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血缘、分亲疏、序尊卑的伦理社会,同财共居组织大家庭为国家法律及社会主流观念所肯定,家族主义伦理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经济互助,尤其是家族中优秀成员对其他成员在经济上的帮助,由此,官员理所当然地负有供养家庭、帮助宗族中贫弱族人的道德义务.来自家族的需索和对家族的回报构成许多出身贫寒的官员沉重的经济负担,致使其俸禄远远不够支出.基于家族的经济负担成为传统社会官员腐败的动因,贪得无厌的贪官以之为肆无忌惮腐败的借口,而那些律己甚严、持身清谨的官员也不得不在体制默许的范围内收取一定灰色收入,以周济亲族和应对人情来往.在传统社会,权力监督机制的失灵为公权力寻租解除了制度上的束缚,家族主义伦理则一定程度上为腐败解除了道德束缚.家族主义伦理仍构成当今中国腐败多发的催化剂,遏制腐败不仅要构建监督、规范公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也须从文化上正视、治理家族主义伦理.

  • 标签: 家族主义伦理 同居共财 打秋风 家族式腐败
  • 简介:从世界上来看,中华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系统。虽然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事实上按照西方文明的模式来进行,但任何体系都有其内在的缺陷。西方的价值观以自我为核心,将“我”所拥有的外在的东西作为评价人自我价值的标志,为了实现自我,就必须去竞争。而竞争向上提升就是斗争,斗争再向上提升就是战争。

  • 标签: 中国式管理 家族伦理 传统 西方文明 相对独立 中华文明
  • 简介:司法伦理是法官司法行为不可或缺的价值准则或规范。职责型的司法伦理以完成份内责任为天职,并通过司法行为与后果相连,是一种理性的司法伦理规范。德行型司法伦理则是以未来为指向的,结果如何不在考虑范畴之列。二者关系并不完全对立,都被深层结构所推动,并且在一些领域还存在联系。司法伦理的功能指向应当是现实的社会需求,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司法发展程度选择所需求的司法伦理以及功能,因此,以责任或义务为内容、以规范或规则为形式的职责型司法伦理至关重要。

  • 标签: 司法伦理 责任伦理 信念伦理 法律职业
  • 简介:“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同质化与封闭化的体系伦理,它同时存在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其体系化制约,并在使其保持差异与开放形态的同时为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进行奠基;换言之,内蕴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破产告诉我们应该从“三分”的视野去考察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即应该注意存在于“价值伦理”、“体系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复杂与动态关系,这应是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之解构的意义所在。

  • 标签: 伦理学 逻各斯 逻各斯中心主义 关系性逻各斯
  • 简介:技术完美主义相信单纯凭借技术就可以塑造完美的理想生活,其蕴含的工具理性和效率优先追求已经形成了对我们真实生活世界的宰制。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在科技与人性之间展开正义之战的"反对完美"对技术理性带来的伦理挑战给予了充分考量,并引发了对人之异化生存的深入思考。惟有进行真正伦理精神的奠基,技术及其发展才能获得其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技术完美主义才能得到扬弃与超越。

  • 标签: 技术 完美主义 社会进步 伦理
  • 简介: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探讨,历史的考察集体主义的真实境遇,认为集体主义和传统思想、现实政治密切关联,并予集体主义伦理认知和反思,认为只有把集体主义当一种理想目标去看待,才能把握其现实语境中的真正涵义。

  • 标签: 集体主义 宗法伦理 伦理政治 伦理反思
  • 简介:商谈伦理倡导一种充分讨论后的程序性共识,它要求讨论者具备相应的理性运用能力。那么,在涉及对“人”的定位的商谈中,既作为道德主体又作为道德受体的人应以一种“认知中心”的姿态参与其中。而非一种预设的“价值中心”。这种“认知中心”的地位是由人类独有的理性认知能力决定的,它赋予了人之为人的特殊责任。

  • 标签: 价值中心 认知中心 道德讨论者 道德主体 道德受体
  • 简介:西方功利主义分配理论是西方重要的伦理学说,批判分析西方功利主义分配伦理对于我国提倡注重社会分配公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功利主义 分配 伦理 辨析
  • 简介:中国的家族主义是与儒家伦理紧密相连的概念,其根源在于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其核心意义就在于重视家庭(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原则。从具体层面上说,是为高度重视家庭;从抽象层面上讲,就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现在,家族主义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甚至有人将其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完全等同,他们据此以为,家族主义盛行的国家信任度低。实际上,在我国,无论是个人信任还是社会信任,都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家庭意识的特征。上述的说法是没有在作具体分析的情况下作出的笼统结论。

  • 标签: 家族主义 信任问题 中国人 家庭意识 儒家伦理 宗法关系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私营企业在其发展中,多半采用家族的企业形式.这种企业形式,还有继续发展、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存在的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或动因,又是多方面的.其中,伦理原因或动因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私营企业 家族企业 伦理动因 中国 所有制经济
  • 简介:重商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乔洪武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生活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系统。在欧洲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占社会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是被亚当·斯密称之为“重商主义”的体系...

  • 标签: 重商主义 经济伦理思想 重商主义者 托马斯·孟 公共品 亚当·斯密
  • 简介:摘要:生态整体主义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进步性,为人们理解自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伦理视角和生态的、整体的思维模式,但生态整体主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过分地强调生态整体的利益和价值,忽视个体的利益和价值;过分强调生态整体和人对自然的道德关切。

  • 标签: 生态哲学 整体主义 伦理思想
  • 简介: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围绕"新教伦理"这一核心概念,从考察路德教派的天职观入手,进而演进到对加尔文宗预定论的分析。通过这种历史与逻辑的考察相结合,论证了资本主义精神的生成与新教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 标签: 天职 预定论 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
  • 简介:易卜生早期诗剧《觊觎王位的人》叙述了霍古恩国王与斯古利伯爵围绕王权而展开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作家以人物之间的种种伦理关系为着眼点,揭示了由以家族利益为核心的伦理到以国家政治为核心的伦理之历史转变:霍古恩与斯古利君臣之间的冲突表明新旧伦理观念的对立斯古利与彼得父子之间的失望与希望表现了对旧王权伦理的维护及最终失败的命运而霍古恩与玛格蕾蒂夫妻之间的爱情关系,则肯定了特定政治语境中个人爱情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霍古恩的最后胜利,说明公众与国家利益超越了家族与个人利益,新的政治王权伦理原则最终得以确立。剧本以复杂的伦理关系为切入口,从而让易卜生进步的政治伦理思想得到了充分表达与完整体现。

  • 标签: 王权伦理 家族利益 国家政治 《觊觎王位的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文化伦理的支撑,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繁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斯·韦伯从一种文化伦理的视角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生成关系,虽有失偏颇,但对我们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种研究途径。

  • 标签: 新教伦理 马克斯·韦伯 资本主义精神 文化伦理
  • 简介:<正>理想的制度形式与理想的道德规范的一致,是孔子和柏拉图所共同追求的。然而,由于文化历史渊源及两位思想家个性的不同,使这种“政、伦合一”在东西两大领域内又各具特色;并且这差异在后来的历史中继续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孔子那里“仁”与“礼”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形成了宗法制度前提下的德治主义;而在柏拉图那里,在“善”的绝对信念下,通过以“正义”为主的诸种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则构成知识论基础上的伦理政治。

  • 标签: 柏拉图 伦理政治 孔子思想 德治主义 正义 道德规范
  • 简介:评民主社会主义伦理国家观梅荣政民主社会主义伦理国家观,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1)现存资本主义国家是人民的“权利共同体”。它在民主、法治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措施,体现了社会民主党的“自由、公正、相助”三项基本价值,是以反映它是代表全体人民“普遍...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 伦理社会主义 伦理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 市民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 简介: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女性主义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关怀 正义 性别 道德