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实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感染案例,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共计19例;选择同期实施剖宫产手术后未发生感染病例19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前身体状况、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较差(P<0.05)。结论综上所述,剖宫产产妇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合理的处理,防止或降低切口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手术后切口的原因以及探讨切口后处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30例阑尾开放手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阑尾手术切口的发生与缝线性质、缝合技术、切口冲洗、电刀使用、手术时间以及肥胖有密切关系。结论选择可吸收线、改善切口缝合技术、关腹前切口冲洗、尽量避免开腹时使用电刀、缩短手术时间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

  • 标签: 阑尾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切口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院内选取40例剖宫产切口的产妇,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40例同期收治的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产妇,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术后引发切口的原因。结果试验组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胎膜早破、检查次数>2次的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比对照组高,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剖宫产切口的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切口的发生,保证产妇的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原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的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3年收治的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生理盐水、甲硝唑与络合碘切口冲洗。结果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化脓坏疽穿孔阑尾炎、阑尾逆行切除等原因都会导致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甲硝唑与络合碘处理切口感染率相对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科学的防御措施可以控制和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

  • 标签: 阑尾炎 切口感染 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性愈合对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干性愈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更少,治疗时间更短(P<0.01)。结论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腹部切口,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

  • 标签: 腹部手术 湿性愈合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引起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但未发生切口患者6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对术后切口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肥胖、阴道感染、贫血、滞产发生率较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术后切口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性疾病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实行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将其定义为对照组;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实行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同样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并将其定义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情况,进而总结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经强化感染管理后的外科切口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明显降低外科手术导致的切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 标签: 感染管理 外科切口感染 强化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切口问题的具体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切口患者共48名,对临床患者的切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影响切口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在普通外科临床手术中,切口率为4.26%,患者发生切口的平均时间主要是发生在手术之后的6.56d,导致普通外科切口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性质以及进行手术的时间等。结论在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感染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降低患者出现切口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普通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剖宫产产妇手术治疗及切口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2013例,对产妇切口及急诊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生殖道感染、BMI值、出血量、阴道试产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其中86例患者表现为感染感染率占4.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诊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生殖道感染、高BMI值、多出血量、阴道试产时间长是切口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出现感染,采取有效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控制、预防,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否降低术后的切口率。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用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对照组手术时不冲洗切口。结果实验组96例患者中,切口6例,切口率为6.25%,切口局部红肿7例,发生率为7.29%,对照组89例患者中,切口14例,切口率为15.73%,切口局部红肿15例,发生率为16.8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切口率显著下降(P<0.05),切口红肿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中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切口率和切口局部红肿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聚维酮碘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切口的影响效果。方法分析讨论我科56例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对切口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1类切口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预防发生手术切口切口愈合效果较好,患者恢复较快。

  • 标签: 骨科 切口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危险因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率。方法以回顾性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甲乳外科2013年4月~6月手术患者手术切口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该科2013年7月~9月手术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干预前手术切口率为2.42%,抗生素使用率为55.6%;干预后手术切口率为1.14%,抗生素使用率为45.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是手术切口的高危因素。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数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率,规范抗生素合理使用。

  • 标签: 手术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危险因数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切口高危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剖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2组的产妇在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和A1组产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影响切口的高危因素为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剖宫产切口高危影响因素主要有体重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在产妇的围手术期进行更加严格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切口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高危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出现切口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未见切口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