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A股上市公司2001会计年度业绩预警公告披露前后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公告类型与公告前后平均累计超额报酬率之符号及高低,有逻辑上合理及统计上显著的相关性。公告前股票市场投资者能够对上市公司会计收益的大幅增减或者亏损作出理性预期,公告后能够显著改善股票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经理人及大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告前后的市场反应说明,虽然公告未披露会计收益较上年增减以及亏损的估计金额,但业绩预警公告仍然是具有信息含量的,会计收益较上年大幅增减或者亏损的信息是有用的。

  • 标签: 业绩预警 上市公司 市场反应 经理人 大股东 股票市场
  • 简介:信息媒体价值的研究是图书情报部门馆藏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信息媒体价值理论研究对优化信息媒体采集工作,促进馆藏建设工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1、关于信息媒体的价值信息产生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有的来自物质,有的来自社会。很多信息都可以为人们所利用。这些可利用的信息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信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把商品价值分为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求关系和客体满足主体的关系。交换价值的本质是商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是人

  • 标签: 信息媒体 价值含量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 价值要素 可利用
  • 简介:本文对1998和1999年共133家A股预亏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在发布预亏公告时披露效应显著,股价在[-1,+1]窗口中平均下降5.98%。预亏公司年报公告时股价波动与未预期盈余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上年的盈利情况来预测当年的盈余。预亏严重的公司倾向于较早公布亏损预告,而且较多选择在非交易日公告。虽然零时刻在非交易日预亏公司股价下降幅度稍低,但被市场暂时“忘却”的信息最终会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 标签: 预亏公告 披露效应 平均超额收益率 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
  • 简介:新闻作品信息含量的高低,新闻作品的附加信息含量是客观存在的,情感色彩是新闻作品的另一种附加信息(新闻作品的情感信息比较复杂

  • 标签: 作品信息 信息含量 新闻作品
  • 简介:信息和计量是会计的两大模式。信息以有效市场为前提,认为在不完善的市场中,企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具有信息含量。计量认为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在合理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同时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业绩。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信息一直在财务会计理论和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源于1968年鲍尔和布朗(Ball&Brown,本文以下简称BB)的实证研究。BB以1957到1965年9年间纽约证券交易所26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排除了财务报表内可能提供信息的其他部分,如流动性和资本结构,将注意力集中于对盈利的信息含量的检验上。通过非正常报酬率和未预期盈利两大指标验证了年度盈利与股票价格的密切关系,开创了信息的研究先河。以信息为指导,财务会计理论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侧重于提供盈利信息的会计模式。长期以来,广大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作用也表示了认同。然而伴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的不足日益凸现,使得人们对计量的认识越来越充分,更多的人要求采用计量提供会计信息。一、客观环境的变化(1)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无形资...

  • 标签: 信息观 观计量 观转变
  • 简介:按常识理解,会计及其报告是生产和提供财务信息的,并为信息使用者制定财务决策时所用。照此理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环境会计、环境报告(或以环境事项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当然也是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那么,环境会计与报告具有信息含量吗?这个问题有确切答案吗?本文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 标签: 环境会计 信息含量 信息使用者 决策有用性 财务信息 财务决策
  • 简介:读过许多描写杭州的游记,总觉得一般化。这也难怪,因为人们都知道杭州是人间天堂,杭州实在太著名;太著名的地方往往失去了新鲜感,确实难写,容易落入俗套。

  • 标签: 信息含量 游记 描绘 杭州 一般化 新鲜感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中国境内A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表现出较高的控制权起到了可信的承诺,协调效应更强。现金流收益权(所有权)与投票权(控制权)的背离会降低会计盈余的可信性,损害盈余的质量;背离程度越高、盈余的信息含量越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链较长就会产生较多的代理问题,导致信息公布不透明,盈余信息含量较低,这种影响对于非国家实体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讲是比较明显的;而对于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较长的控制链是政府进行决策权下放的结果,建立较长的控制链实际上起到了减少政府干预的职能,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盈余报告的信息含量

  • 标签: 最终控制人特征 控制权 两权背离 控制链 盈余信息含量
  • 作者: 谭梅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制定和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其在我国已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并适当考虑我国国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与以前计提的八项资产准备内容相比,新准则进一步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这对于明确会计信息含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积极的作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透明度。但实施中也存在利润操纵隐患,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归纳诸多学者对信息生态定义、特征描述的共性,凸显信息生态的均衡特性,进而提出信息生态对学习的启示。

  • 标签: 信息生态 学习 均衡
  • 简介:邓小平的信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但至今却很少有人涉及.邓小平对有关信息问题的论述虽然不多,但却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信息灵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获取外来信息与加快自主开发相结合是推进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是促进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的关键.

  • 标签: 邓小平 信息观 现代化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 外来信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会计确认是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对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辨认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存在计量信息两种学说.计量主要关注的是特定的会计计量结构,而对为什么需要这些会计计量却闭口不谈;信息强调的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使用会计数字进行经济决策,而对确认这样的会计计量结构置之不理.计量信息应当统一起来,它们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 标签: 会计确认 计量观 信息含量观 资产计价 收益确定 经济学分析
  • 简介: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公司经理把股利政策作为一种信号,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持久盈利的信息。持久盈利是现在和未来可分配盈利的近似现值,企业是根据持久盈利而不是当期盈利来决定股利的支付路径。股利的变化意味着持久盈利的变化,股利有信息含量。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用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来验证这个假设。本文选取了1992年至1997年389个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股利变化当年为0年,研究发现股利增加的公司其盈利在0年、1年和2年均有较为显著的增长。股利减少的公司在1年、2年盈利有显著的减少,并且股利的类型不同,其传递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差异。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股利有信息含量这个假设。

  • 标签: 股利 持久盈利 股利支付路径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采用沪深股市2008—2010年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盈余信息与及时性的信息含量的问题。研究发现:(1)早披露年报的公司市场反应明显强于晚披露的公司。(2)业绩好的公司市场反应明显强于业绩差的公司,盈余信息具有信息含量。(3)在控制盈余信息的基础上,年报披露的及时性对市场反应不再显著,说明盈余信息比及时性对市场反应的影响更大。

  • 标签: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及时性 盈余信息
  • 简介: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中具有连续5年盈余增长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与同行业中盈余未出现连续5年增长的公司相比,盈余连续增加的公司的会计盈余具有更强的持续性以及更高的盈余信息含量,同时,本文还发现,如果买入盈余连续5年增长公司的股票,同时卖出盈余未出现连续5年增长公司的股票,这一投资组合在未来一年内能够获得11%左右的超额回拯。

  • 标签: 盈余持续性 盈余信息含量 投资组合回报
  • 简介:一、“信息时代教育”提出的背景回顾我国前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教育网络、校园网及网校的建设,多功能计算机教室、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及信息化行政管理系统的建设等。(2)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或积件)、PPT课堂“板书”、学科网站等。

  • 标签: 信息时代 教育观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环境 行政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
  • 简介: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兴起使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地球村,各国的信息安全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着眼于国家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主持召开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 标签: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 安全观 新时期国家 国家安全 防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