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文杜里在本书英文版的前言中说过,他的研究工作的开始只是由于想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众说纷纭的评论意见中如何分辨出比较正确的艺术批评,他不满足单纯理论上的阐释因而希图从历史的经验中求得解决。可是这样一条研究道路竟使他整整走了25年。里奥奈罗·文杜里1885年出生于意大利莫德纳。他父亲阿道尔夫·文杜里是著名的美术史家,出版过二十一卷的巨著《意大利美术》(本书第九章中有所介绍),所以他首先是一位家学渊源继承父业的美术史家。他的《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前几年曾由我国几位美术史家翻译出版(人民美术出版

  • 标签: 艺术批评史 美术史 意大利 翻译出版 述评 英文版
  • 简介:对李伟民先生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进行评述,指出《中国莎士比亚批评》从文化、文学传播和中西文化、文学交流的角度全面反映了我国莎学学者在吸收莎士比亚思想、艺术精髓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艺术繁荣和阐扬学术精神中所写就的华章和做出的不朽贡献。《中国莎士比亚批评》的出版是我国莎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硕果,它对中国莎士比亚批评脉络给予了清晰地梳理,史论结合,并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

  • 标签: 《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 特点 研究
  • 简介:今年五月.我在博客网上发表《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堕落》一文,引起了反响,在这篇文章里我开宗明义地认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堕落,以《红楼梦》为标志。一是一些红学家没有把时间花在红楼梦文本分析上,而是过多地花在考据上,这是一种学术误导,超越文学形象地去研究林黛玉、秦可卿身世是一种学术无聊,是一种精神上的包二奶.

  • 标签: 学术批评 刘心武 中国知识分子 “包二奶” 《红楼梦》 中国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7
  • 简介: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史书的实录性叙事极大地影响了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

  • 标签: 学术形态 形态批评 批评文体
  • 简介:学院批评的崛起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瞩目的文学现象,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主体。“学院”吸纳了最广大、最专业的批评家群体。一方面,学院拥有自创的批评“品牌”,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术大家与批评新锐。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数不少的活跃的文学批评家皆被“学院”招贤。因此,曾与学院批评三分天下的“社科院批评”、“作协批评”,当前仅从构成者这一角度分析,

  • 标签: 学院批评 学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学批评家 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现象
  • 简介:在时下的外国文学研究中,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总是关注的对象,潮起潮落的先锋文学思潮也总能引起此起彼伏的赶海效应,相比之下,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则显得有点冷落。但现代乃至未来都是从历史发展而来,历史蕴涵着大量可资开发的信息源,历史研究永远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可喜的是仍有学者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执著于历史研究,43万字的《西方文学批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就是杨冬教授孜孜矻

  • 标签: 文学批评史 历史研究 批评家 西方 诺贝尔文学奖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中国学术形态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批评文体产生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先秦子学的对话模式使得古代文论长久呈现出一种“以说为论”的批评形态;史学的叙事传统,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论叙事,汉代出现的序跋和宋代以后大量涌现的诗话、词话,是古代文论叙事的最为常见的文体;经学采用“传”、“注”与“章句”等形式,直接启发了后世评点,评点中的夹批、旁批和评注等皆由此而来;玄学的“得意忘言”使古代文论家在讨论某些难以理喻、难以示范的理论问题时常常借助于隐喻,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

  • 标签: 学术形态 批评文体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 简介:唐小兵在2009年第2辑的《社会学家茶座》上撰文指出:参加了诸多学术会议后,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海外学者对待学术批评比内地学者要严肃得多,所作的回应也认真到位得多。这些学者不管批评者的观点、立场、知识背景与其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都会认真倾听被批评者的意见,而且会逐条给予细致的回应。这是一种尊重学术批评的态度。

  • 标签: 学术批评 回应 海外学者 被批评者 学术会议 社会学家
  • 简介:从事文学批评,其实并不是我的本行,也并非我所学的专业。我自从人大学以来,就一直从事的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教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教的也是英语,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先专攻英国文学,后改学美国

  • 标签: 学术化国际化 批评学术化 文化批评
  • 简介:以创作古乐府而著称的诗人李白,其“古乐府学”之于乐府诗批评,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李白“古乐府学”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注重本事把握,内容推陈出新,拟题求变求新,体式以古为主。其除改变了当时乐府诗坛的“趋律”文风外,还拉近了古乐府与新乐府的距离,并于唐及其后的古乐府创作产生着深远影响。对于建构唐代乐府诗批评的理论体系,也极具助益。

  • 标签: 李白 古乐府 古乐府学 意旨举隅 批评意义
  • 简介:学术批评是研究者在学术写作中基于现有文献资源的不足提出的否定评价。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国际期刊中的学术批评实例进行分析,从对话语境、对话表情、对话关系考察了学术批评的对话本质,旨在阐释作者在对话中构建意义和关系的过程,有助于细化学术批评的内涵,更新学术批评规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评价行为的研究。

  • 标签: 学术批评 巴赫金 对话理论 学术写作
  • 简介:学术批评是青年研究学术积累、学术提炼、学术提升的重要途径,应该始终伴随青年研究、青年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但当下学术批评常常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一块学术洼地。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对“问题导向”理解片面、学术焦点尚未聚集、学术视野狭窄、批评武器匮乏、“好人主义”盛行等。提升青年研究学术水平,促进青年学学科建设,需要形成和完善学术反思机制.使学术批评常态化和制度化。

  • 标签: 青年研究 学术批评 缺位 思考
  • 简介:批评是明清小说评点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批评方式,是从史传的角度对小说进行阐释、批评。《红楼梦》的评点依托史传,根据史传的体例、叙事修辞原则与叙事艺术范式,展开拟批评,解读阐释小说。《红楼梦》评点所展开的拟批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史传来指认小说文体,透过春秋笔法寻求微言大义,以史传来比附小说的叙事成就。

  • 标签: 拟史批评 小说文体 叙事成就
  • 简介:当前学术界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现象,亟须进行严肃的学术批评.但对学术批评,人们却在认识上存在四个误区:一是认为学术成果不具有学术性;二是认为学术批评者是为了追名逐利;三是认为搞学术批评是别有用心;四是认为只有"圣人"或"神"才有资格做学术批评.结果,在学术批评上出现了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学术界真正的希望不在于他们,而在于那些勇于捅破学术"溃疡"的人们.

  • 标签: 学术批评 认识误区 学术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