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狭义史学'即历史发展学说,包括历史发展学说(流行的说法叫历史观或者历史哲学)和历史编撰理论(流行的说法叫史学方法或者史学思想),前者包括存在与意识关系论、历史发展主体论、历史发展动力论、历史发展模式论;后者包括历史研究目的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写作论、才论、史料论,狭义史学以后者为主。

  • 标签: 狭义史学 历史发展学说 历史编撰理论
  • 简介:90年代以来,随着中共党史学界对党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作为党史学基础理论组成部分的党史史学研究也有了进展,但总的来看,这方面研究的力度还不够。2001年7月,周一平先生的《中共党史史学》一书作为庆祝党的80周岁生日的重点图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史学研究的成果。

  • 标签: 中共党史史学史 周一平 中共党史学 人民 丰富 组成部分
  • 简介:民国时期的"西洋史学"课程,是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之一。1924年陈翰笙在北大开设"欧美史学",盖为这一科目进入大学讲堂之始。其后,随着各校纷纷建制史学系,"西洋史学"课程明显增多,教员群体略具规模,若刘崇鋐、孔繁霱、黄文山、杨鸿烈、雷海宗、朱谦之、噶邦福、张贵永、常乃惪、皮名举、周谷城、周谦冲、鄢远猷、胡鲁士、考特等,他们大多游学欧美有年,受过专业的史学训练,归国执教,在传播西方史学前沿知识,推动中国的西方史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民国 西洋史学史 课程 学科建设
  • 简介:杨翼骧先生是史学界老前辈,一生治学严谨,著述审慎,为青年史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所著《中国史学资料编年》(下简称《编年》)三册,将我国先秦至明代史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关于史学方面的人、事、书一一加以记载和摘编,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在“披沙拣

  • 标签: 中国史学史 史学工作者 史学界 史学发展 编年 治学严谨
  • 简介:<正>我谈谈史学在历史科学发展上的作用和它的研究对象问题。19世纪,西方学术界曾把历史看作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问,认为各民族集体、各国家都须了解自己的历史,历史学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到二十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历史学开始被看作是一门过时的学问,似乎人们更需要了解的是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于是历史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出现了危机,好像现代人没有必要去研究历史了。对此种势

  • 标签: 历史学家 各民族 西方史学史 历史家 发展史 历史事实
  • 简介:回族是在中国本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中国社会的进程对回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转型和国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无疑对回族的撰写有深远的影响。从回族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来看,大致经历了革命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范式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实现史学大传统和回族小传统的良性互动,推进和完善回族学建设,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凝聚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回族史学史 大传统 小传统 多元化 互动
  • 简介:<正>同学们今天到这里来学习,我很高兴。在这里,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想就如何学习史学的问题讲几句话。首先,想谈谈历史、史学史学的关系。历史指客观存在的历史,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多是指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历史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就逐渐有了史学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要求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了,尽管这种要求是很原始的,很初步的,但这标志着人类对于自己的历史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反省。史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又一个阶段。这是在经过若干长时间后,在

  • 标签: 中国史学史 历史发展 历史著作 学习 长时间 历史阶段
  • 简介:<正>当前,我国学术百花园中春意正浓,人材辈出,硕果累累。坛的情况亦不例外,它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巨大进展是不容抹煞的,现在举行的全国首次史学术座谈会就是一个明证。只是我们应该进一步看到,和当今飞跃发展的时代相比,和一些先进的学科相比,历史学的教学与研究、提高与普及确也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它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障

  • 标签: 历史研究 学术座谈会 历史学 中国传统文化 史学工作者 中华民族
  • 简介:2017年,国内史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史学理论研究甚为活跃,在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理论、近代史学、公众史学与口述等方面,佳作频出,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学者们利用丰富的史料,从多个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史学理论史学研究的深入,但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 标签: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理论 近代史学史 公众史学
  • 简介:关于越南史学与中越史学交流,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目前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的:一、对《安南志略》、《大越史记全书》、《岭南摭怪》等越南古籍、著的研究;二、对越南史学中的历史观、史料学等问题的分析;三、对越南史学界歪曲历史的批评;四、对中越史学之间的关系的考察。

  • 标签: 越南 史学 历史观 中越关系
  • 简介:<正>今天借此机会来向大家学习,很高兴。我觉得开这次会议很有意义,意义很重大。史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还处在落后状态,把史学研究搞上去,是我们当前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说史学的研究意义很重大呢?史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史学本身的发展,是研究历代史家对历史的认识。人类对历史的概念、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

  • 标签: 研究史 发展史 史学家 中国史学史 史家 西方史学史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以来,我国审计界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讨。但是,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固然,科学研究从来都不能企求获得绝对统一的理论,但是形成一些主流性的学派却是必要的,审计界现在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重新讨论审计理论体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理由。

  • 标签: 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目标 审计管理 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制度基础审计
  • 简介:我国自1983年成立审计署以来,审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审计理论研究也有了不少建树。但对建立审计理论体系论述尚不多见,在审计界中,人们对什么是审计理论,为什么要研究审计理论,审计理论有什么特点,审计理论包括哪些内容等等问题的研究还很少。而这些问题是审计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审计实践也有密切关系,笔者不揣冒昧,对上述问题提出浅见,就正于审计界同仁。

  • 标签: 审计理论 审计界 研究审计 财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审计问题
  • 简介:<正>一读了郭圣铭先生编著的《西方史学概要》以后,感到十分高兴。这部书的出版,不仅为百花盛开的史学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更为西方史学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在我国,西方史学的研究相当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西方文学、哲学乃至美学的研究,在六十年代前后,都曾取得可观的进展,并出版了一些专著或教材。令人遗憾的是,唯独对西方史学的研

  • 标签: 史学思想 西方史学史 新中国 山林 史学界 史家
  • 简介:人类在不断地回忆和思考自己的过去,想要探究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想要揭示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每一代的历史学家都把他们研究探讨的成果写下来,产生了一部部记述历史的著作;又对如何写历史提出自己的观点,历史学也就同时发展起来,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研究(尽管大大晚于普通历史)情况亦是如此。早在中世记,就有把对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的想象以及伟大人物在音乐上的事迹写成故事,以证明音乐的功效和存在的价值。直到1600年,莱比锡耶稣会教士S·卡尔维希乌斯在他的著作《音乐实践第二》附加以《关于音乐的起源和进步》为题的补论中,才依照年代追叙历史现象。以后的一百年间,产生过包含丰富音乐知识的《音乐大全》3

  • 标签: 西方音乐史 莱比锡 维希 发展演进 学史 亨德尔
  • 简介:《增订中国史学资料编年》四卷本出版后,虽得学界诸多好评,但仍然留下一些尚须梳理的问题。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本人有五点新的认识:《宋书》、《魏书》皆属于官修史;《资治通鉴纲目》的编纂中,赵师渊的贡献其实不大;明代《咸宾录》一书之刘一焜《序》内的星岁纪年,是依据汉代刘歆的《三统历》,这通过民间学者刘坦的著述可以破解;而清入关前纂修的太祖实录,书名有过几次变化;康熙年间之戴名世文字狱,促使王鸿绪匆忙地进呈《明史列传稿》。这些关于中国史学方面的认识,值得关注。

  • 标签: 官修史 《资治通鉴纲目》 刘坦 戴名世
  • 简介: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世纪之交,中国史学研究面临着走向新的理论高度的发展前景

  • 标签: 20世纪 中国史学史 发展道路
  • 简介:<正>史学已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学科地位从而得以确立,相随而来的是教材建设问题必然提上日程,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①本文拟就笔者在从事中国古代史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略述几点粗浅之见,以就正于同道.

  • 标签: 中国古代史学 教材编写 史学思想史 史学发展 中国史学史研究 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