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佛教传入中土后,其音乐中的梵呗、唱导等形式即对中土固有的说唱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说唱艺术对佛教梵音的吸收和融汇,这种新变的音乐形式为中国古代戏剧提供了一种更符合其自身的音乐范式。

  • 标签: 佛教音乐 说唱 戏剧
  • 简介:本社新近推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小荣教授的最新论文集。是书为作者近年来关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论文的首度集结,对于佛经文本的文学因子,佛经体制与中古绝句的起源,谢灵运、李白、柳宗元、贾岛等著名作家作品与佛教的关系,敦煌佛曲的源流等诸多问题,都作了全新的探讨。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佛教 散论 福建师范大学 作家作品 论文集
  • 简介:8年是2920天,70080小时。你,一句话能重复多久?一个梦想能坚持多少天?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王家卫用了8年的时间,来拍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一代宗师》。我猜《一代宗师》的剧情介绍是徐浩峰写的。什么?你居然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徐浩峰是谁?看来在下有必要给你洗一下脑,不对,科普一下:谁是徐浩峰?张震最初学武不过是为了让电影所拍摄的武术显得更有真实感,结果这"内存八意、外居八形、劲发八面、以意领气、以气促力"的八极拳让他上瘾了,居然一发不可收拾地练到拿了名次。这,就是传统国术的魅力!墨镜哥王家卫拍电影,向来是号称没有剧本的,都是一边拍一边构思,所以一部电影才会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地拍了那么久。这次八年磨一剑,这个拍惯文艺片的大叔,掉转马头杀了个回马枪,拍起武侠片,电影剧情居然还是有始有终的,被影视记者笑称为"不像他的风格"。影片请的基本是明星演员,甚至还动用了赵本山大叔(家卫哥你就不怕观众笑场吗?)和小沈阳来做龙套演员,请出诸多重量级的编剧来做这剧本,例如张大春与徐浩峰,此番手笔,不可不谓不重。

  • 标签: 武侠电影 王家卫 纪实文学 国际电影节 主要情节 北拳
  • 简介:近年来王德威教授重申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并将其放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语境里重新思考。作为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王德威感兴趣的是抒情对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叙事的冲击,对文本中抒情因素的揭示成为他还原非连续的、众声喧哗的历史图景的手段。这一做法在获得洞见的同时,亦留下一些盲点。作为必要的修正,本文主张重构历史的整体性,以有着特定起源和目标的传统,为现代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构定位。

  • 标签: 抒情传统 中国 现代性 新历史主义
  • 简介:一、传统吉祥图案的由来中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备受世人瞩目。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独秀,传统吉祥图案的由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必然性。“神”化,是人类先民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诠释,他们认为世间存在着神鬼,为了驱凶辟邪,设计出并赋予一些图形用来祈福。

  • 标签: 传统吉祥图案 象征性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背景 自然现象 必然性
  • 简介: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研究叙事时序问题时指出:“提前:或时间上的预叙,至少在西方叙述传统中显然要比相反的方法少见得多……小说(广义而言,其重心不如说在19世纪)‘古典’构思所特有的对叙述悬念的关心很难适应这种做法,同样也难以适应叙述者传统的虚构,他应当看上去好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现故事。因此,在巴尔扎克或托尔斯泰的作品中,预叙极为少见……”①以色列叙事学家里门一凯南也指出:“用得较少的——其理由显而易见

  • 标签: 中国叙事传统 预叙 流变 叙述者 叙事时序 19世纪
  • 简介:“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一直贯穿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对指现实的忧世观念,与道家对生命的忧生思想形成了一种对立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以忧患意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发展史。儒家和道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其间的博弈与互补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取向。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价值取向 “儒道互补” 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 对立互补
  • 简介:我国戏曲传统自唐传奇小说为肇始发轫,至南戏元曲蔚为大观,再到京昆流行士大夫间,可谓流传千年,源远流长。期间杂剧、戏文、传奇、散曲、曲谱、曲论等文献不一而足,从现存文献来看可谓汗牛充栋,精彩纷呈。这些材料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戏曲保留了第一手的文献资料,也为我们复原并将很多古代戏剧重新搬上舞台提供了基础蓝本。

  • 标签: 戏曲文献 图书分类 传统 传奇小说 文献资料 中国戏曲
  • 简介:<正>一、《诗经》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人的性格较为含蓄,对于爱情、婚姻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一般采取委婉和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诗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不可避免地会记录有关爱情等个人感情方面的诗词,为后人探究古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依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标签: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个人感情 《关雎》 浪漫主义色彩 邶风
  • 简介: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赛龙舟与端午节的习俗紧密相连。而马球则代表着唐代的贵族文化。我国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在遥远的古代,我国长江两岸就已经开始了刀耕火种。伴随着农业的兴起、政权的建立,各种古代体育项目也孕育而生。本文将从古代体育项目的道具、姿态、过程、竞技的角度,来阐释其娱人性的特点。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人性 道具 文化底蕴 贵族文化 刀耕火种
  • 简介:陈三立“格韵说”,上接魏晋以来以格、韵论诗传统,下启近代诗学的革新意识,对清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唐宋诗之争进行分疏和整合。他以唐宋诗精神气质为基础,吸纳同时代学术思想、诗歌文化理论精髓,汇入历史意识和生命的诗情,为新学j中击下中国传统诗歌树立美学典范,以回应诗歌的未来路径问题。“格韵说”诗学的价值取向已突破传统诗学辞章文艺学的范围,成为具有文化观照和思想深度的文化诗学。陈三立也正是通过赋予传统诗学以更丰富的时代新义,从而实现了传统诗学的近代转型。

  • 标签: 格韵 同光体 文化危机 诗学转型
  • 简介:文章以吴芳吉与杜甫的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从诗歌创新、诗歌之忧患意识、二人主体人格等的比较论述,认为吴芳吉诗歌创作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在传统与现代之契合中产生了独树一帜的“白屋诗体”。“白屋诗体”见证了中国诗歌发展的一脉相承与创造力。

  • 标签: 杜甫诗歌 白屋诗体 传承创新
  • 简介:加拿大籍留美华人剧作家曹禅的原创音乐剧《时光当铺》(2011)将对美国反恐战争的反思与对北美华人移民经历的历史追溯有机地融为一体。这部音乐剧不仅在思想主题与话语创新层面与汤亭亭的后现代书写一脉相承、展现丰富的承继关系,其推进中美两国跨文化对话的创作主旨同样可以被视为汤亭亭“有为主义”创作议程的跨文类延续。

  • 标签: 《时光当铺》 汤亭亭 跨文化对话
  • 简介:地点:西昌市凉山民族风情园内《凉山文学》编辑部俄尼·牧莎斯加:彝族,汉名:李慧;笔名:白丁。祖籍大凉山瓦来拉达,1970年10月生于九龙县小金乡,大学本科毕业。从过政、从过新闻、也停薪留过职,现在凉山州文联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凉山文学》编辑。参加全国第十七届"青春诗会",参加爱荷华国际

  • 标签: 青春诗会 俄尼 作家协会会员 木呷 麦吉 《诗刊》
  • 简介:2012年11月23日-25日,由中华诗教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承办的“传统诗词与当代诗教学术研讨会暨中华诗教学会第二届年会”在珠海举行。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张海鸥教授(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会议。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黄坤尧教授、台湾中央大学王力坚教授、暨南大学伍巍教授等来自两岸四地的40多位学者诗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3篇.以及诗教同仁的诗词集《伶仃洋雅集》。本次研讨会议题涵盖传统诗词百年史、传统诗词存续发展研究、传统诗词文体名称、诗词用韵、大学诗词教育等方面。

  • 标签: 传统诗词 学术研讨会 诗教 当代 中山大学 综述
  • 简介:一、荆楚文化:值得旅游商品包装借鉴的珍宝1.荆楚一说的由来楚人的祖先是谁?有学者说,楚人是"祝融的后裔"。《史记·楚世家》对楚族的来源,记载得脉络清晰,说颛顼是黄帝之孙,祝融又是颛顼之孙。商代,殷人称祝融诸部落为荆,分布在商朝南境。随后殷人势力逐渐向南发展与扩张,祝融下属的一些部落,有的被打败臣服于商,祝融的第六个儿子季连的芈姓后人便继续南迁,直至今天汉水流域和

  • 标签: 商品包装 旅游商品 荆楚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元素 祝融
  • 简介: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叙事本身并非线性的或者碎裂的,线性与碎片性都是阐释的结果。读者若对一致性感兴趣,便倾向于在每一种叙述中找到线性,若是乐见对于碎裂的人类境况的表征,则几乎无法看到线性。这一假设可由四个例证论述。第一个例证是明显属于线性叙事的小说《三个火枪手》。细读其《序言》可知,该文本目的在于突显其虚构性,一直调用叙事聚焦,颠覆角色的身份,动摇年代顺序,对线性提出挑战。第二个例证则是匈牙利1930年代的冒险小说,从叙述时间处理的角度看,这种文类中通常会很简单,但该小说则不然。突兀的叙述只在读者的回想中才才变成线性的,与主角那侦探似的故事创造者一样。因此,传统认为的线性叙述文类在后现代文学熏陶下的读者看来,有可能是碎裂的;这一点与此文例举的另外两部非常复杂老道的叙事恰成对照。这两部碎片化的后殖民叙事作品是拉什迪的《小丑沙利马》(2005年)以及俄罗斯女作家乌利茨卡娅的《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2005年)。尽管这两部小说的碎片化和多视角叙事技巧令人惊叹,其基于时间发展而成的家族故事主线仍然显而易见。真正的线性叙事也许从未存在过,而甚至是极具艺术技巧的碎片化叙述依然可以读成线性的。

  • 标签: 叙事 线性 碎片化 后殖 民视角
  • 简介:聊斋小说《画皮》的人、鬼书写激活并深化鬼文化的“民族记忆”,其简约短小的文言叙述为之后的续写、仿写和改写提供便利。电影《画皮》把文字中的鬼影书写移植到直观影像之中,在小说和电影的“互文”关系中寻求人物原型、主题功能和情节叙事的改编亮点,在当代文化语境里扩大丰富鬼文化“民族记忆”的同时,也可能过滤掉原作的鬼影神韵。在古典小说的电影改编中有效地唤起“集体无意识”式的原型记忆和审美体验,需要导演和编剧艺术地把握原作思想审美上的神韵,在“尊故”与“改古”的辨证统一中放大做足电影元素,为古代文化资源的影像转换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标签: 电影改编 画皮 鬼文化 集体无意识 原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