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侧后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行侧后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者分别设为侧后组(28例)、后路组(32例),收集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透视次数、术后3个月疗效、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结果侧后组疗效优良率、并发症率与后路组接近(P>0.05);与后路组相比,后路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住院费用高(P<0.05);ODI评分,组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接近(P>0.05);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优于术前(P<0.05)。结论椎间孔镜侧后后路髓核摘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后路手术手术用时短、术中透视少。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侧后路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侧后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行侧后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者分别设为侧后组(28例)、后路组(32例),收集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透视次数、术后3个月疗效、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结果侧后组疗效优良率、并发症率与后路组接近(P>0.05);与后路组相比,后路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住院费用高(P<0.05);ODI评分,组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接近(P>0.05);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优于术前(P<0.05)。结论椎间孔镜侧后后路髓核摘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后路手术手术用时短、术中透视少。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侧后路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56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平均角活动度、后凸平均角活动度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临床强化护理,可促进患者疗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柱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具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后凸严重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统计学方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如何对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护理。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的行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共计 88 例作为此次调研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肺功能锻炼,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体位管理工作、引流管护理工作,观察其神经系统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以及切口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共有 10 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6 例患者壁层胸膜撕裂行胸腔闭式引流, 4 例患者呼吸支持时间延长,脑脊液漏和切开感染各例,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进行护理后,症状都有所改善。 结论: 对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在术前进行护理能够放大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侧后凸 全脊椎切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优缺点,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改良Macnab评分和JOA腰痛疗效评分,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改良Macnab优良率及JOA腰痛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治疗效果,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完全取决于患者的椎间盘的突出类型。只要手术方式选择得当,二者相互补充,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隙 侧后路技术 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人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具体活动度以及后凸角具体活动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大,同时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小(P<0.05)。结论对接受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强化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11月,74例出现严重脊柱侧后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34例,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冠状面Cobb角度、失状面Cobb角度、顶椎偏移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8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18ml,冠状面Cobb角矫正到35.4°,失状面Cobb角矫正到38.7°,顶椎偏移矫正到10.3mm。结论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80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值)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ODI值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期应用侧后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86例行侧后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8月(20~32个月)。术前、术后3d、3个月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4±1.2、2.2±0.4、0.9±0.2、0.3±0.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3个月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分别为70.8±15.4、23.3±6.6、18.3±5.4、8.1±2.4,术前术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2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结论侧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可靠。

  • 标签: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侧后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叭5年3月收治的14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9~15岁。患者均为单发性完全分节半椎体畸形,其中半椎体位于T91例、T102例、T115例、T123例、L12例、L21例。患者术前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在O—arm导航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O-grill导航3D重建半椎体畸形,明确半椎体切除范围,彻底切除半椎体畸形。术中经O-arm扫描、术后经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分析手术前后Cobb角,评价脊柱侧凸、后凸矫正率。结果14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0枚,其中11例置入4对椎弓根螺钉,2例置入5对,1例置入6对;经术中O-arm扫描确认位置良好,术后CT扫描评估螺钉置入准确性:0级118枚(98.3%),1级2枚(1.7%)。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95.4±1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11.9±173.0)mL,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6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为62.8°±15.8°,术后为10.9°±5.3°,矫正率为83.34%±6.08%,末次随访时为12.1°±4.8°;术前后凸Cobb角为57.5°±15.5°,术后为17.0°±6.6°,矫正率为70.66%±6.79%,末次随访时为17.9°±7.0°。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凸、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组病例术后无神经并发症,未发生螺钉松动、脱出、折断等。结论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中,O-arm导航能够指导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和半椎体的精�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O-arm导航 半椎体切除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经皮侧后椎间孔镜配以中药熨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患者采用脊柱经皮侧后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并在术后配合中药熨敷治疗,分析患者腰椎疼痛改善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治疗效果确切。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经皮侧后椎间孔镜配以中药熨敷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脊柱 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 中药熨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一期后路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8例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单侧开窗组:行一期后路单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23~71岁。双侧开窗组:采用一期后路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6~58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固定装置有无松动、断裂,使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均诊断为布鲁杆菌病。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7±6.3)个月(范围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单侧开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5±34.1)min、(214.4±150.2)ml,双侧开窗组为(187.1±30.3)min、(455.8±25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手术时间=8.123,t术中出血量=2.962,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开窗组中1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引流术后痊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05),末次随访时均完全融合。结论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及医疗费用少等优点。

  • 标签: 腰椎 骶骨 布鲁杆菌病 感染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节段固定术治疗完全分节的胸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术治疗了12例完全分节的胸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7~17岁,平均11.3岁。观察并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X线片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侧凸的顶椎偏移。结果:随访10-3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64.1%,随访中无明显丢失。后凸由术前平均320矫正至190,随访中无明显丢失,顶椎偏移由术前4.5cm矫正至1.2cm。无脊髓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术是治疗完全分节的胸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半椎体 手术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侧后腰椎间孔成型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方法 : 选取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100 例,均使用 经皮侧后腰椎间孔成型术治疗。 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 : 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实验组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 结论 : 在实行 经皮侧后腰椎间孔成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使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型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