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部运动训练在儿童音障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0例音障患儿展开口部运动训练,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训练后患儿的整体口部运动评分及语言清晰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口部运动训练在儿童音障康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口部运动训练 儿童构音障碍 康复效果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音障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音障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的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性提高:患者《塞音音语音评估表》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性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性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音障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到 2019年 3月在本院收治的 66例儿童功能性音障,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功能性音障患儿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发音清晰情况,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康复中,音障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由于患者的发音器官中的肌肉在脑卒中后发生病变,导致无法支持人体正常发生,从而产生了患者的言语障碍。本文根据脑卒中患者音障的原理,针对音障治疗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言语康复 构音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音障(FAD)患儿中枢听觉加工特点及儿童FAD的可能病因。方法选择符合FAD诊断标准的27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个人语言发育史阳性病史率,检测二组儿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其失匹配负波(MMN)形态学、潜伏期及峰振幅。结果病例组个人语言发育史中阳性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VS8%,P〈0.01);其MMN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31ms175±32ms,P〈0.01);其峰振幅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听觉加工时间延长可能是儿童FAD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功能性构音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中枢听觉加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功能性音障儿童言语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观察矫治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功能性音障儿童,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矫治治疗方案:综合性矫治治疗(观察组,n=50),常规性矫治治疗(对照组,n=50),对不同矫治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功能性音障矫治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8.00%(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42/50),(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音障儿童患者,综合性矫治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言语异常功能,纠正患儿的日常错误发音,提高患儿的语言清晰度,方案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言语异常 矫治效果
  • 简介:摘要音障是一种运动性语言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音障往往影响患者日常沟通能力,降低患者生命质量。了解构音障的语言学特征及其评估和治疗的现状,以提高音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患者进行语言恢复治疗。

  • 标签: 构音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音障是一种运动性语言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音障往往影响患者日常沟通能力,降低患者生命质量。了解构音障的语言学特征及其评估和治疗的现状,以提高音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患者进行语言恢复治疗。

  • 标签: 构音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音障儿童音特点并探索音训练方法。方法把136例功能性音障儿童分成二组,每组68人。普通组采用音训练及音器官运动训练,增强组除音器运动训练、音训练外,另加入口肌训练。结果增强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91.18%vs76.47%,P=0.04),增强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普通组(P<0.001)。结论功能性音障虽然不存在音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但由于其音器官的协调性差及口腔感觉异常,因此加入口肌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头针治疗脑瘫患儿音障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6例脑瘫伴音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头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音障临床表现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音障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音清晰度、口腔运动协调性和语音流畅性均显著改善(P

  • 标签: 头针 小儿脑瘫 构音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童音障康复训练期间实施口部运动训练方法的实际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作为选取研究样本的时间段,总共筛选出24例音障患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患儿全面开展口部运动训练方法,并指导家属进行陪护,待训练疗程结束后评估最终效果。结果:经过口部运动训练后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有大幅改善且语音清晰评分也较高,与治疗前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音障患儿实施口部运动训练方法效果甚佳,值得日后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口部运动训练方法 构音障碍 实际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音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l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音障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中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性音障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音障程度呈负相关性;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性音障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性音障儿童(P〈0.05)。结论功能性音障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性音障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音清晰度训练。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功能性音障儿童中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收治的功能性音障患儿80例,运用电脑随机选取法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认知行为干预,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康复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认知行为各指标、音功能精准度和语言发育水平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 认知行为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功能性音障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音障儿童,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功能性音障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儿童 功能性构音障碍 认知行为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功能性音障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功能性音障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实验组患儿施加认知行为干预,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更佳。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功能性音障儿童康复效果具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功能性构音障碍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