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尝试系统勘察电影叙述不同于文学叙述时空问题,探析电影叙述时空多种层面的双重性: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性、情节叙述和情结叙述的双重性、时空清晰和非清晰双重性,并归纳电影叙述时空体系结构。

  • 标签: 电影叙述 双重性 情结叙述 非清晰时空 时空结构
  • 简介:沈从文的神话书写是中国现代作家“重述神话”作品中表现形态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中并不能寻找到明显的神话故事,却弥漫着一种浓烈的神话气息:其湘西题材小说的时空场景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时空的神话性,而这种独特的时空构架也使得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呈现出隽永的生命力量和真挚情感。

  • 标签: 沈从文 湘西 叙述时空 神话性
  • 简介:童话小说是探寻可能世界叙述的重要文学体裁,其文本世界的时空结构经常表现为多层叙述空间和多维叙述时间。现代小说的空间结构艺术,如嵌套式、链条式、梦境模式等,都为拓宽童话小说空间提供了形式动力,童话叙述也通过采用预述和倒述的不同手法丰富了时间想象。但童话叙述时空想象又常因空间跨层、逻辑悖论等溢出到不可能世界,甚至落入不可信。因此,童话小说的时空想象有一个边界,逻辑真实就是这种想象的最后边界。逻辑真实不仅是可能世界时空概念和范畴形成的依据,也是童话小说认知接受的规律。童话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包含成人、儿童等不同主体,逻辑真实的规约保障了这种文学活动的成功。

  • 标签: 童话 多层叙述空间 多维叙述时间 不可能世界 逻辑真实
  • 简介:小说视角是当代理论家小说家非常关注的修辞技巧。严歌苓小说中采用了儿童视角、男性视角、女性视角、动物视角、民间视角等,根据不同的主题、情节与表现人物的需要,精心选择叙述的立场,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展现了世界与人性的复杂。在她的叙事时间中,作者将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连成一线,对故事进行剪切、拼贴,时而预测未来,时而回溯过去,时而跳到当下,不断将"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将来完成时"组成一体,让故事过去中孕育着未来,未来又渗入过去。在这样的跳跃、流动中,将不同人物的背景、命运,条理分明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又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积极参与到历史真相的共同揭示中来。

  • 标签: 严歌苓 叙事视角 叙事时间
  • 简介:叙述是一种叙述策略。首先,它作为一种元语言必然具有元语言的某些功能。其次,元叙述手法无疑与正常叙述大异其趣,从而造成陌生化效果。第三,这种手法的采用,可以达到韦伯所说的“除魅”的效果,即去除文学魅力,同时,它还敞开了文本当中的意识形态。

  • 标签: 元叙述 元小说 陌生化 意识形态
  • 简介:有媒介卷入的体育竞赛有三个叙述层次,而且三个层次之间存在多重交互的特性。竞赛型演示叙述具有叙述框架类型的多元化、观众参与的决定意义和即兴带来的叙述内部张力等特征。与此同时,竞赛型演示叙述还具有叙述公正这一必要条件,这是这一类型的叙述本身所规定的。竞赛型演示叙述叙述惊喜——以神话的方式叠加并不断刺激叙述,成为这一叙述类型的又一特性。

  • 标签: 演示叙述 竞赛型 叙述框架 叙述公正 叙述惊喜
  • 简介:一句话概说"叙述"(narration)是西方叙事理论中历史最长、用法变化最大、涵义最为繁杂的术语之一.就叙事作品而言,它有或宽或窄的各种意思,既可以指涉表达故事(或某种故事成分)的一种特定形式,又可以指涉整个表达层,还可以特指讲故事的行为本身.在体裁分类中,"narration"指称与"描写"、"阐述"、"论证"、"评论"等相对照的"记叙体".该词还可以指涉电影、广播、音乐演奏过程中的口头讲解等.

  • 标签: 叙述 经典叙事学 西方叙事理论 “纯叙述” 模仿 叙述话语
  • 简介:供给叙述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所谓客观的事物包含得很广,凡物件的外形与内容,地方的形势与风景,个人的状貌与性情,事件的原委与因果,总之离开作者而依然存在的,都可以纳入。在这些里面,可以分为外显的与内涵的两部:如外形、形势、状貌等,都是显然可见的;而内容的品德、风景的佳胜、性情的情状、原委因果的关系等都是潜藏于内面的,并不能一望而知。

  • 标签: 叙述 事物 内容 外形 风景 性情
  • 简介:摘要叙述角度主要是说故事由谁来讲,解决的是“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的问题。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传统小说比较喜欢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它要求叙述者对小说所有的信息,比如线索、发展、结果,人物的心理、过去、未来等都一清二楚。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喜欢用有限视角写小说。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能让叙述者介入故事,甚至能将其变成故事中的人物。这样,有助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其不足是受到了限制,超出了“我”的感知范围的内容便不清楚,给读者留下了猜度的空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文章,叙事者游离于故事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知道的比较多,但与读者有一定的隔阂,感情上不再亲切。

  • 标签: 小说 叙述角度 区分人称
  • 简介:作者:保罗·科布利译者:方小莉书名:叙述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ISBN:9787569004366叙述是人类储存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人类的地方,便有叙述。人类持续不断讲述故事,将世界的各个侧面压缩进叙述形式,这似乎是讲故事与听故事的冲动使然,然而听故事与讲故事的自然冲动并不简单。

  • 标签: 叙述形式 科布 保罗 大学出版社 演变 认知世界
  • 简介:<正>对于《史记》的文学价值,特别是其叙事艺术,学术界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研究者们又大都囿于旧有的文艺理论模式,几乎都停留在对作品的人物描写、情节组织和语言艺术的分析评价上,很少对《史记》的叙事文学特点进行新视角的探讨。而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叙事作品,即主要是小说;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力图使小说艺术成为一门科学,他们对叙事文体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叙事学”。尽管叙事学理论还缺乏系统化、条理化,但它结合作品就叙事学中的某些问题所进行的分析研究,也还是可供借鉴的。而叙事学涉及最多也较集中的是叙述人问题和时空问题,因此本文也从这两方面入手,就《史记》的叙事文学特点和成就进行一点探索,希望能从现代小说理论出发,较深入全面地研究《史记》的叙述人问题和时空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史记》的文学价值。

  • 标签: 《史记》 叙述人 时空问题 叙事文学 文学价值 西方叙事学
  • 简介:"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淡是直接呈现的,它无时无处不在,并不需要等到灿烂之极以后。当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当看到老人的健康晚年,当看到傍晚时分的万家灯火等等,平淡浸润着每一个立方的空间。在平淡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前,平淡只表现为生活的琐琐碎碎,很难从中体现出美感,因此,崇尚平淡,在许多人看来,只是一种腔调而已。然而平淡一旦成为生活态度,一切就变得不同起来。我说,能够品位平淡,生活才会变得有意思。

  • 标签: 山水画艺术 画品 至道 本然 离形去知
  • 简介:1.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那片灰扑扑的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覆盖倾轧,波浪翻滚。目光投过去,屋脊把一块块光折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湖泊,瞬间刺痛眼睛。水在老城区划下一道边界,城市长大的步履,在这里停下。塔的四周簇拥着密集的院落和民居,人间烟火常年四季熏染着它。黄昏时分,一些不知名的飞鸟,一拨飞走一拨飞来,绕匝着塔尖这一圆心,力气饱满地旋转。老居民和外来者,需要从塔出发,像寻找宝藏的入口一样,才能拼凑出一个记忆中的城与市。

  • 标签: 黄昏时分 光折射 外来者 孟珙 慈氏 孤独者
  • 简介:俗语说:写小说就是讲故事。俗语又说:讲故事就是要讲出点意思来,但是,讲故事的人不想让你听出故事的意思来,而只是让你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这可能不?李书磊在本刊发表过的一篇随笔里,说到自己听到《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时,联想到了自己从小被灌输有关狼

  • 标签: 讲故事 小说叙述 讲述 俗语 意义 灌输
  • 简介:《花腔》以繁杂多变的叙述方式书写了小说形式的新范式。作品中各个历史叙述者由于叙述时代、立场、视角限定的差异构成一场历史叙述的狂欢,每个声音在对话中完成自己的叙述。超叙述者在援引多方史料探求历史真相,却在此意义上增加了历史叙述的不确定性,并将这一不确定性构建成文本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本文从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条理性、逻辑性的叙述学分析。

  • 标签: 叙述复调 历史真实 多层叙述 对话意识
  • 简介:叙述者作为叙述信息的发送者,在原则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但却存在这样一条悖论性的规律:叙述者越自限,叙述越精彩。叙述者的权威自限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叙述者自限的方式花样繁多,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叙述者由全知转向自限的趋势,是伴随着现代意识的觉醒而发生的。中国禅宗早就发现,在传达真理方面"不说"是比"说"更有效的方式,禅宗公案中很少宣讲禅理,往往以棒打雷喝、沉默机锋传达佛理、启悟学人。

  • 标签: 叙述者 权威自限 语言转向 含混 禅宗
  • 简介:叙述学自诞生以来先后经历经典叙述学和后经典叙述学两个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叙述学研究正经历着巨大变革,这一变革的背景是发生于各领域的叙述转向,即叙述已经成为文学、历史学、法律、医疗、教育、电子游戏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普遍对象,以文学叙述为对象的叙述学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为叙述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般叙述研究范式的提出应和了这种挑战,使我们看到叙述学发展的广阔视域。交流叙述学正是在一般叙述的研究框架内,以叙述普遍存在的交流性为研究对象,关注叙述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交流机制,使我们重新审视以往割裂式研究带来的理论缺陷。

  • 标签: 叙述转向 一般叙述 交流叙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