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原核细胞mRNA3'端不存在ploy(A)结构,因而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不同于真核细胞。尽管不能根据oligo(dT)设计引物,但利用全基因中高度分散重复短序列或回文序列却能有效克服mRNA分子结构影响,最大限度地扩增全长cDNA;并且这2种引物设计方法还可以提高RNA指纹图谱重复性,降低反应假阳性,从而为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原核细胞 MRNA差异显示技术 引物设计
  • 简介:  本实验首次报道重组hHSS融合蛋白表达和纯化,  1.4GST-hHSS融合蛋白纯化与含量测定将方法1.3提取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蛋白,取诱导前细菌总蛋白(30μg)、未纯化细菌可溶性蛋白及包涵体蛋白(各30μg)、纯化可溶性融合蛋白及包涵体融合蛋白(各3μg)

  • 标签: 中的表达 刺激物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法培养U-251胶质瘤细胞方法;并分离该细胞脑肿瘤干细胞,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CD133+表达并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特征。方法应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无血清培养基采用悬浮法培养人U-251胶质瘤细胞系;再将分离获得悬浮生长脑肿瘤干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在脑肿瘤干细胞表达。再将脑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生长和分化特征。结果U-251胶质瘤细胞系中有约(2.56±0.2)%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由漂浮细胞球;其细胞表达CD133+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并可连续传代,若重新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可重新贴壁分化,贴壁分化后细胞形态与直接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U-251胶质瘤细胞系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悬浮无血清培养法从U-251人胶质瘤细胞成功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其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为多种细胞形态分化细胞,脑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成功对脑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U-251人胶质瘤细胞系 脑肿瘤干细胞 悬浮法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 简介:目的:检测人表皮细胞是否存在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并研究该表型细胞是否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和表皮干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方法:运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细胞。经Hoechst33342荧光染料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并分选SP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SP细胞ABCG2、整合素α6和β1表达情况。结果:人表皮细胞存在SP细胞,其比例为0.2%~0.3%。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在SP细胞以及总表皮细胞均有少量细胞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以及表皮干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但二者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细胞SP细胞是否是富集表皮干细胞仍存在疑问,还需要进一步动物体内移植实验、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能力研究证实。

  • 标签: 侧群细胞 表皮干细胞 ABCG2 整合素Α6 整合素Β1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78亿人患有耳聋疾病。永久性听力损失是由于耳蜗内细胞丧失了再生能力。目前恢复因耳蜗毛细胞丢失而引起重度听力损失唯一方法是使用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直接刺激听神经。但其使用受限于复杂听力损伤机制和组织损伤程度。理想解决方案是用干细胞、基因、药物治疗阻止耳蜗毛细胞丢失或再生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本文对干细胞再生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内耳毛细胞再生 干细胞再生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重度听力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 耳蜗毛细胞
  • 简介:摘要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s,P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脑肿瘤,在脑胶质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具有独特组织形态学以及生物学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甚至可自愈,多数可以手术切除,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胶质瘤,因此,正确地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病理研究进展发现,Braf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与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高度相关,本文介绍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标签: Braf基因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PA
  • 简介:目的建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骨髓(BM)微量肿瘤病灶(MRD)检测方法,分析其结果与预后关系。方法应用CD45^FITC/CD81^PE/CD56^PECy5单抗组合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NBTGW细胞免疫表型,并确定本实验室FCM敏感度;比较Ⅲ~Ⅳ期NB患儿治疗前及治疗BM细胞形态学观察与FCM检测BMCD45^-/CD81^+/CD56^+细胞阳性率,分析病程MRD检测与预后关系。结果①TGW细胞株表达CD56和CD81,不表达CD45,本实验室FCM敏感度为1×10^-4。②58例患儿共144份标本BM细胞形态学观察分析提示BM转移者23份,FCM检测显示表达CD45^-/CD81^+/CD56^+细胞标本数62份,BM细胞形态学观察和FCM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比较平均化疗4个疗程后BMMRD结果与预后关系:31例患儿初诊时BMMRD检测阳性,化疗4个疗程后11例患儿BMMRD转阴,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进展,无瘤生存率(DFS)位时间23个月;另20例患儿化疗4个疗程后BMMRD仍为阳性,其中11例患儿复发或进展,包括1例死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化疗后移植患儿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前BMMRD结果与预后相关性:共有19例患儿接受化疗后行PBSC移植,14例患儿采集PBSC时BMMRD为阴性,其中2例患儿复发,自移植后始DFS位时间9个月;5例患儿采集PBSC时BMMRD为阳性,均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CM检测NB患儿BMMRD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协助NB患儿诊断和评估临床疗效,BMMRD残留与NB预后相关。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流式细胞术 微量残留病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残留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机体系统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NLR在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预后价值。在肝癌治疗,基于NLR构建预后模型较常规分期系统显示出更大预后效能。由于肝癌异质性,在不同研究NLR预后效能差别不一,而且单纯使用基线NLR评估预后也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了解NLR临床实用价值,笔者对NLR在肝癌预后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癌,肝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残留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种子细胞,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被广泛研究。内源性或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下诱导细胞迁移、并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局部存活、分化成特定细胞,实现愈合、修复、再生功能。这些内、外源性细胞是如何识别、移到受损部位?大量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如CXC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等细胞因子在干细胞迁移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部分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以更好理解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分子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细胞培养过程细胞自然凋亡是细胞受环境压力影响而发生现象。随着细胞自然凋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深入,对以动物细胞产品生产为目的细胞培养产业将产生极有价值影响。采用DNA重组技术把预防细胞自然凋亡基因导入细胞和在培基中加入具有抗细胞自然凋亡化合物等手段已用于预防或减缓细胞培养过程细胞自然凋亡。这些技术将大大延长细胞达到饱和密度后培养时间,从而使细胞培养系统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 标签: 动物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自然凋亡
  • 简介:摘要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微囊泡等纳米级细胞外囊泡,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发挥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在再生治疗中有良好前景。大量研究显示,干细胞细胞外囊泡能促进骨再生,其机制包括抑制缺血缺氧引起细胞坏死,促进干细胞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促进血管生成等;进一步研究证实,微RNA等成分可能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就干细胞外泌体及微囊泡等细胞外囊泡分泌、组成、功能及其在骨再生治疗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外泌体 骨再生 细胞外囊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各种成份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会见到幼稚白细胞,患癌或经化、放疗,可出现造血系各种异常.肿瘤科医务人员、病人和家属都应了解才能正确处理,避免精神、身体和经济上损失.

  • 标签: 诊断 治疗 癌症 白细胞异常
  • 简介:摘要星形胶质细胞多功能特性表现在脑生理学和神经功能重要性。除了定义脑结构外,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递质稳态主要调节部分。GS(谷氨酰胺合成酶)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一种酶,它ATP依赖性催化氨和谷氨酸缩合形成谷氨酰胺,GS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稳态,协调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释放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功能,以及在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G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损伤重要性。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 GS 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对成分输血需求越来越大,而无论是制备浓缩红细胞还是单采血小板,均主要采用白细胞滤器。白细胞滤器可使成分血中绝大部分白细胞被阻隔在滤器内而被清除,并且最终白细胞滤器通常也作为生物垃圾被处理。然而,白细胞滤器细胞是可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细胞资源,并且逐步获得相关研究者关注。笔者拟就白细胞滤器细胞回收方法、细胞活性及生物学特点等进行介绍,旨在为促进白细胞滤器细胞再利用,以及白细胞滤器回收所得白细胞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白细胞 白细胞去除术 白细胞滤器 细胞存活 细胞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但高侵袭性皮肤肿瘤。近年来,关于MCC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其中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是MCC研究一大突破。MCPyV(+)MCC患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与未感染患者有明显区别。关于MCPyV研究不仅揭示了MCC部分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探索其组织起源。此外,检测MCC患者血清MCPyV癌蛋白抗体可获得提示预后信息,鉴定病毒状态和MCC肿瘤突变谱可以更好地指导用药,有助于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策略。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 简介:摘要脑脊髓液(CSF)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为CSF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切入点。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技术可获取CSF单个细胞表达谱,有利于CSF细胞类群和异质性研究以及低丰度细胞发现。近年来CSF单细胞测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感染性疾病、神经炎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膜转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优势和临床价值,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 标签: 脑脊髓液 单细胞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