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审美制度是在审美人类学核心概念之一,是在近几年的学术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审美制度是审美人类学对人类学和后现代美学思潮的学术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现代美学不同,审美人类学认识到美和艺术问题的复杂性,把审美活动重新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审美活动与政治、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由此,审美制度研究直接解构了现代美学的审美自律观念,走出审美的象牙塔,显示出特有的美学价值。

  • 标签: 审美制度 象牙塔 审美人类学 社会文化语境 现代美学 审美活动
  • 简介:成长小说究竟是什么?这是学界论争的棘手问题。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产生,绝非空穴来风。为了厘定“什么是成长小说”这一研究的核心概念,本文试图从已有的诸多成长小说研究成果中,梳理出作为文学概念的“成长小说”渐变的历史沿革。一、“成长小说”语词考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成长小说诞生于西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已达成共识。考察西方文论史,作为概念的“成长小说”这一称谓存在于英语和德语词汇中。

  • 标签: 成长小说 概念 审美流变 文学样式 空穴来风 研究成果
  • 简介:法国史学家、艺术批评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因素。黑龙江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主要地貌是大面积的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结合。高纬度大陆季风性气候与多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人们在这片看似荒芜和苍凉的土地上,努力地探寻其内含的勃勃生机,而艺术家们也在对艺术法则的践行过程中,积极而坚定地开拓和发掘更多地表现这片土地及文化内涵的种种可能。这种在荒寒中的坚守所呈现出来的人性之美,无疑成为龙江地域花鸟画所特有的文化语境和审美形态。从而,在审美哲学层面,逐渐形成了由笔墨、题材、形式和意境所构建而成的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

  • 标签: 地域文化特征 审美形态 黑龙江 花鸟画 论略 艺术法则
  • 简介:在人类学关学的研究中,原始社会的审美活动附属于其他活动之中,美学家关于艺术以其直观特质充当人类根源性活动的研究又表明审美活动不仅不附属于他者,而是一切活动的根源基础。鉴于两者的理论相悖所带来的问题,即审美活动的原初、本源、本真性价值是否不适用于原始社会,原始人是否是没有审美活动的另类人,美学上需要论证审美活动根源意义的原始发生。从对原始艺术三重心理研究中发现,原始人的审美活动具有较大的独立意义,甚至表现出了审美活动的根源意义。对于原始审美活动的理论遮蔽,起因于语言陈述、功利因果、生理生存、共同体假定等理论陷阱。

  • 标签: 审美活动 根源意义 起源
  • 简介: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有危害事物的避让,这是民间生活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本文就民间吉祥美术中功利性主义色彩的主题、民间吉祥美术中审美功利主义色彩的特征表现,以及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存在的文化原因做出了一定的论述。

  • 标签: 民间 吉祥美术 审美功利主义 色彩
  • 简介:词,是成熟于晚唐五代的重要文体。“唐末中原鼎沸,生灵涂炭,而词曲一科,反成熟于此时期。盖文人学士,颠沛流离者多,益以寄其愁苦生涯于文酒花妓。”①这是一段充满矛盾的表述:中原鼎沸,生灵涂炭,是忧患的时代;文酒花妓,是享乐的生活。

  • 标签: 晚唐五代 审美距离 成熟 中原 忧患 轻艳
  • 简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设计,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掌握外,还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构思设计,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审美享受。理想的室内环境有助于愉悦身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水平。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环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诉求。

  • 标签: 室内环境 审美 设计 艺术
  • 简介:因为爱这个世界,而痛绝其恶;因为憎恶恶的私人幽闭,而深情地探寻人的公共条件。行动者超出“制作”之上的德艺绽现,是阿伦特对现代性政治处境的药方。超出物质“制作”的命意在于使臻于美的政治交往具备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本体意义;“绽现”即颠覆善良意志、排除物质私欲的现代性(即审美)体认。判断力的生发,即反思的判断力、想象、审美共通感等等的生成,是我们交往共聚的生成,也是私我开放向整体的自由安顿。‘行动和判断始终一贯,投身者和旁观者不应分判,这是阿伦特的交往政治美学对现代孤立世界的意义。

  • 标签: 行动 判断力 交往 政治美学 阿伦特
  • 简介:民间审美在20世纪文学现代性转化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汪曾祺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个案,分析论证其早期审美意识的民间性生成是决定其现代主义选择和认同的根本性因素。

  • 标签: 汪曾祺 民间审美 现代主义
  • 简介:文章从话语“合法性”的理论视域入思,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考察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从“合法性”生成、固化到陷入“合法化”危机的历史运演逻辑。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均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理论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文章在反思审关意识形态理论“合法化”危机的同时,亦对其做出了适度的话语修正。

  • 标签: 文化转向 审美意识形态 合法性 现代性 话语
  • 简介:"人"是现代文化与现代哲学的核心命题。但在后现代视域中,"人"的主体性却在哲学、艺术诸领域被反复批判、彻底颠覆。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文学创作活动的主体性都遭到了消解。但无论如何,"人"始终是"意义丛"的发生地、接收者与构建者,是文学创作无法忽略的资源。中国当代实力派女诗人巫春玉的散文诗集《假如庄子重返人间》(以下简称《人间》)便是如此,诗人立足于自我体验,在极富张力的语言中,展开并实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 标签: 现代哲学 人生困境 审美经验 文化救赎 庄子 文学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