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眶宽是两侧泪嵴点间距过大的一种临床症状,大多为先天性,可表现于多种颅颌面畸形中。近年随着确诊病例数增加、治疗经验积累及影像学技术进步,对眶宽这一疾病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地了解。选择矫正手术时机存在争议,建议综合考虑患儿畸形严重程度、发育情况、心理因素等进行手术时机抉择,保证患儿利益最大化;术前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技术需要进一步标准化以最大程度确保手术准确性。

  • 标签: 眶距增宽 症状 颅颌面畸形 截骨术 软组织重建
  • 简介:宽症(OrbitalHypertelorism)是指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大的颅面畸形,最早由Creig^[1]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以往认为眶宽症是一种独立的颅面部畸形,现已证明两眼眶间骨性距离的宽只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类型的颅面畸形中,比如Tessier0-14号颅面裂畸形以及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等^[2]。

  • 标签: 眶距增宽症 手术治疗 分类标准 APERT综合征 CROUZON 诊断
  • 简介:摘要 由于嵌入式以太网设备在长距离传输上受限,不能适应远端网络传输场景,本文设计一条以太网物理层收发通路,使其能够应用在十兆、百兆自适应传输速率的芯片中。数据流在物理层上进行回环,计算带宽和链路中数据包数量来验证传输能力。与现有的以太网收发通路相比,该通路的远距离传输能力较强,经测试最大稳定传输距离可达到170米,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现实科研生产过程中节点之间距离制约的问题,为科研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

  • 标签:               以太网 PHY 增距传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rtition截骨术结合颅骨重塑治疗眶宽症伴发面中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和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眶宽症合并颌面部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19岁。术前采集患者全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手术进行设计,并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术中去骨量及V形截骨线角度。手术采用经颅内径路,额部颅骨开窗,完成颅面整体Monobloc联合截骨游离整块颅-眶-上颌骨组织后,再根据术前三维设计的方案行Bipartition截骨V形截除眶间骨块及沿中线纵向劈开硬腭,最终使颅面骨分为2段完全游离的骨块,重塑额部,将双侧眶-上颌骨块内旋并固定,以肋软骨隆鼻。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眼球活动、视力、嗅觉、鼻部形态、骨性眶间距(IOD)、眶宽外观形态的改善程度。结果2例患者均去除眶鼻骨15 mm; IOD分别缩窄为17 mm和19 mm。2例患者均在术后出现轻度脑脊液漏,分别去枕平卧5 d和8 d后自愈。男患者出现冠状切口处局部皮肤感染,换药1周后痊愈。女患者术后1周鼻尖近鼻小柱部分破溃,清创修整后痊愈。随访4~11个月,2例患者的眼球活动可,视力可,无复视,辐辏功能正常,嗅觉正常。鼻部重建形态可,眶宽的外观形态得到有效纠正,但鼻部形态及内眦赘皮仍需进一步修整。结论Bipartition截骨术能有效治疗面中部过宽,通过两侧颅-眶-颧-上颌骨块内旋固定可使高拱形腭降低,使上颌咬合平面平坦。

  • 标签: 颅面骨畸形 先天畸形 重建外科手术 颌面畸形 计算机辅助设计 眶距增宽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关节下切除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下关节下治疗的12例13足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下关节下行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下均可见较大的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下关节下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距骨 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 距跟撞击综合征 距下关节镜
  • 简介:目的分析跗骨窦综合征在关节下的特征,评价应用关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诊断为跗骨窦综合征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平均33.4岁(19~48岁)。其中,踝扭伤后11例,跟骨骨折后2例,胫腓骨骨折后1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均应用下关节检并行下手术。术前后应用直观模拟量表(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关节下发现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充血增生、脂肪纤维化、疤痕形成,有3例患者伴跟骨间韧带的局部撕裂,1例伴腓骨肌腱损伤,1例伴跟关节面软骨损伤;有2例患者下未见明显异常。针对不同病变,行跗骨窦区的增生滑膜、疤痕及脂肪组织清除,射频电极止血。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6~28个月),疼痛消失及明显缓解者13例,2例缓解不明显,其中,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例患者缓解3月后再发疼痛,经抗炎治疗缓解。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平均VAS评分从术前的7.7分下降到2.1分,优良率86.7%(13/15)。结论跗骨窦综合征在关节下常有明确的滑膜充血或增生等病理表现,通过关节手术可取得较优良的疗效。

  • 标签: 踝损伤 距下关节 关节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骨折患者应用关节下空心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骨折患者8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1例)和实验组(43例),观察并比较常规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下空心螺钉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0.70%VS70.73%,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6.98%VS24.39%,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骨折患者应用关节下空心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且对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镜 空心螺钉 距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后足关节下跟骨桥切除治疗青少年疼痛性跟骨桥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全后足关节技术治疗的15例(16足)青少年疼痛性跟骨桥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14.3岁(11~17岁);单纯左侧9例,单纯右侧5例,双侧1例;10例患者既往有踝关节扭伤史。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定手术效果,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9个月(12~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6(6, 7)分降低至1(1, 3)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54.1±10.4)分提高至(90.0±16.6)分,SF-36评分由术前的(55.5±12.7)分提高至(88.7±6.5)分,以上项目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骨桥复发、关节退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青少年疼痛性跟骨桥,全后足关节下跟骨桥切除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精准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关节镜检查 踝关节 跟距骨桥 切除 后方入路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从盾构小净隧道净影响模型试验出发,并且由于篇幅原因简述了地铁盾构小净两隧平行时净影响,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 标签: 地铁盾构 小净距隧道 净距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踝关节下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伴骨脱位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伴骨脱位的骨颈骨折患者23例23足,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6(29.4±10.2)岁;改良Hawkins分型Ⅱ型17例、Ⅲ型6例,左侧10例、右侧13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9(4.1±2.6)d。所有患者在全踝关节下行骨折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患者骨折复位、内固定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骨骨不连、畸形愈合、缺血性坏死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足部外观满意度、行走步态;对比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并采用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00(73.21±18.32)min、术中出血量5~10(7.10±1.31)mL、住院时间6~14(8.41±2.03)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15.71±4.63)个月。术后X线显示所有患者骨得到解剖复位,未发现骨骨不连、畸形愈合、缺血性坏死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骨折均于术后10~14(11.63±2.10)周愈合。末次随访时,除1例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背伸约5°、跖屈约30°),其余患者踝关节活动良好、外观满意、行走步态无异常、切口局部皮肤无感觉过敏及瘢痕触痛。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为0~2(0.65±0.71)分、低于术前的3~9(6.08±1.47)分,AOFAS评分为88~99(94.34±2.53)分、高于术前的59~81(71.30±6.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2、-16.72,P值均<0.05)。依据AOFAS评分,本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2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全踝关节下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伴骨脱位的骨颈骨折效果较好,具有直视下精准复位、创伤小、对血供破坏小等优点,且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折 距骨颈骨折 关节镜检查 复位 内固定 空心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患儿经过眶宽症O型截骨矫正,及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鼻畸形后,眼眶及鼻部的相关参数。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颅颌面治疗中心,经眶宽症O型截骨矫正及同时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鼻畸形60例患儿,男36例,女24例,年龄6~10岁,平均7.3岁。60例患儿在术前后1年随访时,均进行头颅CT三维扫描和拍照。通过三维测量比较其骨性内眦间距(IOD)和鼻部美学参数(鼻背宽度、鼻翼宽度、鼻背高度、鼻尖突出度/鼻长)的变化。结果60例患儿家长均对术后效果满意。三维测量显示,术后患儿IOD值由术前(39.88±1.98) mm矫正为(20.56±2.37)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P<0.05);提示眶宽症状、IOD值、鼻部美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的吸收率16%~19%,无移植物的偏曲变形;偶见感染、脑脊液漏、发育不全等并发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眶宽症的患儿用O型截骨的同时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鼻畸形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肋骨 肋软骨 眶距增宽症 O型截骨
  • 简介:我们都曾在画册或杂志上领略过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植物和昆虫的近拍照片,专业微摄影师用镜头捕捉下的丰富细节和色彩能带来一种难以抗拒的视觉冲击力。为了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些摄影师大都不惜血本地投资上万元购置专业设备,但如果你也想涉足微摄影又不愿破费太多,市场上其实有很多小型数字相机都能对焦于镜头前1厘米的物体。

  • 标签: 微距摄影 视觉冲击力 数字相机 摄影师 镜头 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下微骨折手术治疗骨骨软骨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30例)和手术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踝关节检查。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关节微骨折手术可以改善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缓解疼痛,结论:但是有许多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踝关节下微骨折手术简便,安全,近期疗效可靠,满意。中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跟进。

  • 标签: 踝关节镜微骨折手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功能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他们运用二维弹塑性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Ⅴ、Ⅳ、Ⅲ级围岩在30m埋深和不同净(2~8m)隧道的施工过程,研究了毛洞及不同加固支护状态下的地中位移、洞周位移增量、围岩压力随净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规范对小净隧道净的界定相对保守,且划分较单一,所谓小净隧道的“合理”净应综合考虑工法、支护参数、加固措施等多种因素,在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和经济等因素下的动态值,即是一个动态的范围值。

  • 标签: 小净距隧道 合理净距 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共12例,均采用踝关节辅助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腓前韧带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2例均获得15~46个月随访,平均(26±8)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未出现踝关节不稳,无踝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1.0±2.6)分、Tegner评分为(6.0±1.2)分,两者较术前均明显提高(t =10.57、12.38,均为P<0.001)。骨倾斜角(4.5±1.0)°较术前降低(t=7.13,P<0.001)。结论踝关节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重建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断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疗效理想。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镜 侧副韧带 关节不稳定性
  • 简介:<正>使用这个宽俯身鞠躬动作来唤醒你股二头肌的生长。传统的俯身鞠躬动作是一个很好的力量打造动作——只要正确地执行。然而大多数人在做这一动作时都绷紧股二头肌,从而使你的动作不够规范,并致使你的脊椎和髋关节发生较大的弯曲。因此,这样的动作不仅变得无效,而且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 标签: 股二头肌 水平高度 髓关节 拉神 肩部 斜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