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孩子小的时候,身体免疫能力不强,经常会患一些疾病,而且反复发作,做家长的会很担心。小儿反复肺炎这种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其它病变。本文通过对临床大量病例的分析,总结出小儿反复肺炎的根本原因,是环境与机体本身因素,并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希望各方面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小儿肺炎 经常反复发作 因素
  • 简介:摘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分析80例小儿反复肺炎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患儿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或胸部CT做出临床诊断。结果80例患儿均经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解剖结构异常患者行手术治疗0例。共治愈54例,好转2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对反复肺炎患儿都要仔细地分析病史、症状和体征,做相应的检查,以及时给予相应的病因学防治,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反复发热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新生儿肺炎患者80例。性别1-29d,平均性别(5.2±2.1)d;男46例,女34例;发病2-10天,平均(5.0±2.3)d。本组均采用常规退热、消炎止咳治疗措施,静脉滴注沐舒坦,7.0mg/次,2次/d,6d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mg悬液,加入20ml生理盐水,15min/次,2次/d。结果:本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本组,退热时间2.4±0.8天,肺啰音消失时间3.9±1.5天。本组,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4.0%。以肺炎反复发热做为因变量,临床指标做为自变量,进行高危因素Logistic分析,将性别、早产、羊水吸入、营养状况个因素赋值,结果显示,羊水吸入与营养状况差是导致新生儿肺炎反复发热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反复发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重点关注羊水吸入和营养状况差的新生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有较少的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沐舒坦 治疗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单次肺炎反复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结合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在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以及湿疹病史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之外,还包括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结论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以及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几种,医院应予以重视,并通过积极预防和有效干预,尽可能减少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病发。

  • 标签: 小儿 肺炎 反复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患者临床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次发作的肺炎患儿55例和反复发作的肺炎患儿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致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受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哮喘史、湿疹史、粒细胞减少症的影响远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受支原体抗体阳性和嗜酸细胞增多的影响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小儿肺炎反复发作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医护人员在诊断和治疗时要高度重视患儿的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哮喘史、湿疹史和粒细胞减少症。

  • 标签: 小儿 临床反复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临床治愈后随访1年有无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组(A组,n=36)及未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B组,n=44),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

  • 标签: 儿童肺炎 支原体肺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分析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肺炎反复发作患儿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48例(传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反复发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沐舒坦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反复发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CRKP广泛耐药,使可选择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受限。肾移植患者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并发感染。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因"肾移植术后10年,血肌酐升高2年"入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围手术期初次并发CRKP感染,感染控制出院后再次发生CRKP感染,通过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肾移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继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冬病夏治贴敷疗法防治儿童反复肺炎临床疗效观察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不同疗程冬病夏治贴敷疗法防治儿童反复肺炎的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贴敷治疗疗程将其分为三组,1年组患儿45例,2年组患儿45例,3年组患儿45例。选取患儿定喘、肺俞等穴位实施了穴位贴敷,贴敷药物使用均相同,药物成分有延胡索、甘遂、白芥子、细辛,比例为2211,“三伏”每伏第一天开展治疗,1次贴敷2-4小时。对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肺炎发作次数和变化率进行了观察,并且对三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评定。结果通过治疗后,三组患儿肺炎发作次数有所降低,其中3年组最少,发作变化率明显大于1年级和2年组;治疗后,三组患儿肺炎病程明显缩短,3年组最为突出;总有效率方面,3年组明显优于1年组和2年组。结论冬病夏治贴敷疗法能够降低肺炎发作次数,让患儿的病程缩短,尤其是在低领儿童、病程短、发作次数少等患儿群体中有着明显的效果。

  • 标签: 贴敷疗法 防治 儿童 反复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血清YKL-40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患儿(反复肺炎组)、30例急性肺炎患儿(急性肺炎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YKL-40浓度。并进行血清YKL-40与体液免疫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YKL-40对反复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反复肺炎组血清YKL-40浓度高于急性肺炎组及对照组(P〈0.05),急性肺炎组血清YKL-4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反复肺炎组血清IgG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急性肺炎组(P〈0.05)。血清YKL-40浓度与IgG水平呈负相关(r_s=-0.309,P=0.047),与补体C4水平亦呈负相关(r=-0.324,P=0.039)。血清YKL-40诊断反复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1~0.994)。结论反复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血清YKL-40可能参与了反复肺炎的发生,并可作为反复肺炎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反复肺炎 YKL-40 体液免疫功能 儿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自2019年12月武汉出现首发病例以来,目前已波及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目前该病的确诊依赖于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基因测序。本文报道1例临床流行病学史明确、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动态变化高度符合的疑似患者,连续3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由此分析,对于部分COVID-19病例,因缺乏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单纯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不宜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做出综合判断,以免漏诊。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 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