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MCR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MCRCC无特殊临床表现,无典型的肾癌“三联症”,诊断主要以B超和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也可行肾部分切除术。11例行根治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复发,失访1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3例,pT1bN08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级。结论MC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囊肿鉴别有一定难度。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MCRCC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考虑行腔镜下保留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细胞(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和16例CN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对两组样本进行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结果24例MCRCC病变大部分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增厚,平均厚度为(3.87±1.41) mm,12例伴有附壁结节,平均结节直径为(8.47±1.31) mm,皮质期明显强化。CN病变的壁及分隔厚度较薄且均匀,均值为(2.17±0.63) mm,只有3例可见附壁结节。MCRCC和CN在患病年龄、病变是否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大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壁及分隔厚度大于3.25 mm,附壁结节直径大于3.7 mm时,可作为诊断MCRCC的最佳临界值。结论MRI对MCRCC和CN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的大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瘤 磁共振成像 Bosniak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腔构成。腔内衬透明细胞,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细胞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结节及镜下腔内衬透明细胞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MCRCC)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的特点。结果男19例,女9例,年龄30~65(44±2.5)岁,所有患者均无典型肿瘤的表现。Bosniak分级:III级22例,IV级6例。术后病理提示18例MCRCC患者表达CD10,15例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20例表达上皮膜抗原EMA。结论MCRCC是一种病理分期早、预后良好的疾病,掌握病理学特点,减少误诊。

  • 标签: 癌,肾细胞 肾疾病,囊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目的:肾癌(MCRCC)是一种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的疾患。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来对比多细胞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改变,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在本机构的数据库中,笔者回顾分析23例于2001至2010年间细胞癌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过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特征 回顾性分析 多囊性 囊性肾癌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因"右腰痛半年,健康查体发现右肾肿瘤3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区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间歇出现,与体力劳动及活动无明显相关。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一直未予重视。患者3天前于健康查体时行双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瘤。遂来本院就诊,门诊予行双增强CT检查示"右肾肿瘤、双多发囊肿"(图1、2),门诊以"右肾肿瘤,右肾癌?"收住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重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

  • 标签: 囊性肾癌 肾肿瘤 腹腔镜 健康查体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囊肿
  • 简介: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与细胞(smallcellcarcinoma,SCC)两者单独发生较为罕见。但我科近期收治1例更为罕见的术前诊断CRCC而术后病理为SCC患者,故结合有关CRCC与SCC的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囊性肾小细胞癌 临床特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细胞诊断价值,提高对细胞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细胞,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或部分肾脏实性病变或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壁及实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细胞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表现,CT增强扫描对细胞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细胞(M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低分期、低分级、预后良好和可手术治愈的特点。但需与肾囊肿、肾癌变、瘤等其他肾囊性病变相鉴别。因此,提高MCRCC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术中冷冻对鉴别确诊良恶性的不可靠。本文对MCR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肾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瘤(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CN)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的肾脏原发良性肿瘤,因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常常无法明确诊断,与其他肾脏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如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肾癌等。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MCN,现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瘤 文献复习 肾脏囊性病变 多发性肾囊肿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50岁女性左嗜酸性实细胞的影像表现。病灶呈类圆形,边界清晰,CT平扫实成分呈等密度,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持续渐进强化,排泄期强化减退,强化程度均稍低于同期皮质,部分无强化。MRI平扫实部分T1WI及T2WI均呈稍低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表现类似CT强化。

  • 标签: 癌,肾细胞 嗜酸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实细胞(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诊治的4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ESC RCC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0岁。肿瘤由实区与大小不等的巨和微混合组成,腔衬覆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的鞋钉样细胞;实区呈弥漫片状、密集的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局灶呈岛状、管状,混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其内可见明显的细或粗颗粒,部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球,部分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K20(3/3,2例散在阳性,1例斑驳状强阳性)、Vimentin(4/4),CD10散在细胞阳性(4/4),Actin、HMB45、Melan-A、CD117和CK7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1%。获得随访的2例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和24个月。结论ESC 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CK20(+)、CK7(-)有助于其诊断;ESC RCC具有共同的分子核型改变,支持其为独特的肿瘤实体。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实细胞(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诊治的4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ESC RCC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0岁。肿瘤由实区与大小不等的巨和微混合组成,腔衬覆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的鞋钉样细胞;实区呈弥漫片状、密集的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局灶呈岛状、管状,混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其内可见明显的细或粗颗粒,部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球,部分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K20(3/3,2例散在阳性,1例斑驳状强阳性)、Vimentin(4/4),CD10散在细胞阳性(4/4),Actin、HMB45、Melan-A、CD117和CK7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1%。获得随访的2例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和24个月。结论ESC 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CK20(+)、CK7(-)有助于其诊断;ESC RCC具有共同的分子核型改变,支持其为独特的肿瘤实体。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肿瘤骨软化症(TIO)是一种罕见的副肿瘤综合征,由于肿瘤分泌调磷因子增多,引起肾脏排磷增加,造成的获得代谢骨病。TIO的肿瘤大多数为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通常位于四肢或颅面区域。现收集1例由罕见的嗜酸性实细胞(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RCC)导致的肿瘤骨软化症的会诊病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认识,并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相关,以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