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人员在岗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选取本检查机构体检的410例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纳入暴露组,选取400例未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纳入非暴露组,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分析两组在岗听力损失情况。结果 暴露组的听力异常、单纯高频听力损失、单纯语频听力损失、高频伴语频听力损失占比和工龄≤20年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 结论 噪声污染会损害在岗工作人员的健康,致使其出现听力损失,相关部门应加强干预力度,做好防护措施,减轻噪声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作业人员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噪声工人听阈变化规律,建立基于个体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以期精准化和差异化管理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某企业561名接触噪声工人自入职以来所有体检资料,收集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和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指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GEE)调整性别和年龄,建立各指标的预警模型,根据ROC曲线面积(AUC)和约登指数筛选敏感指标和预警模型。结果561名接触噪声工人中,有26人出现听力损失(4.6%);敏感指标为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20 dB、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3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听阈值≥25 dB,各指标AUC分别为0.602、0.794和0.804,约登指数分别为0.204、0.588和0.608;GEE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中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2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25 dB为最优模型,AUC均为0.862。结论个体水平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可较为准确评估接触噪声工人个体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广义估计方程 预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作用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某企业200名长期接触噪声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通过年龄、性别的校正,对其结果做出听力损失的判断。结果在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阀检查中,语频损失76人(38.0%),高频损失93人(46.5%);语频与高频损失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语频与高频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噪声作用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严重的影响。

  • 标签: 听力损失 噪声作业 工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峰度指标与噪声听力损失(NIHL)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峰度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所致NIHL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7个制造行业共1 8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工人进行基本资料的问卷调查、长时间个人噪声波形采集和纯音听阈测试。计算噪声能量指标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和峰度结构指标。以噪声诱发永久性高频阈值位移(NIPTS346)和噪声诱发高频听力损失(HFNIHL)作为终点指标,控制CNE、LAeq,8 h、工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峰度与NIHL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CNE<90 dB(A)·年和≥100 dB(A)·年时,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LAeq,8 h<85、≥94 dB(A)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峰度(P<0.05);年龄<50岁、男性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峰度与NIPTS346呈正相关(r=0.121,P<0.05),当CNE<100 dB(A)·年时,随峰度水平的增加HFNIHL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度是HFNIHL的主要影响因素(OR=1.321)。结论峰度与噪声作业工人的HFNIHL检出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噪声峰度是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听力损失 峰度 噪声,职业性 非稳态噪声 剂量-反应关系 等效声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听力检测方法对早期发现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体检的30例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均无噪声接触史,常频听阈正常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纳入同样数量的常频纯音听阈正常,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存在噪音的人群作为观察组,均接受扩展高频纯音测听和噪声下语言识别能力测试,对比差异。结果:观察组9、14、18kHz频率的纯音气导平均听阈以及信噪比损失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展高频纯音测听和噪声下语言识别能力测试对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均具有一定的检出作用,具有不同的特异效果。

  • 标签: 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 扩展高频纯音测听 噪声下语言识别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汽车制造业噪声和手传振动联合作用对噪声听力损失(NIHL)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99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其中352名仅接触噪声的工人为噪声组,342名接触噪声和手传振动的工人为联合作用组,304名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测试,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用χ2检验;NIHL影响因素分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自变量纳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结果各组间LAeq,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噪声组、联合作用组LAeq,8 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组与联合作用组LAeq,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群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低于噪声组和联合作用组(P<0.012 5),联合作用组人群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噪声组(P<0.012 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工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噪声接触、手传振动与噪声联合接触均对工人听力有影响(P<0.05),其中,手传振动与噪声联合接触导致听力损失的风险高于单纯噪声接触。结论汽车制造业中噪声和手传振动可能存在联合作用,可增加劳动者罹患NIHL的风险。

  • 标签: 噪声 手传振动 听力损失 联合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噪声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听力损失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在天津市某两所中学随机抽取7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中学生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纯音测听,量表评估。结果完成问卷调查者756人,存在听力损失者41人(5.42%),其中噪声听力损失者29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压力、睡眠、手机耳机、手机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使用耳机时间是中学生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机耳机是中学生噪声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耳机对中学生噪声听力损失的危害较大,应加强噪声防护的宣教,提高中学生听力保健意识,以减少噪声听力损失的发生。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中学生 预防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汽车制造厂2 647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耳疾史、爆震史、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和职业性噪声接触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2 647名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75.0~92.0 dB(A),平均为(84.14±2.47)dB(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2%(456/2 64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噪声接触水平、糖尿病史、爆震史、吸烟和饮酒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0岁、吸烟和接触噪声是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吸烟和噪声均为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引导工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觉丧失,高频 汽车制造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至2019年武汉市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职业噪声接触及其听力损失情况。方法于2020年5月,采用横断面方法选择2017至2019年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的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3 94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噪声检测和纯音听阈测试,而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听力损失率为3.24%(128/3 948),其中高频听力损失有101人,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有27人。既往有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患病率明显高于无既往接触噪声工人(12.10%、0.96%,P<0.05)。职业性噪声接触为<80 dB(A)、80~<85 dB(A)和≥85 dB(A)的工人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83%、2.69%和5.09%;高频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60%、2.05%和3.71%;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分别为0.23%、0.64%和1.38%;不同职业噪声接触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噪声聋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防护用品与不使用防护用品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率(2.88%、4.45%)和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0.46%、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职业噪声接触<80 dB(A)的工人比较,职业噪声接触≥85 dB(A)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3.16倍(OR=3.16,95%CI:1.44~6.95,P<0.05)。与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比较,不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听力损失(OR=1.96,95%CI:1.25~3.06,P<0.05)和职业性噪声聋(OR=3.46,95%CI:1.51~7.96,P<0.05)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发病风险与职业噪声接触和个体听力防护用品使用密切相关。良好的听力防护可以降低职业性噪声诱导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汽车制造业 职业噪声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接触对汽车制造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8年4至7月以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4 72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0.5、1.0、2.0、3.0、4.0和6.0 kHz的纯音听阈测试,分析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特征及其与噪声作业工龄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总体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8%(1 406/4 723);其中,双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1.2%(999/4 723),单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8.6%(407/4 723)。单侧听力损失中,右侧检出率高于左侧(P<0.05),尤其是6.0 kHz(P<0.001);语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1.9%(90/4 723),高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28.9%(1 366/4 723)。左侧和右侧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P<0.001),均以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最高。左侧0.5 kHz的听阈高于右侧相同频率听阈(P<0.05)。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且3.0、4.0和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听阈提高以6.0 kHz较为明显,右侧较左侧易受损,噪声作业工龄与高频段听力损失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频率 工龄 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摘要非稳态噪声已成为工作场所主要噪声类型。与稳态噪声比较,非稳态噪声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听力损失。本文通过对非稳态噪声接触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的新形势、国际噪声接触评估标准概述和面临的新挑战以及非稳态噪声导致听力损失新证据等内容进行综述,为非稳态噪声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的未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 噪声,职业性 非稳态噪声 听力损失 耳蜗突触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噪声作业3 486名男性工人,经筛选最终选取2 60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20%(892/2 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接噪工龄、噪声接触等效A声级、CNE、上班工作制及接触电磁辐射情况在两组工人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CNE、接触电磁辐射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三班两倒工作班制相较于白班制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3,P<0.01)。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是接噪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改善电磁辐射作业环境,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工作场所 听觉丧失,高频 累积噪声暴露量 电磁辐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关联性,以期为职业性噪声性健康损害提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方法2009年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工厂157家,噪声作业工人14 396名,结合职业健康检查,选择其中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和纯音听力噪声作业人员3 5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969人,女539人。同时调查收集其一般信息、职业接触史、听觉系统疾病史等资料。噪声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别采用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与白细胞偏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的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提示,噪声听力损失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听力正常组[(7.15±0.06)×109/L比(6.91±0.03)×109/L、(6.94±0.07)×109/L比(6.79±0.0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2、P<0.001,F=5.618、P=0.018);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听力正常组,噪声听力损失组白细胞偏高风险增加32%,比值比为1.32(95%可信区间:1.03~1.70,P<0.05)。结论噪声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升高独立相关,提示噪声暴露可能诱发机体出现慢性炎性反应。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作业
  • 简介: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听力损失群体庞大并呈逐渐增加趋势,导致听力损失的原因很多,其中噪声引起听力损失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近年糖尿病导致的听力损失也逐渐受到关注。无论是糖尿病导致的听力损失还是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在听力学特征上均表现为对称性以高频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但其发病机制却有所不同。本文从糖尿病听力损失噪声听力损失听力学特征、发病机制、相互叠加效应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作用对劳动者发生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8月,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官方数据库、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接触噪声和高温与职业性听力损失关系的中文和英文文献,以噪声(noise)、高温(heat or hyperthermia)、听力(hearing)为关键词。利用Stata 12.0软件对所选定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OR(95%CI)值;利用敏感性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并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4篇(中文14篇,英文0篇),纳入研究对象38 654人,其中噪声和高温联合作用组工人6 411人,单纯噪声组工人32 243人。噪声和高温联合作用组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是单纯噪声组工人的1.39倍(95%CI:1.14~1.69)。效应量OR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纳入文献经Egger's和Begg's法检验不存在发表偏倚(Z=0.38,P=0.702;t=-0.74,P=0.476)。结论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可能增加噪声作业场所劳动者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噪声 高温 听力损失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