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低氧血症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8例年龄40~80岁的诊断慢性阻塞疾病的患者行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氧分压分为呼吸衰竭组和无呼吸衰竭组,与18例功能正常的患者比较左心室功能功能及结构即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E峰速时间(EDT)、短缩分数(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关系。结果①无呼吸衰竭组患者E/A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相比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F%、FS%及LVE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呼吸衰竭组患者E/A值与对照组及无呼吸衰竭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及P<0.05;EDT相比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F%、FS%及LVE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三组E/A值与氧分压值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低氧血症是引起CO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并且与缺氧程度成正相关。低氧程度的加重对LVEF%无影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氧血症 左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源肺水肿(NPE)患者血管水(EVLW)变化的临床意义。评估血管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NPE患者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3.2±10.5)岁。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EVLWI、血管通透指数(PVPI),比较治疗前后EVLWI、PVPI与氧合指数(OI)的差异,分析EVLWI、PVPI、OI之间的相关。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EVLWI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第3d、第5d、第7dEVLWI明显下降(P〈0.05)、PVPI明显下降(P〈0.05),同时期OI显著升高(P〈0.05);EVLWI和PVPI分别与OI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9,P〈0.05;r=-0.541,P〈0.001);EVLWI和PVPI呈正相关(r=0.712,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治疗前EVLW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9.4±3.1vs.10.1±2.7,P〉0.05);治疗7d后,存活组患者EVLW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2±2.0vs.9.4±3.1,P〈0.01),亦低于死亡组(6.2±2.0vs.8.4±1.7,P〈0.05)。结论EVLW的高低能直接反映NPE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EVLW越高,则病情越重,OI越低;同时监测EVLWI能预测病死率。

  • 标签: 神经源性肺水肿 血管外肺水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子宫收缩发力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临床常见的PPH类型,使用宫缩药物是基本的防治措施,子宫按摩其有效有待商榷,热盐水纱布压迫、8字缝扎也有一定的价值,可降低大出血风险,宫腔填塞、宫腔内水囊压迫法有助于争取大出血抢救的时机。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子宫收缩发力PPH的首选术式,首选是B-Lynch缝合术,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良或研发了其它类型的压迫缝合术,各有利弊,也存在相关并发症,只要操作得当绝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避免,不会影响再次妊娠,掌握手术的技巧非常重要。介入治疗、子宫切除术、动脉结扎各有利弊,动脉结扎成功率较低,动脉介入是一种常规止血策略,需及早使用,子宫切除需考虑产妇的生理心理需求。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张心衰和收缩心衰临床表现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心衰患者186例,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EF)分为两个小组,其中(EF≥0.45)共126例患者为舒张心衰组(HF-PEF),60例患者(EF<0.45)为收缩心衰组(HF-REF),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舒张心衰和收缩心衰的因素和差异。结果舒张心衰组(HF-PEF)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高血压和女性患者占比较高。舒张心衰(HF-PEF)组患者的白蛋白、血钠、血氯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收缩心衰(HF-REF)组患者,但舒张心衰(HF-PEF)组患者的心率、肌酐(Cr)、血尿酸、血钾、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收缩心衰(HF-REF)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张心衰和收缩心衰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心衰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 标签: 心力衰竭 舒张性 心力衰竭,收缩性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接受预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宫缩乏力产妇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两组各31例,Ⅰ组产妇单纯接受缩宫素治疗,Ⅱ组产妇在上述用药下配合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与用药安全。结果Ⅱ组接受预防治疗后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减少,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但总发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对具有宫缩乏力表现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高,且利于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预防性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生产的85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研究组(n=42例)以及对照组(n=43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手段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中西结合的疗法,治疗结束后,对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预防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的耗时以及第三产程的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共计2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共计7例产妇出血。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中西联合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着,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和非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患儿在不同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时氧合功能和静态顺应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08-2015-06我院PICU住院的ARDS患儿73例,分为ARDS组(ARDSp,35例)和非ARDS组(ARDSexp,38例),分别在PEEP水平为0、5、10、15cmH2O时记录动脉血气参数PaO2、PaCO2、PaO2/FiO2和静态顺应。在保护通气治疗下比较二者在氧合功能和静态顺应之间的差异。结果:①随着PEEP的增加,2组患儿PaO2和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且ARDSexp组PaO2和PaO2/FiO2均要高于ARDSp组,当PEEP=15cmH2O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PaCO2在不同PEEP水平无明显变化;③在同一PEEP水平时,ARDSp组静态顺应低于ARDSexp组,随着PEEP的增加,ARDSp组静态顺应呈下降趋势,ARDSexp组则呈上升趋势,二者在PEEP水平为15cmH2O时静态顺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和非ARDS早期患儿氧合功能,当PEEP=15cmH2O,非ARDS较ARDS氧合改善更明显,且能改善非ARDS静态顺应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氧合功能 静态肺顺应性 呼气末正压
  • 简介:正确检测血管水(EVLW)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单一经热指示剂技术(PiCCO)是目前临床诊断EVLW的金标准,能够客观、准确反映早期肺水肿的情况,提供其他检查无法提供的临床信息。本文就EVLW的概念、监测原理、检测方法及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血管外肺水 单一经肺热指示剂技术 综述
  • 简介:近20年治疗心力衰竭的医疗器械发展取得了革命的进展,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室辅助装置和心肌收缩调节装置(CCM),给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选择.然而大多数的心力衰竭患者不适合CRT或左心室辅助装置,因为他们QRS时限不够宽或者心力衰竭症状不够严重;近年研究发现CCM可改善窄QRS时限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 调节装置 心肌收缩 左心室辅助装置 收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筛选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共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产后出血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中,20例出血量500-800毫升,1例(5.0%)休克;12例出血量为800毫升,4例(33.33)休克。结论临床治疗产妇过程中,及时控制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非常关键,若不立即止血,严重的会导致休克。因此,临床上采用安全、高效的诊断方法,并做好其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以得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在事后加以分析,把120例患者分成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结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在室早发生的频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电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肺动脉栓塞诊治的病患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病患均在入院时已确诊病情,满足肺动脉栓塞的患病标准,将病患等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病患均有29例,其中参照组进行一般检查,实验组进行多螺旋CT检查。通过比较两组检查时间、图像清晰度等情况,进而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进行诊断之后,实验组所用时间短,图像清晰度较高,诊断效果较好,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栓塞中血管造影效果更好,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肺血管造影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收缩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BNP水平的变化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收缩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并予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3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B型钠尿肽(BNP)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8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