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文化的繁荣,社会因素、市场因素、戏曲本身问题等一直困扰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黄梅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在全国的影响度非常大,一部《天仙配》的电影,在当年只有四、五亿人口的中国,观众人数已达到1.48亿人,按今天的票房观来看,没有哪一部热片能够超越当年的《天仙配》。

  • 标签: 黄梅戏 《天仙配》 传承 地方戏曲剧种 社会因素 戏曲艺术
  • 简介:春节前夕,安庆市迎江区双莲寺社区的广场上,来自美国的安庆师范大学教授Dave穿上了戏服,在安庆全国黄梅迷联谊会会长查全炳、老师钱干成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地学唱黄梅。Dave说,他即将在中国度过第八个春节,这里犹如他的第二故乡,安庆人民如同他的家人,他说:“我喜欢安庆,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中国的民风民俗,还能和大家一起学唱黄梅,迎接中国的传统佳节,非常开心。”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新闻、综合频道,在除夕黄金时间播出此次活动。

  • 标签: 黄梅戏 外学 安庆市 中央电视台 大学教授 第二故乡
  • 简介:国庆黄梅展演周戏迷相聚亮歌喉四面八方同欢乐经典唱腔醉神州

  • 标签: 黄梅戏 展演 戏迷 唱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罗爱祥出生于1934年,安徽省太湖县人。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黄梅研究会会员、省导演协会理事、安庆导演协会会长。1944年在望江县京剧科班学艺,1952年进入安庆市民众剧院工作,1985年任安庆市黄梅剧院总导演、艺术处副主任。

  • 标签: 黄梅戏 导演 协会会员 1934年 安庆市 安徽省
  • 简介:4月7日,刚结束一轮绵绵降雨的江南,春意盎然、沿着水阳江畔顺流而下,记者来到苏皖交界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徐村,见到了前一天入驻的安徽新声黄梅剧团。

  • 标签: 黄梅戏 田埂 安徽省 宣州区 宣城市 剧团
  • 简介:《天仙配》是黄梅艺术的精品,六十多年来长演不衰。其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元素,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得以有效再现,直接关系到海外观众能否直观、真切地领略黄梅艺术的文化魅力。本文基于黄梅《天仙配》的英译实践,反思译本产出过程中对剧本意义的解读及对受众情趣的照顾。

  • 标签: 黄梅戏英译 《天仙配》 剧本解读 受众情趣
  • 简介:大型古装黄梅《东坡》选取了大文豪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几个主要事件为蓝本,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事迹和成就,成功塑造了黄梅舞台上的又一个熠熠闪光的男性形象。该剧的创作成就斐然,表现为:史料取舍精准,剧本编排合理、语言雅俗共赏、角色造型成功、音乐创作出新、舞美精巧简约等;同时缺失亦显,史载苏轼在黄州期间关于黄冈民歌的内容没有提及、草根观众的遗失等等;但总体上瑕不掩瑜,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磨,必能成为黄梅苑中的精品.

  • 标签: 黄梅戏 苏东坡 创作 成就 缺失
  • 简介:戏曲打击乐以京剧打击乐为代表,而京剧打击乐俗称京剧锣鼓,是京剧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打击乐音响强烈,节奏鲜明,在舞台上,对演员唱念做打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戏曲打击乐 黄梅戏 京剧音乐 唱念做打 锣鼓 节奏
  • 简介:摘要安徽的两黄——黄山、黄梅都享誉国内外,黄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黄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校本教材的编写开发是响应了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戏曲艺术传承号召,具有校园戏曲传承的时代的意义。

  • 标签: 黄梅戏传统艺术传统戏曲艺术
  • 简介:黄梅由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发展成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除因其具有优美的曲调、抒情的风格、通俗的色彩、开放性和包容性等自身特色之外,与影视媒体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黄梅戏 嬗变轨迹 艺术 历史 电影 戏曲剧种
  • 简介:表演需要真实,因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真实就谈不上思想性和艺术性,要真看、真听、真想、真哭、真笑……也就是说,塑造人物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力。

  • 标签: 表演艺术 黄梅戏 塑造人物 艺术作品 艺术性 思想性
  • 简介:何谓戏剧,王国维说:'以歌舞演故事'。所以,除了载歌载舞的艺术特征之外,精心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戏剧的基本要求。《小乔初嫁》是安徽黄梅剧院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演出的一个奇妙的似是而非的三国故事。它运用戏曲艺术的魅力嫁接诠释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背景下周乔之间的爱情。全剧在贯穿周乔之恋的同时,描述了一位娇美柔弱的女性为了

  • 标签: 初嫁奇思妙想 小乔初嫁 黄梅戏小乔
  • 简介:《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代表作之一。1594年5月2日在骚桑普顿庄园首演,是为托马斯·赫尼奇爵士和骚桑普顿伯爵夫人即将举办的婚礼献上的特别礼物。

  • 标签: 《仲夏夜之梦》 舞台美术 黄梅戏 喜剧作品 莎士比亚 剧作家
  • 简介:解放初期,年仅九岁的张荣华就已成为一名黄梅演员。2015年12月14日,张荣华女士来到安庆市黄梅剧院,接受了我的专访。

  • 标签: 黄梅戏演员 解放初期 荣华 安庆市
  • 简介:九岁开始学戏曲,舞台上演过不同类型的角色,如《百花公主》中的百花公主,《哑女告状》中的掌上珠,《柳玉娘》中的柳玉娘,《弹吉他的姑娘》中的园园等等。

  • 标签: 舞台 杨开慧 陈白露 黄梅戏 形象 《哑女告状》
  • 简介:第一次见到钱艺河是在1974年7月的某天,那时,我在东至县红旗中学念书。一天上午,校长走进教室,说东至县黄梅剧团的一个导演想听我唱段黄梅。这个导演是钱艺河老师,于是,我考进了东至县黄梅剧团。

  • 标签: 黄梅戏 舞台 东至县 红旗中学 导演 剧团
  • 简介:黄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获得全国性影响,并超越庐剧、泗州戏甚至徽剧,成为安徽的代表性剧种.但众所周知的是,黄梅在新中国成立前并不被官方和文化精英注意,属剧种历史不长、艺术积累薄弱的地方小戏,“黄梅从十八世纪末的乾隆后期开始萌芽,到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后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剧种”①.从成为一个独立剧种到当下的100多年时间里,喜剧艺术在黄梅的发展历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黄梅被推入文化市场自谋生路的情况下,全面梳理与认识黄梅喜剧艺术,对于黄梅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喜剧艺术 戏喜剧 艺术蜕变
  • 简介:扇子的运用,是戏曲艺术身段程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旦净丑各行角色均有运用扇子的表演。以小生、花旦、小旦、小丑使用较多。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黄梅《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京剧《七品县官》中的唐知县等手不离扇,可以说以扇子作为主要道具。

  • 标签: 表演艺术 黄梅戏 传承和发展 身段 《牡丹亭》 《天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