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立博昔利布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抑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立博昔利布和来曲唑联用已于2017年3月13日在美国获批,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的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晚期和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来曲唑联用较单独使用来曲唑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耐受性较好。介绍该药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标签: 立博昔利布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乳腺癌 抗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蛋白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用3H-TdR掺入率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用western-blotting印迹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蛋白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2.5μmol/L)明显抑制胎牛血清(20%FB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P27蛋白表达;全反式维甲酸明显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DNA合成.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其机制与促进P27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P27蛋白 细胞周期素
  • 简介:Aurora激酶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Aurora激酶在多数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均高表达,表明Aurora激酶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新靶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Aurora家族的三个成员,对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抑制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AURORA激酶 有丝分裂 AURORA激酶抑制剂 癌症治疗
  • 简介:摘要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新的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作为抗肿瘤靶点之一的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CDK4/6)抑制对乳腺癌的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临床活性,但耐药性问题限制药物疗效。我们就目前影响CDK4/6抑制疗效及耐药的分子机制进展作一综述,探究克服其耐药性产生的办法,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乳腺癌 耐药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7年12月下旬,拜耳公司和LoxoOnc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口服选择性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opomyosin-relatedkinase,Trk)抑制Larotrectinib在美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成人或儿童实体瘤。之前Larotrectinib已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该事件是精准医学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也是基于精准医学设计的创新性临床试验-篮子试验(BasketTrial)的又一伟大实践。靶向NTRK融合基因

  • 标签: 小分子激 激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医疗领域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临床方面对肿瘤疾病的生物学特征产生了更加明确的认知,蛋白酪氨酸激酶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肿瘤疾病诊治过程中,以其作为靶点诊治肿瘤疾病,肿瘤的临床干预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类药物已经成为了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该药物在肿瘤疾病干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将对酪氨酸激酶抑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现状做出进一步综述,旨在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干预质量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简介:酪氨酸激酶抑制(TKI)(替尼类)为一类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起到抗肿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平均分子量、氢键、极性表面积和可旋转键数等变量进行类药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研发中。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替尼类 抗肿瘤药物 类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专业文献进行综述与评估。结果及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近年来其进展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广泛,其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可使肿瘤细胞分裂阻滞。成为研发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 进展 评价
  • 简介: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近来研究结果已表明,HCC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尤其以针对多靶点激酶抑制,已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对临床上常用的多靶点激酶抑制治疗原发性肝癌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索拉非尼
  • 简介:摘要目的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患者自然发展的终末阶段,心肌受损后心肌组织中多条信号调节途径被激活,导致心肌重构,Rho激酶通过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法舒地尔是最早发现的小分子Rho激酶抑制,可拮抗多种物质诱导的血管收缩,有效扩张血管,改善心衰,纠正心律失常。本研究旨在探讨Rho激酶抑制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200例老年心衰患者,年龄60~80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静脉点滴,每次60mg,每日1次,应用疗程为10天。在3个月后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LVPWT)。治疗前后测定血NT-proBNP。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比(59.83±12.75)mm,P<0.05;(10.76±1.23)mm比(12.55±1.87)mm,P<0.05;(10.01±1.22)mm比(12.33±1.64)mm,P<0.05;(996.78±234.68)比1998.92±314.25,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52.68±10.12)%比(45.36±11.64)%,P<0.05。

  • 标签: 心衰 法舒地尔 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Rho激酶抑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其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神经外科 进展
  • 简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Raf激酶,特刊是B-Raf由于在肿瘤中的突变率高,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充的重要靶点之一。一些Raf抑制在早期临床研究中有特犀性抑制活性,显现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Raf激酶 B-RafV600E 选择性抑制剂
  • 简介:摘要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细胞质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在多种癌细胞中过度表达和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FAK可以转移到癌细胞的细胞核,调节炎症基因表达,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改变肿瘤微环境(TME),促进免疫逃避和免疫治疗抵抗,可以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FAK的研究与应用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 标签: 局部黏着斑激酶 肿瘤 局部黏着斑激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从脲酶和硝化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也对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合理使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研究进展 尿素氮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白癜风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和光疗法是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干扰(IFN)-γ作为白癜风自身免疫的驱动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FN-γ或其下游的作用剂如Janus激酶(JAKs)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策略。鲁索利替尼(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作为一种JAK1/2抑制,

  • 标签: 白癜风 局部应用 JA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