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假冒贸易协定》(ACTA)是对知识产权的递增保护,它的实施将给中国加工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自有品牌少的困境。同时,在做贴牌OEM的过程中,涉外商标诉讼案件也在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中国加工贸易企业需积极应对《假冒贸易协定》的挑战:一是提高对委托方商标的甄别能力,警惕贴牌中的"被动侵权"陷阱;二是加大自有品牌投入,打造差异化的品牌战略;三是处理好自有品牌与OEM之间的微妙关系。

  • 标签: 《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 OEM 加工贸易 自有品牌
  • 简介:在多边贸易体制遭受挫折的情势下,区域贸易协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各国青睐,在发展过程中变化出不同的构成方式,并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世界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也在近年加大了同东盟、日韩和中亚的合作,签订了一系列经济贸易合作协议。在合作的进程中,我国应该结合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策略规划,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 标签: 区域贸易协定(RTA) 区域贸易整合 自由贸易区
  • 简介:<正>非正式通过文本、审议稿:2010年10月2日本文为东京回合第11轮谈判的成果,部分参与谈判的国家对特定条款提出的保留以下划线或斜体格式标注。经2010年9月东京回合修改的合并文本缔约各国,注意到,知识产权权利的有效实施对维持全球各行业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

  • 标签: 贸易协议 知识产权权利 东京回合 知识产权侵权 审议稿 假冒商标
  • 简介:从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协定的实体规范及程序规范的竞合类型着手,结合协调法律竞合的国际法原则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协定法律竞合的路径.

  • 标签: 区域贸易协定 WTO协定 法律竞合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了1976—2006年中国和亚太贸易组织其他国家贸易数据,用引力模型分析探讨亚太贸易协定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加入亚太贸易协定之后的贸易转移效应要大于贸易创造效应。最后针对本文研究提出政策意见,随着成员国的增加,减少关税和非关税优惠幅度,成员国之间互帮互助,提高贸易效应,优化产业机构,协调分工。

  • 标签: 亚太贸易协定 引力模型 贸易效应
  • 简介:摘要:整合重构现有的贸易协定,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和区域价值链融合,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亚太自贸协定网络演变的特征,模拟了不同路径下整合贸易协定的潜在收益。研究发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明显的竞争制衡的关系。中国参与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整合有积极影响。RCEP将促进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对进一步整合亚太地区贸易协定提出了对策。

  • 标签: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亚太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协定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条款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包括对竞争条款概念和价值目标的讨论,进而延伸到竞争条款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概念,让我们认识到竞争条款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竞争条款
  • 简介:一、谈判背景在过去的10年里,墨西哥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彻底改革。其中一个主要的渠道是通过不断参与多边和双边一体化谈判,参加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组织和协定。1986年,墨西哥成为关总协定成员;1992年,墨西哥与智利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1993年,墨西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1994年,墨西哥与美国和加拿大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此后,墨丁哥又分别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及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开放市场和在贸易规则规架下开展自由贸易成为墨西哥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据统计,从1996年到1999年,墨西哥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5.1%;从1990年到1998年,墨西哥贸易年增长率高达14.09%,比中国的13.8%还要高出1.1个百分点;从1990年到1999年,墨西哥年均进口增长率高达18%。墨西哥年贸易量也从1990年的82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790亿美元。1998年,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七大和拉美最大的贸易国。

  • 标签: 欧盟 墨西哥 贸易谈判 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 简介:在国际法层面,反制措施(countermeasures)需存在国际不法行为并满足严格限定条件后方可实施。在RTAs框架下实施反制措施的正当性,不但要接受国际法的检验,还需要符合WTO及RTAs的相关规定。从WTO现有争端解决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的审查其正当性之“三步曲”:RTAs及具体反制措施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反制措施经R1As授权,被诉RTAs反制措施之必要性,为协调与沟通WTO和RTAs在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冲突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 标签: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反制措施 正当性
  • 简介: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TLCAN)于1994年生效以来,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密切,从而使得墨西哥经济愈来愈依赖于美国的经济。这种经济上的依赖以及与美国、加拿大三国相互问的贸易开放,导致墨西哥进出口商品来源地和目的地多元化程度有所下降。

  • 标签: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墨西哥 韩国 经济贸易关系 双边协议 出口贸易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区获得了飞速发展,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应运而生.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导致了原产地原则的多重复制,降低了自由贸易区运行的经济效率;区域内的产业在轮轴国产生了凝聚效应,而在轮辐国则产生了分散专业化的效应;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现象使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自由贸易区向关税同盟的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原产地原则 关税同盟 经济全球化 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 关税壁垒
  • 简介:2009年10月7日,马里商工部长艾哈迈德·迪亚鲁在与乍得、布基纳法索和贝宁负责人与会后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在多哈回合的谈判中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利益,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采取积极立场,以比其他农产品更大的幅度减少对棉花的补贴。

  • 标签: 非洲国家 自由贸易协定 棉花 农产品补贴 威胁 布基纳法索
  • 简介:8月12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表示,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3年签订,而双方的关税减让将于2006年完成。2004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5%,达85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巴达维认为.未来马来西亚-中国的贸易联系将会进一步加强。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 东盟 签署 马来西亚 关税减让
  • 简介:区域贸易协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手和制度保障。区域贸易协定的迅猛发展对全球经济和政治进程以及国际贸易法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的动因是多元的,每种动因的现实表现则又是多样的。完备而有效的国际贸易法治,不仅在于规则本身的公平合理和精细,还要求各国重视影响规则制定和实施的政治及其他因素。

  • 标签: 国际贸易 区域贸易协定 政治动因 启示
  • 简介:印度与东盟有信心在2011年年底前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目前,双方还正在谈判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的货物范围扩大。印度商工部长夏尔玛表示双方关于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谈判已经进入后期阶段。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慕斯塔法表示,东盟有些成员国对自然人流动表示关注,担心对东盟区内人民和涉及职业产生影响。

  • 标签: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服务贸易 东盟 印度 投资领域 货物贸易
  • 简介:随着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之间的争端也愈来愈多。“用尽当地救济原则”作为国际法上属地管辖权的体现曾一度成为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但在目前区域合作的新背景下,该原则应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中国在海外投资中已不再单纯地吸引海外投资,更多面临的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问题。基于这一新的现实问题,“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在区域贸易协定的争端解决中应被赋予新的内容,中国应考虑在国家主权、区域贸易合作、多边贸易合作、既往国际习惯法多方规则的博弈中取得平衡,并在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新发展中取得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 标签: 用尽当地救济 卡尔沃 华盛顿公约 TPP TRIP ICS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