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腹型肥胖与颈动脉内中厚度(cIMT)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开展的“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桓台县某所小学选取1 515名6~11岁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19年11至12月对其进行随访,剔除基线cIMT异常者之后,最终纳入981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的方法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腰围和cIMT等信息。依据基线期儿童的腰围状态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正常腰围组和腹型肥胖组,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腰围组和腹型肥胖组儿童的cIM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期儿童腹型肥胖与随访期cIMT增的关联。结果981名研究对象基线年龄为(8.5±1.5)岁,随访年龄为(10.5±1.5)岁,男生占53.0%(520名)。基线期腹型肥胖组儿童的随访期cIMT(0.54 mm)高于正常腰围组儿童(0.51 mm)(P<0.001)。腹型肥胖组cIMT增检出率(23.9%)高于正常腰围组(3.9%)(P<0.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基线期正常腰围儿童相比,腹型肥胖儿童与随访期cIMT增存在关联(OR=5.78,95%CI:3.43~9.74)。结论儿童期腹型肥胖增加cIMT增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儿童 腹部肥胖症 队列研究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不同标准判定的儿童血压偏高与颈动脉内中(cIMT)增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开展的“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桓台县某所小学选取1 515名6~11岁儿童进行基线调查,最终纳入基线数据完整的研究对象共计1 431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血压、cIMT等信息。以cIMT≥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的P90作为cIMT增的判定标准,同时分别基于中国3~17岁儿童血压参考标准(指南标准)、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筛查界值(行业标准)、6~17岁国际儿童血压参考标准(国际标准)和3~17岁美国儿童血压参考标准(美国标准)将基线期儿童血压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血压偏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血压与cIMT增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8.9±1.5)岁,其中男生682名(5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基于4种标准判定的血压偏高组cIMT增的风险均增加(P值均<0.05)。结论基于4种血压标准判定的血压偏高与cIMT增均有关联。

  • 标签: 儿童 血压 横断面研究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解剖虽然在国内兴起,但现在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解剖的""实际是指构成特定平面或称为"神圣平面"的"",因此不能把""之间的解剖就理解为解剖,解剖的目的也绝非是为了追求"微出血"和"零出血"。现阶段理论学说的多样化以及解剖名词的不规范,是阻碍解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剖的或层面始于胚胎期,但因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旋转、融合等而失去了原来的解剖表现,从而模糊了临床对解剖的认识。笔者结合尸体解剖、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还原了结直肠手术相关的来源和延续,并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例,对"系信封"以及完整系切除等解剖核心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从的整体性上阐释了重要术语的解剖学定义,以期规范解剖名词的使用。从胚胎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来理解的来源和构成,将有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解剖理论体系。

  • 标签: 解剖 术语 系膜 筋膜 盆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鞘切除术与鞘翻转术治疗睾丸鞘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五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睾丸鞘积液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组(42例,行鞘切除术)和翻转组(42例,行鞘翻转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5.06±1.84)min比(17.91±2.13)min]、术中出血量[(5.53±1.22)mL比(6.72±1.51)mL]及阴囊肿胀大小[(1.67±0.42)cm比(2.79±0.5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2、3.973、10.489,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愈显率90.48%(38/42),显著高于翻转组的69.05%(29/42)(χ2=4.720,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鞘切除术与鞘翻转术均是睾丸鞘积液的常用术式,但前者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肿胀反应轻,更值得推荐。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切除手术 鞘膜翻转手术 阴囊肿胀 并发症 复发 术中出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前患者剥术后对比敏感度及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特发性黄斑前手术22例(22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CS)和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的变化。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BCVA(logMAR)0.74±0.28较术前明显提高(t=8.475,P=0.000);术前3 cpd、6 cpd和12 cpd空间频率平均为(1.529±0.645)c/d、(1.403±0.621)c/d和(1.118±0.4467)c/d,术后6个月提高至(1.565±0.314)c/d、(1.435±0.418)c/d和(1.125±0.236)c/d,手术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t=5.357, 5.479,5.216;P=0.000,0.000,0.000)。CMT由术前的(542.29±213.26)μm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315.37±126.39)μm(t=6.023,P=0.000)。结论特发性黄斑前术后视力改善,对比敏感度提高,CMT下降。

  • 标签: 膜,视网膜前,特发性 敏感度,对比 厚度,中心区,黄斑
  • 简介:摘要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解剖结构,解剖理论由此逐渐兴起。系解剖理论从系统解剖学的角度,认为肠系膜作为一个器官,是连续的一个整体。筋膜解剖属于局部解剖学,着眼于筋膜间隙对手术的指导意义。解剖理论强调系与系床的解剖,还揭示系内存在"第五转移",认为防止癌泄露是解剖手术的本质,属于外科解剖学或者应用解剖学。各种解剖理论求同存异、互为补充、迭代升级,从不同角度阐释的结构和功能,对提高手术质量大有裨益,应以"兼收并蓄"态度对待它们。

  • 标签: 膜解剖 肠系膜 Toldt筋膜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对外科临床上不断出现的新现象,越来越难以解释,其结果推动着解剖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解剖是广义的系与系床的解剖。在这一理论模型下,越来越多的问题,无论是过去的数据,还是现在的疑问,都得到了简洁而统一的解释。层面外科、筋膜认识、结直肠系膜解剖,只是解剖形成的重要线索之一。但是,解剖不仅仅是层面、筋膜、结直肠系膜,也是"块"(bloc或body),是"通道"(channel或pathway),是有系床的结构,是有生命事件发生其中的系统。理解解剖、挖掘解剖、应用解剖,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手术的理解,改变外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现状。

  • 标签: 膜解剖 胃肠外科手术 规范化
  • 简介:摘要性肾病(M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性肾病(PMN)在儿童并不常见,但为导致儿童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之一。针对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的抗体不仅见于成人PMN,亦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PMN,为诊断和监测儿童PMN的有用指标。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已成功用于治疗成人PMN,还可能对儿童PMN有效。

  • 标签: 儿童 原发膜性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在特发性性肾病(IMN)中研究从Heymann肾炎模型到人类足细胞特异性抗原PLA2R和THSD7A的发现,针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忽略。仅对IMN来说,患病率的上升与空气污染恶化密不可分,而在接触的日常用品和日常饮食中,重金属中毒导致的继发性性肾病(SMN)也不少见,本文综述了文献已知的环境污染因素对MN的影响和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环境污染 遗传
  • 简介:摘要原发性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的机制研究发现,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病,主要的靶抗原是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在肾小球足细胞膜上,与自身抗体结合,形成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刺激基底和足细胞足突融合,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出现蛋白尿。近年来,我国性肾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浓度PM2.5环境中会增加患性肾病的风险。在遗传易感性方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501是罹患性肾病的风险基因型,该基因编码的HLA分子更易于递呈PLA2R的抗原表位。在遗传、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发生针对PLA2R的自身免疫紊乱,导致性肾病的发生。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开发新的特异性治疗提供线索。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磷脂酶A2受体 PM2.5 HLA基因型 自身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葡萄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983年至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肺癌葡萄转移癌患者14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5±9.6)岁。单眼11例,双眼3例。病理检查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癌、肺鳞癌、肺腺鳞癌分别为10、2、1例),小细胞肺癌1例。就诊前已确诊肺癌者4例(28.6%),因眼部症状而首诊眼科者10例(71.4%)。出现眼部症状至诊断为肺癌的病程为1周~6个月;确诊肺癌至眼科就诊时的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病程为(29.5±19.0)个月。主诉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视物变形者分别为7、4、3例。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B型超声、UBM检查。行FFA检查8只眼,其中联合ICGA检查2只眼。行眼眶MRI检查5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病理活检1只眼。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7只眼中,视力光感者2只眼,手动~眼前数指者3只眼,0.1~0.3者5只眼,0.4~0.6者4只眼,>0.8者3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1只眼,位于脉络16只眼。转移癌位于虹膜者表现为虹膜上"菜花"样肉红色肿物,表面呈不规则形,其上布满细小滋养血管。转移癌位于脉络者表现为后极部或赤道部视网膜下黄白色或灰黄色隆起肿物,其中单个病灶14只眼,2个病灶2只眼;伴视网膜脱离8只眼,眼压升高5只眼。B型超声检查可见后极部扁平形或表面不规则波浪形眼内占位性病变,伴局限性或广泛性视网膜脱离。FFA和ICGA检查可见瘤体上点状、针尖状和斑片状强荧光。MRI检查可见T1WI呈与玻璃体一致的中强信号,T2WI呈弱信号。结论葡萄转移癌可为肺癌的首发表现,以视力障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部分可伴有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部位多为脉络,以单眼和单个病灶多见。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是最易发生葡萄转移的类型。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肺肿瘤 肿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在区分室管瘤和间变性室管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颅内室管瘤和14例间变性室管瘤患者手术治疗前的资料,以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图像为基础,绘制每层肿瘤的边界作为感兴趣区以构建整个病灶,用Mazda软件对构建的区域进行分析,获取直方图参数,比较室管瘤和间变性室管瘤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估相关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室管瘤和间变性室管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直方图指标是:平均值(P=0.010,曲线下面积=0.78)、峰度(P=0.034,曲线下面积=0.75)、第99百分位数(P=0.008,曲线下面积=0.76)。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的参数有:方差、偏度和第1、10、50、90百分位数(P均>0.05)。平均值、峰度和第99百分位数3个参数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0.89,敏感性=85.0%,特异性=85.7%),整体诊断效能显著提升。结论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析法在区分室管瘤和间变性室管瘤中具有应用价值,尤其是多参数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扩散加权成像 室管膜瘤 间变性室管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在抗瘢痕形成和抗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建立大鼠(来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治疗组和假手术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检测瘢痕组织中HO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脊髓水含量、碘化丙锭(PI)染色、FJB(fluoro-jade b)染色测定复合的神经保护作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干预下大鼠硬膜外成纤维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与脊髓损伤组(SCI+composite membrane组,SCI+CM组)比较(3.60±0.23、5.98±0.15、6.86±0.30、6.71±0.22),脊髓损伤治疗组(SCI+chitosan-collagen-salvia miltiorrhiza slow-release composite membrane组,SCI+CCSM组)的运动功能(4.40±0.22、7.62±0.21、9.16±0.18、10.24±0.20)有显著的恢复(F=8.810,P<0.05),各组大鼠的HOP含量检测结果显示,SCI+CCSM组HOP含量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SCI+CM) (1.02±0.29) mmol/L比(3.01±0.49) mmol/L, F=6.72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SCI+CCSM组大鼠SOD水平显著升高[(66.25±5.25) U/mg比(38.25±7.25) U/mg,F=7.650,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3.90±0.82) mmol/mg比(6.02±1.80) mmol/mg,F=5.530,P<0.05],脊髓水含量显著降低[(83.10±5.32)%比(78.25±6.05)%,F=4.36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PI染色显示,SCI+CCSM组小鼠脊髓损伤周围区域坏死细胞显著减少[(142.50±10.32)个比(275.50±8.70),F=1.610,P<0.05);FJB染色显示阳性细胞代表神经元变性坏死,与SCI+CM组小鼠比较,SCI+CCSM组小鼠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105.25±10.30)个比(241.50±20.35)个,F=3.56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SCI+CCSM组显著增加SCI小鼠β-catenin蛋白和TGF-β1蛋白的表达(0.30±0.12比0.65±0.10、0.18±0.05比0.70±0.21,F=7.310,P<0.05)。结论丹参素对脊髓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抑制瘢痕组织中HOP含量,减少SD大鼠模型硬膜外瘢痕组织胶原的形成。

  • 标签: 丹参素 几丁糖 脊髓损伤 瘢痕 Wn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的弹性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7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脉络黑色素瘤患者25例(25只眼)[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8±12)岁]及同期就诊的脉络血管瘤患者25例(25只眼)[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7±13)岁]。对脉络黑色素瘤、血管瘤患者患眼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利用5分法对病变组织的硬度进行弹性评分,并测算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两种方法在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脉络黑色素瘤患者的弹性评分为2、3、4、5分者分别为3、8、13、1例,脉络血管瘤患者的弹性评分为2、3分者分别为18、7例。脉络黑色素瘤弹性评分高于脉络血管瘤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0.77)分与(2.28±0.46)分比较;t=6.694,P<0.01]。脉络黑色素瘤及脉络血管瘤应变率比值分别为42.97±15.83及12.2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2,P<0.01)。以弹性评分3分作为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鉴别诊断的弹性评分法临界点,弹性评分法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72.0%,AUC为0.80(95%可信区间:0.663~0.900,P<0.01);以21.67作为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鉴别诊断的应变率比值临界点,应变率比值法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2.0%,AUC为0.92(95%可信区间:0.808~0.978,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脉络黑色素瘤与脉络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中可发挥一定作用,其中应变率比值法鉴别诊断价值高于弹性评分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76-680)

  • 标签: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血管瘤 诊断,鉴别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