写经者滔滔四字上下互讹……《风俗通义·山泽篇》引此诗曰:“江汉陶陶,陶与滔,古字通。...

  • 标签: 《说文》 《诗经今注》 《毛诗》 江汉 《说文解字注》 基本义
  • 简介:在我国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初年,有位青年学者崭露头角,活跃在当时的文坛而名扬海内。他就是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与鲁迅(周树人)同乡的马先生。

  • 标签: 马一浮 先生 讲学 民国初年 辛亥革命 青年学者
  • 简介:历史上对六艺有不同的解释,马从六艺所蕴涵的三个层次: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通过从历史文本知识到义理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释,重新阐发了六艺的内涵,并揭示出六艺的宗旨。

  • 标签: 马一浮 六艺 宗旨
  • 简介:关于马(1883--1967)思想的定位及其特色,学界历来见仁见智,评说不。主流的意见认为马是“理学大师”或“理学家”,其中又分近程朱、近陆王、调和程朱陆王三种意见。自上世纪80年代现代新儒学思潮走向国际以来,论者大都承认马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代思想家,但在分析其派别归属时,则又有所谓新理学(程朱学)、新心学(陆王学)、新经学(直接孔孟)、文化哲学之分。

  • 标签: 马一浮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80年代 文化哲学 理学家
  • 简介:本文认为马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境遇、理论凭借、兴趣机缘,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哲学.他认为西学冲击下的中国学术正处于末世,从心性本原疏解中西文化的紧张与对立.本文着重分析他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判教诸层面的致思趋向和理论特点,由此强调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精神.

  • 标签: 马一浮 中国哲学 本原 现代新儒家 心性 自身
  • 简介:先生(1883—1967)是现代著名学者、代儒宗、诗人、书法家、篆刻家。他的作品、书札、文稿、讲录等都是随写随散,无意于收存与编撰,直到他逝世之后,由他的友人楼达人先生提议并写信给胡乔木同志,才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十余年的搜寻,特别发现他的关门弟子龚慈受在随侍马先生期间,手抄笔录,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

  • 标签: 马一浮 诗学观 文化 著名学者 书法家 篆刻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