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又叫春联。据说中国第一副春联始于五代时(918—968年)后蜀主孟袍的桃符题词。有一次过年时。他叫翰林学士辛寅逊题词于门上桃符,孟昶嫌辛寅逊题不好。就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尔后,文人学士群起仿效,把题春联视为雅事,春联之俗传人民间。春联的正式命名从明朝开始。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南京,除夕那天,他突然下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红纸春联。经朱元璋提倡,贴春联从此成为春节习俗。

  • 标签: 春联 印记 春节习俗 翰林学士 朱元璋 明太祖
  • 简介:“我给你念一场戏吧”,芦苇先生站起身,走进里屋取出一本10厘米厚的剧本。他身高一米八二,在狭小的客厅里,转腾挪移都显得小心翼翼。房屋的主人显然不是整理爱好者:一摞摞碟片和书堆在地上,最新的《大众电影》杂志倒扣在沙发柜边。窗帘紧闭,仿佛芦苇随时准备看一场电影。

  • 标签: 芦苇 原地 爱好者 电影
  • 简介:肖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中说:“恐惧和压抑是弥漫我们这代人一生的共有心理。左琴科说‘我从小就怕一只突然伸过来的手’。我呢?显然也旧向我伸过来的手。这只手似有还无,又无处不在。突然就伸出来把你给抓住。”

  • 标签: 斯大林 心灵 肖斯塔科维奇 回忆录 左琴科
  • 简介: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天地者,牛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让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一直沿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师者 尊师重教 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 尊重 教师
  • 简介:28年前,打算出国的时候,卢新华先生曾经有过设想:到了美国,赚够5万美金,回国,做个专职作家。但现在,卢新华觉得,相比专职写作,他更想做一个好的“医生”,帮亲友、神会和时代“看病”。在卢新华看来,沿着封建时代程朱理学的脉络一路下来,“存天理,去人欲”到了“文革”被发展到了极致,只不过“天理”换作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如今,这个国家又进入了“存人欲,去天理”的阶段、而他理想的社会则是“合天道,衡人欲”。

  • 标签: 卢新华 代言 毛泽东思想 程朱理学 封建时代 “文革”
  • 简介:“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觉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到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和下来。第二天再看他俩,赵炜没有发现一丝异常。

  • 标签: 周恩来 情感生活 印记 办公室 邓颖超 客厅
  • 简介:暴雨天曾是张兵先生最恐惧的天气。在重庆市市政同林局任职的7年里,他分管的2个垃圾场,每次暴雨后。因防护层老化,就会有渗漏液溢出.污染农田。黄黑黏稠的液体臭不可闻。随之而来的,是与村民漫长的扯皮、讨价还价,谈赔偿费。作为政府的代表方,他对漫骂习以为常,“没有好人坏人,只有争取自己利益的平凡人,”除夕夜.炯花爆竹可能会引爆化粪池,他得在单位值班到凌晨1点。

  • 标签: 阅读欲望 官场 还原 讨价还价 重庆市 垃圾场
  • 简介:明清交替之际,南海疍民为摆脱自身的“贱民”命运,进行身份重构,琼州海峡北部水域疍民多采取武力方式,而其南部地区疍民多以诉讼方式进行。因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家政策、地方习俗和疍民之间长时段的互动过程中,该群体产生明显的分层,海北的疍民身份日益固化,海南疍民则向“编户齐民”方向发展。

  • 标签: 疍民 身份重构 分层流动
  • 简介:作为历史人物的慈禧太后有多重面相.从个体生命史与个人命运来看,她看似无限辉煌的人生背后,其实颇有悲剧性意味.置于宏大历史场景之中,从革命史的角度来看,慈禧太后残酷镇压各种反清武装起义和革命,均可予以大张挞伐;但从清史的角度思考,如果她对这些反清武装起义和革命无动于衷,那未免不可理喻.就改革史的层面而言,慈禧太后既有顽固保守的一面,也有被迫顺应潮流之举,但终归因循游移而一再错失中国近代化的机遇.慈禧太后的统治,是一种典型的“老人政治”模式,主要靠的是老辣的政治经验与高超的政治手腕,但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识,她关注清王朝的皇位统治更胜于关注近代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 标签: 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 清王朝 近代化 老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