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利用碎片拼贴的叙述模式荒唐诙谐地再现了漫游于后现代城市的作家在探索创作之路时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观察者,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担当书写当代都市经验的重任以及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这些思考在他们城市意象的描摹中展现出来。在作家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后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严肃思考。

  • 标签: 《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 简介:"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分别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关系。历时地讲,"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分别由一种本体形态所支撑,即相应的"客体"本体、"主体"本体。由于"后现代社会""正处于路途之中",其特质"后现代性"目前还不明晰。正因为如此,需要为"后现代性"建构一种本体形态以为支撑。对应地讲,这种本体形态应为作为"客体"、"主体"两种本体之综合与超越的"道体"本体。

  • 标签: 前现代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客体 主体 道体
  • 简介:悲喜融合是美学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由早期的完全对立到19世纪、20世纪的悲喜转换,它一直在不断发展。进入后现代领域,在后现代解构一切的价值评判下,悲与喜已突破了各自界限和概念进行融合互化。黑色幽默作为后现代悲与喜融合的代表可以很好地展现出这种质变融合的形式内涵,而后现代的环境也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背景。同时,需要注意到这种融合在中国呈现出了特点。

  • 标签: 悲喜融合 后现代 黑色幽默 中国喜剧
  • 简介:穿越剧的流行和风靡并不是偶然产物,而是消费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穿越剧流行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有:历史的后现代演绎、大众文化的狂欢、超现实的入梦体验。

  • 标签: 穿越剧 后现代主义 历史 大众文化 超现实
  • 简介: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后现代主义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它使人类重估世界的价值。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在传播学术思想、普及礼乐教化、集聚民间智慧、引领文化潮流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盛行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书院教育精神在当代高等教育中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后现代 书院教育 教育精神
  • 简介:随着时代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文学的价值逐渐得到体现与重视。文学除实用价值、外在价值以及功利价值外,更重要的是文学的内在精神性价值。文学艺术是生活态度、生活内涵与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是文学基本价值所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主要价值,突出文学的作用,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指明道路,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文学的价值 后现代文学 精神性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艺术 实用价值
  • 简介:《格列佛游记》之“慧骃国游记”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热点所在.斯威夫特批评中的“软”、“硬”两派评论一直都在争论此卷的最终意义是什么.然而,他们把整个游记的解读都建立在一个假设有逻辑的,具有一贯性的叙述文本之上.实际上,这个文本中处处可见后现代式的叙述逻辑破碎和连贯性断裂等现象,这些自相矛盾的叙述话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补充,形成显性和隐性文本,后者对前者不断地破坏和颠覆,从根本上解构、消解了最终意义的存在.本文试图从分析慧驷和格列佛的形象刻画着手,揭示此卷中的后现代性特质,从而对此卷提出另外一个可能性的解读.

  • 标签: 慧骃国游记 格列佛 后现代性
  • 简介:本文从建设性后现代法学视域探讨正义问题,认为正义作为公认价值概念和理想目标是客观存在的,但正义在每一社会历史阶段的实现都是具体的,因此,应当从过程性和关系性视域来分析和评价各种正义论观点,既吸收其合理思想内核,也揭示和抛弃其错误观点。从过程哲学价值论视角看,正义是法的一种价值表现。我们必须联系与具体案件、具体法律问题相关联的法律事实,并结合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事实和过程的联系来具体地分析正义。否则就会陷入"误置具体性之谬误"。在裁判疑难案件时,正义的要求除了必须考虑所有既定法律和案例以外,更主要要考虑判决做出后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及对未来社会进程可能产生的影响,最终要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良好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衡量个案的裁判是否正义。

  • 标签: 建设性后现代法学 正义 过程性 关系性 社会效果
  • 简介: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不再存在,代表阶级利益的政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选举机器。宏观意义上的阶级对立让位于微观上人和人之间的权力斗争。政治斗争不再局限于上层建筑领域,而在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

  • 标签: 后现代政治哲学 资本主义社会 20世纪 社会状况 经济状况 资产阶级
  • 简介:阎连科的《丁庄梦》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勾勒了河南农村的艾滋病史,以丁庄为切入点,展现了村民被卖血许诺的光明幸福的未来所蛊惑,疯狂地卖血,并因此染上了艾滋病的“人间戏剧”。在其间,对这群热病们的放逐、疾病背后的关于生命的贩卖和权力的争夺,让我们目睹了异化社会中人性的疯狂与颠倒,以及思考作为疾病背后的隐喻。作者通过前现代寓言和后现代叙事,书写了一个当代的“疯癫与文明”的历史。

  • 标签: 《丁庄梦》 阎连科 隐喻 前现代寓言 后现代叙事
  • 简介:在整个后现代背景下,写实主义仍然不会走到尽头。一方面这一文体早已成熟.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而且本身也有大众化特点,因此是话剧商业性的一种保证;另一方面它又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同样具有启蒙主义的特点——它需要观照多元化中极端个性化乃至私利化的问题.同样要观照同质化和消费主义的问题,它也观照大众阶层革新的不彻底以致保守主义泛起的问题,它还要观照后现代社会中的其他问题……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来自后现代社会,又批判性地描述了后现代社会。希望话剧在其中起到戡来戡萤兽的作用。

  • 标签: 话剧文体 写实主义 后现代 二律背反 现代派
  • 简介: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教育观偏重狭隘的知识技能传授及专业技能的纠偏。教育观念的变化必越将对教育行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文章就后现代教育理念及课程观,在对德国职业教育方法论研究与教学行为观察基础上,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后现代教育观念倾向。

  • 标签: 后现代教育观 德国职业教育 后现代课程观
  • 简介:里尔克的诗歌是现代主义象征派的代表,它以自身语言上的特色、思想上的深远、诗学上的贡献,在诗歌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下,在对里尔克的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他的诗歌中一些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得到了呈现:在诗歌语言上,“沉默”是他描绘难以言说之物的方式,“言不尽意”是他对语言的体会,也是对人这一主体的消逝感的体悟,而在他的诗歌文本中能指与所指的分裂又促使了他的诗歌在语言上表现出了不连贯性、反传统的特点;而在诗人对主体性的探索中,他的诗歌在结构上表现出了主客体的颠倒,同时表现了主体性在诗歌之中是如何地被消解,同时在诗人对主体生存环境的质疑中,他的诗歌又在文本的结构上、内容上表现出了主体在那个时代的客观的背景之下所表现出来的荒诞的内涵。

  • 标签: 里尔克 后现代主义 深层结构 荒诞性
  • 简介:美国后现代作家多克托罗擅于运用“拼贴”手法展现后现代作品片段性、凌乱性、边缘性和分裂性的特点.《皮男人》中,他通过视角和话语的拼贴、历史事件的拼贴、小说人物的拼贴三个角度表达了对美国现代社会的关注,揭示“被压制的真实”,通过“事实的降格”来揭露和抨击权力政治的谎言,达到“去权威化”的效果.多克托罗借助“拼贴”手法有意唤醒读者去了解和发现历史真相和社会现实,让读者意识到文本意义和历史真相都是社会性的语境建构,是一种基于特定利益的“谋划的事实”.

  • 标签: 《皮男人》 拼贴 谎言 异化 去等级化 分裂
  • 简介:微博客文学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衍生的新媒体文学,具有深度削平、中心零散、直观感性等创作和消费方式,还具有快捷传播、即兴生成和即时审美等特点。因此微博客文学创作呈现出文本碎片化、意义平面化、中心零散化等特性。同时,微博客多终端、多媒体、开放式的媒体传播,使得微博客文学总是在不断变化。在文化消费背景下,从创作到审美过程分析,微博客文学创作自身具有一定的审美质素,体现出后现代的审美意义。无论是文本形式,

  • 标签: 后现代主义思潮 博客文学 审美意义 文学创作 表征 媒体传播
  • 简介:传统小说中的图文关系是松散而和谐的,删掉插图对阅读文本不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图一般都为文服务,它们的意义所指也是明确的;而后现代小说的图文关系则是紧密而对抗的,删掉插图,文本就无法正常阅读,图不是文的傀儡,而要凸显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图像与文字所指意义的关系常常是解构性的和不明确的。这种由《项狄传》开创的“语像写作”手法,在后现代小说中仍以文字叙事为主导,但图像在小说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与文字相同的地位,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噱头。图像突破了媒介差异直接参与到叙事流中,以“图像修辞”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媒介融合的叙事风景,对读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印证了现代社会表达的“语言危机”,也预示着文字叙事在纸媒上所能达到的极限。

  • 标签: 后现代小说 媒介 插图 图像修辞 语像写作
  • 简介:汤亭亭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她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方式,运用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创作了《中国佬》,书写了一部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华裔家族史.本文尝试从作品体裁的模糊性、情节语言的不确定性以及叙事角度的多元性来探讨汤亭亭是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写法在《中国佬》中体现种族歧视、性别冲突以及文化冲突的多重主题.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模糊性 不确定性 多元性 矛盾冲突
  • 简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成立至今,其创作的动画电影不仅取得艺术与商业的双赢,更成为近几年动画界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显现是皮克斯动画区别于以往迪士尼经典动画的最大不同,同时也是皮克斯动画区别于其他同时期美国动画的主要特色之一。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皮克斯动画电影 戏仿
  • 简介: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哥本哈根》曾获普利策奖和托尼奖,在欧美掀起过"哥本哈根"热潮。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入手,着重从主题的不确定、人物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等方面来分析文本,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哥本哈根》的后现代性及其文本建构的独特性。

  • 标签: 《哥本哈根》 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
  • 简介:对历史行程的高度敏感与反思,是俄苏作家的一贯传统.然而,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俄罗斯后现代文学的反思精神从艺术形式乃至文化观念上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文体特征,又有自己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相比,在强烈的文体意识和反乌托邦思想的驱使下,俄罗斯后现代文学对历史的书写和反思具有注重文体意识和高度哲理化的特点.

  • 标签: 反思 文体意识 高度哲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