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群中第2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无有效方法治疗这种慢性疾病。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可以直观显示心脏交感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灵敏指标,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PD尤为重要。笔者重点阐述了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诊断P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帕金森病 心脏成像技术 交感神经系统 感觉感受器细胞
  • 简介: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方兴未艾。分子影像可在体揭示EGFR表达状态与突变情况,可利用核素标记靶向EGFR的分子探针进行显像,其中以11C标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为主。利用PET对EGFR表达与突变情况在体可视化,可无创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及评价疗效。该文对上述探针的临床研究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总结其临床价值,为未来进一步转化和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同位素标记 抗体,单克隆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锝标记的生长抑素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对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进行99mTc-oetreotide受体显像和99mTc-MIBI显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腋窝淋巴结内见到局部异常放射浓集为显像阳性。结果17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93.3%和86.9%,与MIBI显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对选择乳腺癌手术方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生长抑素受体 放射性核素显像 手术方式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导致心血管系统严重并发症。由于PPGL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因此SSTR显像,特别是以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为代表的生长抑素类似物PET/CT显像,已成为PPGL定位诊断以及全身转移评估的重要手段。转移性PPGL的治疗方法有限,177Lu-DOTATATE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为无法手术的PPG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就SSTR显像与PRRT在PPGL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预定位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阴性荷瘤鼠中探索西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Cetuximab)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以反式环辛烯(TCO)-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修饰Cetuximab获得Cetuximab-TCO。以2,2′-((6-氨基-1-(4,7-双(羧甲基)-1,4,7-三氮烷-1-基)己烷-2-基)氮杂二酰基)二乙酸(L-NETA)为螯合剂,制备68Ga-L-NETA-四嗪(Tz)分子探针,测定其标记率、稳定性。体外培养基底样乳腺癌细胞MDA-MB-468(EGFR+)和MDA-MB-231(EGFR-),进行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用Balb/c-nu小鼠建立MDA-MB-468和MDA-MB-231皮下荷瘤鼠模型;将50 μg Cetuximab-TCO注入荷瘤鼠体内,经过不同时间(48、36、24和12 h)后再注射68Ga-L-NETA-Tz,利用"TCO-Tz"反应(点击化学特异性结合)实现68Ga-L-NETA-Tz与Cetuximab-TCO的体内连接;进行小动物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功制备68Ga-L-NETA-Tz分子探针,标记率>95%,2 h放化纯>95%。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证实了预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先后加入Cetuximab-TCO与68Ga-L-NETA-Tz后,1 h时MDA-MB-468细胞摄取率可达(0.69±0.04)%。体内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提前36 h注射Cetuximab-TCO,MDA-MB-468荷瘤鼠有最高的肿瘤摄取值[(0.77±0.05)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 h]及最佳的靶/非靶比值(肿瘤/肌肉:4.67±0.46);给予过量Cetuximab的阻断组、未提前注入Cetuximab-TCO组及MDA-MB-231组肿瘤未见明显摄取[(0.35±0.01)、(0.39±0.05)、(0.45±0.10) %ID/g;F=15.50,P=0.002]。结论采用预定位技术,通过先后注射Cetuximab-TCO和68Ga-L-NETA-Tz,在荷瘤鼠模型中成功进行了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为单抗免疫PET显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抗体,单克隆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点击化学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乳腺肿瘤 小鼠,裸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5-HT1A受体PET显像剂18F-MPPF在健康人脑部的正常分布,摸索合适的图像分析方法,建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5-HT1A受体PET显像的方法学。方法使用18F-MPPF对9例正常人进行脑部5-HT1A受体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方法,获得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比值(RI,ROI放射性计数/小脑放射性计数-1),进而分析显像剂在各脑区的分布情况。结果18F-MPPF注射后,正常人杏仁核、海马结构、扣带回、颞极、岛叶、中缝核群的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比值(双侧均值)分别为4.47±1.23、5.29±1.32、1.52±0.42、2.46±0.64、2.67±0.64、2.94±0.69。结论18F-MPPF在脑内的摄取与5-HT1A受体分布基本一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5-HT1A受体PET显像剂;规范的图像采集和分析方法有利于保证显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神经分子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5-羟色胺受体 18F-MPPF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恶性肿瘤,分化良好的NETs可过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SSTR的特异性结合可实现NETs的功能成像,对NETs的诊断及其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已成功研发出多种靶向SSTR的示踪剂并应用于临床,笔者总结了用于SPECT和PET的SSTR显像剂在NETs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受体,生长抑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作者: 苏云龙 王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50(现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01700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取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50只(注射Ⅱ型胶原乳剂0.3 ml/只)。2组均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测量并分析造模成功的CIA组大鼠在造模前后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比值(T/NT)变化情况,并与同期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另行病理学检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IA组32只大鼠造模成功,显像示病变关节有明显的滑膜炎及滑膜增厚特征,并有血管翳形成。32只CIA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病变关节部位T/NT分别为0.158±0.023、0.402±0.144和0.705±0.163(F=286.924, P<0.01)。造模后25和45 d时CIA组大鼠病变关节部位T/NT与空白对照组相应结果(0.160±0.028和0.158±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0.484和-20.917,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IA组大鼠病变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β3、肿瘤坏死因子-α呈阳性表达。结论99Tcm-3PRGD2对大鼠RA模型关节滑膜新生血管显像的灵敏度高,有望用于RA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CT显像和MRI显像,为临床早期诊断MSA提供临床信息。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MSA-C,3例为MSA-P,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磁共振成像表现、螺旋CT表现。结果多系统萎缩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便功能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12例均行CT、MRI扫描,CT扫描4例(33.3%)显示轻度小脑、脑干部分有萎缩,其余无异常表现;MRI扫描3例(25.0%)表现正常,9例(75.0%)异常,图像表现为小脑半球、全小脑萎缩、中脑萎缩、大脑脚变细、桥脑、桥脑臂及延髓萎缩、额叶和(或)顶叶萎缩、外侧裂增宽等。结论MS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MRI头颅扫描相比CT头颅扫描更具有敏感性,临床诊断MSA时综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测、辅助MRI影像学检测结果,可提高MSA临床诊断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多肽分子探针99Tcm-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简称99Tcm-T7),并评估其在荷瘤裸鼠模型micro SPECT/CT显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标记法,在共配体N-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和乙二胺二乙酸的协同下,制备99Tcm-T7。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人胰腺癌PANC-1细胞和人乳腺癌MX-1细胞表面TfR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细胞结合及细胞竞争抑制实验评估99Tcm-T7体外结合TfR的亲合力及特异性。构建荷瘤裸鼠模型,注射99Tcm-T7后进行micro SPECT/CT显像及生物学分布实验。采用离体组织放射性磷屏自显影成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TfR的表达情况。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子探针99Tcm-T7,其标记率>95%,分别在与生理盐水、胎牛血清的混合液中孵育4 h后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5.3±0.3)%和(90.6±0.4)%。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PANC-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98.9±0.1)%,而MX-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0.2±0.1)%。体外细胞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ANC-1细胞与99Tcm-T7共孵育60 min后结合率达到峰值[(16.12±0.01)%],高于MX-1细胞[(1.20±0.01)%],且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01);细胞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ANC-1阻断组与99Tcm-T7的结合率降低至(2.40±0.01)%,与PANC-1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1,P<0.001)。荷瘤裸鼠体内micro 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99Tcm-T7可从血液中迅速清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PANC-1荷瘤裸鼠模型在注射99Tcm-T7后30 min时肿瘤轮廓显示清晰,肿瘤/肌肉比值达2.80±0.22。生物学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及各脏器对99Tcm-T7的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与显像结果一致,且99Tcm-T7在PANC-1细胞中的摄取[(0.55±0.18)%ID/g]高于MX-1细胞[(0.16±0.11)%I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01)。放射性磷屏自显影结果显示,在注射99Tcm-T7 30 min后,相较于MX-1细胞,PANC-1细胞显著摄取99Tcm-T7 ;在正常组织脏器中,以肾脏摄取最为显著,其次为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肿瘤实质内未见明显坏死,在PANC-1细胞中TfR呈高表达,而在MX-1细胞中TfR呈低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TfR的特异性多肽分子探针99Tcm-T7,其在荷瘤裸鼠模型中具有良好的显像效能,有望为在体监测肿瘤TfR的表达提供新的影像学手段。

  • 标签: 受体,转铁蛋白 肽类 分子探针 同位素标记 放射免疫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肿瘤细胞,培养的 小鼠,裸
  • 简介:摘要现代核医学影像诊断的最基本过程是利用放射性测量仪探测积聚在体内特定组织器官的放射性药物发射出的放射线,一个由计算机处理、可以产生断层图像的测量仪即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简称ECT(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和放射科的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简称CT)的影像截然不同,核医学影像是一个由活体产生的功能性图像,根据引入的放射性药物的性质,还可以是一个生化的、甚至是分子的图像,由此也决定了核医学必定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学科。

  • 标签: 显像 CT-PET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样骨瘤全身骨显像(WBS)和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且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70例骨样骨瘤患者(男50例,女20例,年龄4~66岁),分析患者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点。结果WBS联合SPECT/CT显像发现70个病灶,以股骨(37.1%,26/70)和胫骨(35.7%,25/70)病灶多见;56例行三时相骨显像的患者病灶与健侧放射性比值(T/NT)为3.7±1.2。WBS示病灶摄取呈圆形(或类圆形)者48个(68.6%,48/70),呈梭形者21个(30.0%,21/70),不规则形状者1个(1.4%,1/70);SPECT/CT显像示病灶摄取呈圆形(或类圆形)者69个(98.6%,69/70),不规则形状者1个(1.4%,1/70)。WBS中表现为"双灰度征"的病灶有48个(68.6%,48/70);而SPECT/CT显像示59个(84.3%,59/70)病灶表现为"双灰度征"。SPECT/CT显像示59个(84.3%,59/70)病灶有瘤巢,27个(38.6%,27/70)病灶出现钙化或骨化(即"靶征")。结论骨样骨瘤的典型WBS及SPECT/CT显像征象包括"双灰度征"、瘤巢及"靶征"等,这些征象有助于骨样骨瘤的诊断。

  • 标签: 骨瘤,骨样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 简介:摘要生长抑素受体(SSTR)特别是SSTR2过表达是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共同特征,也是NEN分子显像和核素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过去,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核素标记的SSTR激动剂的研究,并成功将其应用于NEN的临床显像和治疗。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核素标记的SSTR拮抗剂比激动剂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其肿瘤摄取率更高、滞留时间更长,且所获得的影像对比度更高,故其在NEN的分子显像和核素靶向治疗中更具优越性。笔者就核素标记的SSTR拮抗剂在NEN显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EN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癌,神经内分泌 分子显像 分子靶向治疗 受体,生长抑素 拮抗剂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 简介:摘要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的表面表达多种受体,通过这些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进行信号传导,MCs被活化或抑制,从而对人体进行免疫调节。除去经典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途径,其他非IgE途径的MCs活化对人体也至关重要,活化的MCs脱颗粒产生的组胺和蛋白酶等,不仅参与机体免疫,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研究MCs的表面受体并由此进行MCs相关的针对性治疗,对于许多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的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肥大细胞 激活受体 抑制受体 过敏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调节骨代谢实现的。1988年Komm在成骨细胞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1990年Penlser又在破骨细胞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都证明了雌激素受体对骨细胞的直接作用。1993年第一例ERKO(EstrogenReceptorKnockOut)动物模型的问世.进一步明确了雌激素受体基因在骨代谢中的重要性。本文就雌激索受体亚型在骨代谢中的不同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雌激素Α受体 骨代谢 代谢研究 雌激素受体基因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技术简介:1.OrEitan(Ray-GaNTM)芯片显示引擎OrEitan正在开发单芯片RGB显示引擎,它包含光源、逻辑调制器、电源和光镜。基于该显示引擎,使用传统的微细加工技术在任何一个工厂都可以生产出一微米大小的高功率RGB发射芯片。

  • 标签: 显像技术 显示引擎 微细加工技术 发射芯片 RGB 单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