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及治疗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微波通过内窥镜引入胃肠道进行多种疾病的治疗,已被人们重视并采用。一、一般概念: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有长波(10~1公里),中波(1公里~100米),短波(100米—10米),超短波(10米~5米)和微波(1米—1毫米),所有的无线电波均可用于医疗,为了不干扰正常的

  • 标签: 内镜微波 微波治疗 微波技术 临床应用 无线电波 微波组织凝固器
  • 简介:目前.白光照明已不再是的唯一照明方式。下对病灶精细结构的判断、黏膜凹窝的分型及肿瘤新生血管等的研究,给常规白光检查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色素因操作费时费力应用亦受限制。近年各种新技术相继建立.包括窄带显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固有荧光光谱技术(IFS)、共聚焦显微技术、细胞学技术等,其中成本最低、临床最易推广者当属NBI

  • 标签: 内镜 窄带显像 分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早期胃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超声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内镜下微创 微创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小肠是人体最长的器官,它远离口腔和肛门,现有的小肠诊断技术又不尽人意,而胶囊(M2A)能发现整个小肠的各种病变,且为非侵入性,患者耐受好,无需住院。自2004年以来,我院使用胶囊检查患者23例,现将其及主要体会分析如下。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 疾病
  • 简介:技术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其微创的特性被广大医师及病人所接受。由于脑部可操作的空间相对狭小,神经外科是采用技术的最后一个外科领域,但近年有较快发展。神经(neuroendoscopy)亦称脑室,可直接或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优点是可以缩小开颅范围,放大手术野解剖结构图像,增强局部光照,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神经内镜 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手术 内镜技术 学科领域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近年来,消化技术不断发展,在消化道疾病诊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技术(tunnel endoscopy,TE)是在内黏膜下剥离术和经自然腔道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TE拓展了消化治疗的适应证,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就TE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隧道内镜技术 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内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肠息肉 帽状息肉病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 简介:摘要甲状腺手术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切除效果是相同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手术的入路不同,手术可以避免颈部瘢痕而保持了颈部美观,对于有美观要求的患者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 手术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胃癌(EGC)是指无论病灶大小,有无转移,癌肿仅侵犯胃粘膜、粘膜下层而未侵犯及固有肌层者。目的探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早期胃癌病人均行内检查、粘膜染色、病理检查和小探头超声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后,行粘膜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均得到完全切除,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粘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小探头超声对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病变深度的判断具有重大决定性意义。

  • 标签: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小探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切除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内下切除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所有患者清醒后都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发生,在手术后2d拔负压引流管,在手术之后观察3d没有发现皮肤坏死感染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5~10d,恢复效果良好。结论下切除甲状腺腺性肿瘤具有美容效果好、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内镜切除 甲状腺腺瘤 效果
  • 简介:摘要胶囊检查目前在很多医院内实施,成为一种常规的肠道检查诊断方法,很多患者及医生对胶囊这种新生事物存在陌生感及抵触,本文从胶囊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的效果,介绍了目前胶囊的应用情况及将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胶囊内镜 诊断 临床AI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综合治疗胃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5年6月-2013年8月采用下胃石切开、药物注射联合应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胃石症的45例病例。所选病例均得到下胃石切开治疗,对于较大胃石则采用药物注射后胃石切开的治疗方法。术后均口服莫沙比利和碳酸氢钠。结果所有病例在内碎石后的24-72h症状得到缓解,7d后胃镜复查,未发现残留胃石,治疗前由于胃石引起的胃黏膜糜烂、溃疡均不同程度出现愈合及愈合趋势。结论下综合治疗胃石症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石 内镜下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40岁者(青年组)53例,年龄>40岁者(对照组)251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以胃窦胃角部最为高发,而对照组以喷门及交界区最为高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分化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中主要以女性群体最为高发;多数发病部位为胃窦胃角;青年胃癌的病理表现主要以低分化为主;检查多为进展期。

  • 标签: 青年 胃肿瘤 病理 胃镜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年来15例Dieulafoy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7例,其中注射高渗盐水或硬化剂5例,射频治疗2例,均立即止血,其中l例再次出血死亡。手术7例,均治愈。结论治疗是Dieulafoy病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射频治疗效果尚属满意,但需进一步观察总结经验。手术治疗可彻底解决血管畸形问题,仍为重要治疗手段。

  • 标签: DIEULAFOY病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胆、胰疾病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胆、胰疾病患者共45例,采用治疗方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8%。术后并发症出现2例,胆道感染1例,窦道出血1例,经过后期处理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治疗胆、胰疾病效果良好,注重护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内镜技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